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垃圾变肥料,花花草草长得好
垃圾本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嘉定镇街道塔城路社区的居民们积极探索利用湿垃圾制作堆肥,让垃圾分类和减量拥有了更多可能。
近日,塔城路社区开展了“养护绿植有妙招,厨余堆肥DIY”活动,湿垃圾成了人见人爱的“抢手货”。
“用家中的厨余湿垃圾做堆肥,通过4至6周时间发酵,既可以减少家中垃圾量,又可以让垃圾变成有机肥料,用在家里的花花草草上,不用再花钱买化肥,一举多得!”跟着志愿者完成了厨余湿垃圾堆肥的陈阿姨说。
其实,塔城路社区将湿垃圾变肥料的探索之路,从今年5月就开始了。社区睦邻自治理事会通过实践观察、湿垃圾收集、堆肥经验汇总等工作,尝试家用波卡西堆肥法堆肥取得成功,然后向社区宣传推广,鼓励有实践意愿的居民在家中利用厨余湿垃圾自制堆肥。
在社区的一站式服务大厅,也设置了“堆肥体验点”,便于居民们前来学习、体验。今年9月起,居民只要一走进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就可以看到门口摆放着四个有机堆肥桶,桶里装的是志愿者收集的居民日常丢弃的蔬菜叶、果皮、咖啡渣等厨余湿垃圾。在这里,居民可在志愿者指导下加入EM菌糠搅拌,经过4至6周的发酵后,有机堆肥就可制成。
用波卡西堆肥法制作的堆肥,取自自然又用于自然,非但没有通常肥料难闻的气味,而且有效将厨余湿垃圾减量化,有效助推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
【波卡西堆肥法介绍】
“波卡西堆肥法”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研究开发的,“波卡西”在日语中的意思是“发酵过的有机物”。波卡西堆肥,是将EM发酵菌糠混合到厨余垃圾中,一同放进密封的、底部可排水的堆肥桶,通过厌氧发酵来分解厨余垃圾的方法。在堆肥过程中,EM发酵菌糠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产生,正确使用的话,能够避免堆肥发出难闻的气味。波卡西堆肥法操作简单,又没有臭味,最适合家庭制作。
作者:嘉融媒通讯员朱佳丽
编辑:朱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