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剧,让观众笑着开始、哭到最后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由李玉刚主演、重新改版的诗意歌舞剧《昭君出塞》首次来到上海,献演上海保利大剧院。
“凤鸣一声哟……”轻快的舞步,充满童趣的纸鸢,昭君一边与儿时玩伴嬉戏,一边哼着小曲儿,整个气氛轻松、活泼,观众也不由自主露出笑容。
“于此换马,于此别家……” 出塞之后,剧中的音乐从温婉动人的琵琶古筝曲转变为极具蒙古族音乐特色的呼麦和长调,让观众感受到了剧中地域和人物情绪的变化。
幕布拉下,纸鸢、故人与昭君永远分隔,李玉刚用清唱的方式,让昭君的吟唱更为清晰。
据介绍,新版《昭君出塞》分为《争艳》《宫怨》《对局》《迎亲》等7个篇章,讲述了王昭君远嫁塞外换取汉朝北部边境和平的故事。相比于4年前的版本,新版《昭君出塞》的音乐风格更加多样,情感表现更为细腻。
在王昭君远嫁塞外等剧情出现重大转折的时刻,观众都会听到一首《云中》,在这首主题曲中,汉蒙乐器、民族旋律和诗词歌赋的穿插运用,让剧情更加唯美而饱满。“真的是从听到《云中》开始一直哭到最后,我觉得昭君这一生特别不容易。”特意从北京赶来,身穿汉服看剧的石女士告诉记者。
在导演刘坤看来,新版《昭君出塞》更贴近观众,“从它的艺术表现力,包括服装、灯光还有整个舞台的布置来说,可能更贴近普通老百姓的审美概念,而且更注重昭君本人内心情感的表达。”
在“刚丝”们(李玉刚的粉丝)看来,改版后的《昭君出塞》给了他们全新的视听体验。来自香港的观众张女士表示:“李玉刚用了6年的时间重走昭君3000多公里的出塞之路,然后去改编的这个新的版本,我们非常喜欢。现场他唱的也很让人震撼,很好听。”
作者:嘉融媒记者周玉林
编辑: 王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