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肉、油、蛋等易腐易氧化食品过期要慎食

日期:2015-11-18 浏览:
过期食品到底能不能吃?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安全风险解析,过期食品不等于有害食品,肉、油、蛋等易腐败、易氧化的食品要特别当心,某些果汁、饮料和脂肪含量低的干粮谷物制品过期也能吃。不过,一般还是建议消费者养成购买食品看标签标注保质期的习惯,不要购买和食用过了保质期的食品。
变质鸡蛋不能食用
保质期可不仅仅是一个时间长短,除期限外,它还包括贮存条件,二者紧密相关,不可分割。贮存条件必须在食品标签中标注,通常包括:常温、避光保存、冷藏保存、冷冻保存等。如果产品存放条件不符合规定,食品的保质期很可能会缩短,甚至丧失安全性保障。
对于一些刚刚过期或者虽然已经过期一段时间但看起来包装仍然严密的食物,一些家庭会心存侥幸地认为没关系可以吃,而真正食用过后很多情况下也确实没问题。事实上,不同食物对保质期的要求也不同,一般要特别当心易腐败、易氧化的食品。由于微生物、氧化或金属离子等超标或脂肪酸败引起的变质食品食用后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肉制品、食用油和鸡蛋这三类食品尤其应注意保质期。
肉制品营养丰富,在长期保存过程中,肉中的细菌会利用肉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增殖,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导致肉品腐败变质,同时存在致病菌增殖的安全隐患。有些细菌本身还会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可能会危及人体健康。除了细菌增殖导致疾病外,蛋白质自身的腐败也会致病。
过期的食用油,通常会出现油脂酸败现象,在酸败过程中会产生其他的有毒物质,比如过氧化物。油脂酸败后,加热时烟大、呛人,其中含分解物环氧丙醛等,食用后易中毒,使患者出现急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现象。
普通鸡蛋的保质期有限,如果存放时间过久,蛋清中本来存在的杀菌素逐渐消亡,各种微生物逐渐侵入鸡蛋内生长繁殖,最后使蛋内成分完全腐败、变成流质。经过这一过程后,鸡蛋中除残存的蛋白质、脂肪外,还可能产生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变质的鸡蛋,就算经过煮熟、油炸也不能食用。
过期食品绝不可再销售
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等同于有害食品。有些食品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感官品质的变差,仍可以继续食用,比如:某些果汁、饮料以及一些脂肪含量不高的干粮谷物制品等;也可能产品品质的影响不是很大,只是过了最佳品质期限,可以降级作饲料等。另一些冷藏的食品、金属罐装的食品、油炸食品等过了保质期后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
要注意的是,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能再销售,必须下架。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回收后,一般采取焚烧销毁或当做垃圾抛弃,或加工成饲料、用作肥料等循环利用。
专家建议要以科学的风险评估为前提,为食品制定合理的保质期限,企业制定产品保质期应依靠专业机构的技术支持,通过检测验证食品在标注的保质期内能否满足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同时重点关注销售环节是否满足了食品贮存条件的要求,综合考虑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要求,为食品制定科学合理的保质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