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学生学习情况如何?大数据呈现零起点、等第制政策实效
又到一年开学季,本市实施“零起点”“等第制”成效如何?据悉,市教委通过动员培训、发布指南、区县落实、调研交流、督导反馈等多项举措,推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落到实处。其间,市教委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两期专项问卷调查,首期对全市近16余万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首期调查结果),了解学校政策执行情况及学生学校生活状况,二期有针对性地选取172所执行政策相对较弱的学校进行跟踪问卷调查,详↓
二期调查报告
学校政策执行
学生学习状态
家长反馈
新学年,本市将通过6项举措深入推进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1指导区县推进落实
通过经验交流会、现场会、工作推进会、飞行调研等方式,及时总结区县经验,帮助学校积极改进。区县要将小学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情况与成效列入学校年终考核评价内容。
2组织编制小学中高年段学科“等第制”评价指南
逐步使“等第制”评价由小学低年级向中高年级的延伸,由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向其他学科拓展。
3推动家校合作落实
要求各区县、各小学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学校开放日等活动机会,免费向每户学生家长发放《陪着孩子慢慢来——小学新生入学30问》。
4实施小学一二年级新版《学生成长记录册》
将学生各学科课程学习情况分“学业成果”、“学习表现”、“学习兴趣”三个维度进行等第综合评价,其中“学业成果”根据学科特点分项评价。
5开展学习基础素养研究、培训与推广。
推出学习基础素养研究微信公众号“预见学习”,开设第一季(9-12月)专题研修工作坊。
6开展小学一二年级教师全样本调查。
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全市小学一二年级教师全样本问卷调研,重点了解区县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对学校相关工作推进与专业指导情况。
市教委强调,要加强专业研究,深化儿童学习基础素养研究,为推进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践提供学理支撑。要完善政策设计,滚动推进,区县教育局要加强领导、完善制度,教研部门要加强专业指导,深入教学一线。要加强宣传引导,发掘典型经验,形成学校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开展教学与评价的优秀案例,不断创新家校合作新方式,并通过典型示范和社会舆论督促学校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要求,促进每个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