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1700余名考生明起(5月20日)填志愿,最难报考季专家教你这样过
今天(5月19日)下午,小编从区招办获悉,截至目前,参加高考的嘉定考生有1760人左右,与往年相比,数量略有减少。区招办提醒,在校(应届)考生应按时(5月20-25日)在学籍所在学校填报高考本科志愿,非应届考生需到各区县招生考试办公室参加志愿填报。
与往年相比最大区别是一二本批次合并,换句话说就是,考生需要从1-10顺序填写10个院校、每个院校6个专业,总计60个志愿,有人戏称今年是上海高招史上最难填报志愿的一年。
鉴于此,考生在填报具体志愿时,难免会遇到不少技术层面的新问题。如何填好志愿,看看高校招办及专家怎么说?
“4+6”变10 考生机会更多
不少高校招生部门负责人表示,随着“一本线”消失,考生的选择机会反而加大了,应该好好把握。
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办主任王斌华:之前,考生不管水平和实力如何,都是按照“4个一本志愿+6个二本志愿”来填。而今年对所有学生而言,都意味着选择面的扩大。
有实力考原来一本院校的学生,今年可参照往年的高校录取分数,以5-10分为梯度,从高到低依次填7-8个一本水平的院校,不用再严守过去最多填4个一本院校志愿的限制。而对于考试水平处于较下游的考生来说,也可以多填几所过去的二本院校。对这部分学生来说,过去4个一本志愿可能都是白填,今年完全可以好好设置一下梯度,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水平逐一填报。
上海政法学院招生就业办主任张军:在填报志愿前夕,有的考生和家长出现意见分歧。有的家长有“包办”的意向,干涉考生的具体志愿选择。“每个考生情况不同,但必须要提醒家长,志愿填报和考生考前心理是有关联的。不管做出何种选择,都应该让志愿填报发挥出对考生的心理激励作用,而不是产生逆反情绪或挫败感。”
优先考虑学校还是专业?对此,张军的观点是,不妨按照分层分类的思路考虑具体的院校选择。比如就读某区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的A同学二模考成绩在395分左右,喜欢文科,参照往年院校录取分数基本是在一二本之间的水平。
张军觉得,A同学今年不妨可以在第1-3个志愿填报一些211院校和“老本科”院校,“冲一冲”或“跳一跳”,不要留下遗憾。而在专业方面,假设A同学喜欢法学,那么沪上两所以法学教育见长的政法类院校也可以依次排布、纳入考虑。“毕竟,和一些综合类院校的法学院、文法学院相比,政法类院校在法学教育的氛围上更浓郁。”
“2、5、8”定位法可尝试
以往“冲一冲、稳一稳、守一守”的志愿填报攻略,拿到今年具体该如何操作?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刘玉祥:不妨以志愿表上的第2、5、8三个志愿位置为定点,并同时遵循“能冲多高就多高、能守多低就多低”的要诀来填写志愿表。
具体来说,考生在对自己的综合能力做出评估后,不妨在第5个志愿位置填报最符合自己正常考试水平的院校,在第2个位置可填在较好状态下能达到的最高水平的院校,而第8个志愿则填个人考试发挥不利而跌到最低水平的院校。
这三个志愿定好后,第一志愿可按照“冲一冲”的原则,填报自己的最心仪但可能实力未必能够得着的“梦想院校”,而第9-10个志愿则要落实“守一守”,填报1-2个比平时发挥水平低得多的院校。“第10个保底志愿非常重要,哪怕考生有考清华北大的水平,我也建议在这个位置填报一所自己心理上能够接受的最底线的本科学校。”
与此同时,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时要做好风险防控措施,最主要的就是防止脱档和退档两种情况。第10个志愿填好、“守一守”,就能防止脱档;此外建议考生填报院校志愿时服从专业调剂,以防止投档后因为硬条件不符合而被退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