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离你有多远?
“ 近日,小编深受电信诈骗的困扰…… 先是短信:XXX,这是上回我们聚会的照片,我整理好了,这是下载地址:……。哎呦,小编当时差点一冲动就点进去了(这智商,嗨~~),还好当时想了下,最近啥时聚会了呀?
再是电话:XX啊,明天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小编问:你谁啊?对方答:我哪位领导你听不出啊?(气场很足)小编答:听不出啊。对方心虚立马挂断了电话。
这还没完呢。小编是个淘宝迷,这不冒充客服的骗子也找上门了,什么钱款没有到账啦,订单信息有误啦等等,各种理由,让小编也是不得不佩服,骗子们真是与时俱进,创新谋生的“楷模”啊!
至于那些常规的什么电话欠费、法院传票等等,小编早已练就了一身武艺,一看号码或是一听声音直接就直接say goodbye 了~~
于是乎,小编想了解个究竟,特意去咨询了下警察叔叔,这才发现,冒充老板添加微信让转账、盗取信息操作银行卡购买贵金属、通过变号软件迷惑受骗者等新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相比之下,小编遇到的诈骗手段充其量只能算是小菜一碟。警察叔叔给小编举了个A先生受骗的例子。A先生接到了一个显示为0862195588开头的电话,对方宣称是某银行的工作人员,A先生被告知信用卡欠款没有及时归还,A先生表示自己并没有该银行的信用卡,对方表示有可能信息泄露了被别人办理了,建议马上报警,还声称可以直接帮忙转到当地公安局,并让A先生通过114查询确认电话号码的真实性。随后所谓的公安局人员进行了笔录,并再次帮A先生将电话转到了所谓的该银行,在一系列的操作后,让其告知了验证码等信息后,成功的将A先生卡上的数十万巨额转的一分不剩。
这算不上是一个新颖的电信诈骗案件,但其中的一些细节却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对方的身份要核实清楚方能相信。涉及金钱的自报家门大多是诈骗,切莫乱了方寸,比如声称自己换了微信号来加你之类的,或声称是某客服的,你大可通过电话确认后再下定论。如果是短信上提供的网址,更不可随意点入,否则等待你的就是木马病毒,随后你的钱就不翼而飞了。
其次,银行和公安局等系统之间是不会互相转接电话的,包括公检法等等,相互之间都是不会转接电话的,遇到相关不按规范走的事情时更要留个心眼。
第三,这起案件的一个亮点,对方义正言辞的让A先生确认电话号码的真实性,A先生根据手机上显示的来电号码通过114查询确认了下,发现还真是某公安局对外公布的电话,所以也就相信了对方的话。那么问题来了,A先生的手机上怎么会显示某公安局的电话号码呢?答案是:变号软件!骗子通过该软件使得接听者的电话上显示为某公安局的电话号码,这样一来,就消除了对方的顾虑。看到这里,小编也是很震惊,敢情以后这手机上显示的号码都要值得商榷了,这可如何是好?别急,警察叔叔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你可以回拨过去确认真实性,假使A先生当时查询确认后可以回拨到某公安局确认下,那么他的损失就可以避免了。但很多人都没有这样的防范意识!
第四,自我信息的保护意识要加强。凡是对方让告知验证码之类的一般都是骗子,切不可因为骗子的危言耸听而大意,要保持冷静,要相信自己: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其实,对于电信诈骗,我们大多有所耳闻,在日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的受其困扰。无论是冒充公检法、各大售后客服人员还是盗取qq或者微信头像假冒熟人作案,获取信息和骗取钱财都是其最终的目的。如果你对电信诈骗的认识还停留在老年人受骗为主的阶段,那么小编要来打击你一下了,据小编了解到的独家资讯是,在受骗的人群中,中青年占到了很大的一个比例,前面提到的A先生也是一个80后,而最近警察叔叔又接报了一起学生被骗走万余元的案件。所以,在诈骗方式日益时尚的当下,人人都要引起注意。
为此,警察叔叔们为大家创编了一首朗朗上口的防诈骗口诀:大家不妨学习下,也向家人朋友普及下,百益而无一害哦~
第一招 陌生电话勿轻信,银行客服问究竟;
第二招 安全账户子虚有,大额汇款要三思;
第三招 个人信息顶重要,密码账号保管好;
第四招 提防非法假网银,登录网址记清楚;
第五招 网上购物便利多,支付限额要设好;
第六招 大额支付用转账,现金最好少搬家;
第七招 合法购汇勿贪小,中行网点容易找;
第八招 刷卡消费莫离眼,防止盗刷盯着点;
第二招 安全账户子虚有,大额汇款要三思;
第三招 个人信息顶重要,密码账号保管好;
第四招 提防非法假网银,登录网址记清楚;
第五招 网上购物便利多,支付限额要设好;
第六招 大额支付用转账,现金最好少搬家;
第七招 合法购汇勿贪小,中行网点容易找;
第八招 刷卡消费莫离眼,防止盗刷盯着点;
第九招 钱卡证件分开放,挂失要快莫等闲。
关于电信诈骗的知识小编君今天就普及到此,大家想了解更多知识的话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北水湾警事”和“嘉定公安”获取哦~~如果觉得小编君今天的普及还不错的话,记得鼓掌和分享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