嘉定区“十三五”规划纲要公布
上海市嘉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依据中共中央、中共上海市委和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编制,是嘉定未来五年(2016-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编制和实施好上海市嘉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对于嘉定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打造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一个让嘉定人民更有获得感和归属感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线,不断深化“稳中求进、进中求变、变中领先”的发展思路,以改革开放释放更多活力,以全面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以城乡统筹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以绿色低碳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依法治区有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补短板、破瓶颈、解难题,持续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城市品质发展、社会和谐发展,着力打造上海郊区面向未来发展的样板,全力争当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力争成为示范者。
基本原则“十三五”时期,必须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大发展理念,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改革优先原则。要坚持先行先试、大胆改革创新、释放改革红利,使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在影响全局、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上重点突破。要把改革作为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和保障,针对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探索新的制度安排、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为新一轮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创新引领原则。要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研院所和产业化基地集聚优势,加快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破过度依赖要素投入的传统发展模式,以创新经济为引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提升,使经济增长动力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变。
惠民利民原则。要始终把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密切关注和回应人民群众期盼,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普通群众。要大力改善环境,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聚焦重点领域、注重源头治理、完善制度安排,创造更加安全健康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
依法治区原则。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要求,将法治观念贯穿于政府工作和社会治理中,积极探索以法治方式管理经济社会发展事务的新途径,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服务群众的能力。要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和行政执法体制,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全面均衡原则。要突出嘉定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以规划为统领,促进产业转型、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民生改善、文化文明、社会治理等目标任务衔接,全面均衡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区域联动,注重产业城市功能的同步培育、城乡发展的协调推进和区域发展的统筹兼顾。
总体目标到“十三五”期末,基本形成功能独立完善、创新创业创效、城乡一体发展、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有序、宜居宜业宜人的现代化新型城市框架,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引领上海郊区发展的样板。
主要目标“十三五”时期,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的具体表现是“四个嘉定”,到2020年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以科技嘉定引领发展,着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着力优化科技创新布局、着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基本建成人才要素集聚、自主创新活跃的创新之城。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增加值比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达到千亿级规模,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00家左右。
以汽车嘉定支撑发展,进一步巩固特强产业优势、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能级、进一步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进一步突出创新经济引领,基本建成产业结构协调、特色鲜明的产业之城。地方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与全市保持同步,服务业增加值(区属)占全区增加值比重达到43%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0亿元以上。
以教化嘉定传承发展,全面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展示城市文化魅力、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基本建成公共服务优质、品质内涵丰富的人文之城。常住人口控制在160万人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14.5年。
以健康嘉定保障发展,促进人的健康,改善医疗服务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的健康,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和道德、法治建设,促进自然的健康,强化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态营造,基本建成人与社会、自然相和谐的乐居之城。全区执业医师数达到每千人2.4人,PM2.5年平均浓度控制市下达目标以内,森林覆盖率达到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