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我嘉”体育局民生访谈:
嘉定区体育局专场
-
主持人:
各位听众、观众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是主持人李闯,收官“十四五”、启航“十五五”,这里是“我爱我嘉”2025民生系列访谈融媒体特别节目的直播现场,节目将展现“十四五”期间嘉定在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人本价值方面的具体实践与显著成效,谋划“十五五”嘉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举措和目标愿景,我们的直播访谈将通过FM100.3嘉定区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和上海嘉定app客户端、“上海嘉定”视频号,音、视频同步推出,期待您的关注。本次活动由上海农商银行、嘉定城发集团特约支持。今天我们将聚焦嘉定体育事业发展,有请访谈嘉宾:嘉定区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冬梅
-
主持人:
欢迎陈局长,也欢迎各位做客“我爱我嘉”2025民生访谈体育局专场,说到咱们嘉定这几年的体育发展,相信大家的感受度都挺高,从家门口的健身 苑点,到社区里的健身驿站,再到家门口的顶级体育赛事,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都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好。那嘉定体育事业这些年来有哪些发展呢?节目一开始,就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一起来了解一下。
-
第一部分:
体育设施又更新
-
主持人:
我们来看一张图片,最近啊,“苏超”“村超”比赛火了——咱们嘉定江桥红光村的“嘉腾兴秀”足球队,一路拼到底、踢进了村超全国赛上海赛区的亚军!我身边好多人都说:“谁说村里的比赛没水平?不照样踢出圈了吗!”其实不光是“嘉腾兴秀”踢得好,背后也有一个很重要的支撑——那就是我们嘉定越来越完善的体育设施。
-
主持人:
陈局,先问您一个大家特别关心的问题。咱们嘉定的“村超”火出圈,踢得好看、踢得有范儿,其实背后离不开平时的训练条件。您给我们说说,嘉定的体育场馆这几年是怎么规划布局的?
-
嘉宾:
好的,李闯老师好,市民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8月8日,第17个“全民健身日”,是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起设立的,能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和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嘉定体育,真的很荣幸。要知道,嘉定全民健身指数已连续12年居全市前列,其中两项佳绩是全体市民共同创下的,即截至去年年底,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51.14%,市民体质达标率98%。欢迎更多市民加入经常体锻人群即每周参加三次以上体育锻炼,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以上强度。
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好设施的供给。刚才您谈到了“村超”,仅足球场地嘉定就有218片,数量列全市第一。从总体来看,目前,全区共有体育场地4516个,总面积639.41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38平方米,列全市第四。【金句】嘉定的健身空间建设从“增量”到“提质”,从“单一”到“复合”,充分激活了全民健身基底。
为让嘉定的运动场景更丰富、场地更多元、服务更优质,我们重点做了三件事:一是设施做增量。大力推进新(改)建社区市民健身中心7家,共累计达15家,提前完成街镇全覆盖攻坚任务;新(改)建市民健身步道50条、市民球场48片、市民益智健身苑点689个、市民健身驿站18个,这些都是大家真真切切可以去的健身新去处。二是空间做拓展。“体绿融合”,将紫气东来公园、银翔湖公园改造升级为符合国家标准的体育公园。年底竣工的苏河源综合公园也以“体育”为主题;“体商融合”,认定印象城、翔立方体育文化综合体等6个都市运动中心。三是品质做提升。“体养融合”,建有14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体医融合”,嘉定体育中心新增了运动康复项目,还有一些智能化健身苑点也适合大家去打卡,真正让大家拥有处处可健身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
-
主持人:
多级的体育场馆布局,相信市民们也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在节目开始前我们的记者进行了街头采访,我们一起看看。
-
主持人:
刚才的短片中也有市民提到了家门口的健身苑点、健身夜校,说明全民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了。说到健身,今年还是“体重管理年,那在这个背景下,嘉定在推广全民健身方面,又有哪些新做法、新亮点呢?
-
嘉宾:
今年是三年“体重管理年”启动之年!我看朋友圈里大家对这个话题都很感兴趣。所以我们也紧抓热点,通过持续开展“运动促进健康”这项工作,来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