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上线试运行,嘉定26家政府部门实现数据共享

日期:2017-02-22 浏览:

日前,嘉定区试运行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将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管委、卫计委等26家监管部门纳入,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有效支撑。

营业执照办好了,各类许可证却迟迟未办,如何督促、监督这些企业?随着市场准入审批简便化、快捷化后,后续监管问题日益突出。

日前,嘉定区试运行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将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管委、卫计委等26家监管部门纳入,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有效支撑。

“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是供各监管部门共同使用的工作平台,有利于规范监管行为,推进监管数据共享利用,大大提高监管效能。”区审改办工作人员如是说。

在监管平台界面上,可以看到审批、处罚、监管三个窗口,分别记录各部门对企业的审批结果、处罚结果、以及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这些信息被汇集到各个企业名下。

“将来,网上政务大厅会与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对接,实现直接查询,公众通过输入企业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就能查询到企业的各类信息,比如许可信息、监管信息、处罚信息等。过去,只能通过各部门网站的公示信息查询企业的奖惩情况,既不直观也容易疏漏。”工作人员介绍。

“双告知”和“双随机”是监管平台上两个重要的功能。

为方便企业办事,现在工商登记注册正逐步实行许可后置,企业办理好营业执照之后,再去申请许可证件,但实际上往往有企业拖延申请或不去申请,而监管部门也无从得知该企业是否办理了相关许可证。通过“双告知”,不仅告知企业去哪个部门办理许可证件,而且告知监管部门哪些企业需要办理证件。

也就是说,“双告知”一方面是将企业的“出生证明”第一时间告知许可审批部门,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了信息共享、互联互通、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另一方面,原来有些企业在认识上有偏差,认为有了营业执照就万事大吉,不需要办证就可以开门营业,“双告知”也解决了这个问题。据统计,试运行以来,各个审批部门已经认领了5000多个企业登记信息,履行后续监管职责。

如果说“双告知”功能是从市场准入环节进行规范,那“双随机”功能则是创新了部门监管模式。

所谓“双随机”,就是在落实抽查制度时,随机产生检查对象,随机分派监管人员。通过双随机抽查,不但可以避免“任性”检查,实行阳光执法,规范监管部门的自由裁量权,还能促进企业自觉守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监管平台上,监管部门通过抽查方案制定,确定检查范围、事项、抽查比例等,平台随机产生抽查对象并随机选派检查人员,检查人员按照预定方案开展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录入平台。

除了“双告知”和“双随机”,监管平台还具有日常监管、联合惩戒、监管预警、信息共享等功能,预计年内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