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亭、江桥、外冈都有,这些老赖也许就潜伏在你身边!
“法官,我是被执行人杨某某,我认识到错了,现在准备把欠款全部偿还,请把我的名字从失信人名单中删除吧。”前不久,当事人时隔六年后,来到区法院请求履行给付义务。
原来,他急需用钱,不能办理贷款。
大多时候,被执行人都会主动支付相关款项,但是仍有一部分“老赖”,以各种缘由不按时偿还相关款项。
当被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追问时,很多人的回答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有的甚至还会玩消失,让申请人有时一追就是好几年。
近日,嘉定区人民法院公布了20名失信被执行人,既有嘉定安亭、江桥、外冈地区的,又有浙江、吉林、四川等地的,案件标的少到3600元,多到278万元。远有2001年判决生效的,近有今年刚刚判决的。
事实上,去年,最高人民法院修改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并于2015年7月22日起执行,对老赖实行更加严格的限制管理。
最为明显的是,对失信被执行的自然人的以下高消费行为予以严格限制。
借款、贷款抵押、商业合作……生活中,我们也许避免不了上述行动,如何辨别这些人是否为老赖,小编教你一招。
记者随意输入了一个人名,立案时间等相关信息一目了然。
偷偷告诉小编,你不是不在悄悄查询自己或者老板的名字???
(编辑 亦扬 实习生 赵玮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