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社区民生服务目录
发布日期:2015-06-23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公益在行动。
社会组织有热情,企业家们有担当。
我们发布向区内各社会组织征集的部分社区民生服务需求,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可结合自身实际,以创投的方式设计并承接社区民生服务项目;我们更希望爱心企业家来认领项目,实现社企合作与对接,丰富社区居民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体现社会责任。
联系人:张超,电话:59533375,邮箱:fuwuzhongxin_jd@126.com。
                                                                   
                      
                                                     上海市嘉定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2015年6月23
 

 

序号
需求对象
需求分析
一、助老类(共14个需求)
 
1
嘉定镇街道社区睦邻点老人,2500人
1、交往需求:老年人需要沟通,促进情感交流的平台。
2、求知需求:老年人渴望走向社会,参与发展,追求老有所为、老有所学,实现老有所成。
3、娱乐需求:老年人需要建立起科学的生活方式,具有对培养和满足各种爱好的需求。
2
安亭镇玉兰第三、博泰、迎春社区为核心,镇域社区为辐射的60周岁及以上老人,约2000人
1、老年人生活圈子狭窄,闲暇时间较多,需要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
2、社区活动场所内容单一,范围较小,满足不了现代老年人的文化乃至艺术需求。
3、老年人希望能够学习一些业余兴趣爱好,并有提高动手能力的学习愿望。
3
嘉定社会福利院住院老人,260人
1、老人需要扦脚、理发、修理等服务。
2、老人需要缝缝补补,聊天陪护,文艺表演、听书、讲故事等精神文化需求。
3、老人需要健身操、太极拳、趣味运动会等健身运动。
4
嘉定镇街道辖区内离(退)休老干部;受益人数:老干部450人次并辐射至街道辖区老党员、社区居民骨干、青年志愿者等人群
1、需要社区关心、居家照顾。
 2、年龄大、身体不好,逐渐与社会疏离,老有所依,离(退)休老干部想要组织更多给予关心。
3、希望多参加社会活动、社区活动,发挥自己的余热,发挥自己管理、协调方面的特长。
5
马陆镇65岁以上独居老人,200人
老年人存在“生活单调寂寞”、“自理困难”、“缺少精神慰藉”、“孤独焦虑”等情况,渴望有人上门照料;急需健康指导与精神慰藉。
6
江桥镇60岁以上老年人群(含250位独居老人)
1、老年人渴望得到社会更多的重视和关爱。
2、老年人渴望学习和提高文化品位的机会,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7
江桥镇封浜敬老院老人
老人渴望得到社会更多关注、关心、关怀,春节时期能感受到社会给予的温暖和浓浓的节日气氛。
8
工业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
很多老年人因患上慢性疾病,心情忧郁,情绪低落,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有的生活甚至不能自理。老年人渴望提高其生活质量,打造一个健康的身体,能更好地享受生活,创造生活。
9
华亭镇10个村、3个居委老人
1、部分高龄老人面对大病大灾,没有什么抗风险能力。
2、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处在高发病期,健康状况呈现下降趋势。
3、部分老人存在着“孤独感、寂寞感、无用感”,有的子女在外地无法照顾老人,有的孝亲观念滑坡,冷落、歧视老人,更增加了他们的生活压力和精神痛苦。
10
真新街道少数民族、归侨侨眷空巢老人,约130人
少数民族、归侨侨眷“空巢”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在生活照料和精神关怀等方面亟需社会给予更多关注。
11
嘉定镇街道老年性痴呆,120人
老年性痴呆老人在生活照料和精神关怀等方面渴望社会给予更多关注。
12
嘉定镇街道社区60岁以上空巢老人,150人
空巢老人缺少子女的陪伴,缺乏幸福感,孤独无助,身体状况逐渐下降,渴望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满足需求。
13
安亭镇320人(安亭福利院内200+院外日托中心50+社区70)
老人需要有效的沟通和心理疏导,发泄孤独、寂寞、心情不好等不良情绪,给予其心理上的慰藉,精神上的关爱,使他们愉悦的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14
嘉定区“老三八红旗手”,180人
“老三八红旗手”渴望得到健康咨询服务、志愿者上门服务、专题讲座、外出郊游等系列服务,帮助她们打开心扉,缓解心压力,加强交流沟通,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
二、困难家庭(共7个需求)
 
1
南翔镇现有夫妻一方年满49周岁的失独家庭,约202户(约300余人)
    1、随着失独家庭中父母年龄的增大,抗风险能力和抵抗力的逐步减弱,养老问题成为他们最核心的需求。
    2、服务对象,失独群体亟需寻找精神寄托,排解内心的焦虑感和失落感。
2
来沪闽企家庭490人
    1、闽企子女问题:闽企子女来沪发展,势必形成教育资源的转移,很多闽企子女一时无法适应,同时由于父母工作原因,学生的学业以及潜在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2、闽企妇女问题:妇女群体首先属于弱势群体,需要企业及社会的关心,作为外来女性其生活及健康问题更值得去关注。
    3、互动问题:由于工作繁忙、经常出差,很多员工为了工作不得不牺牲大量与家人、孩子团聚的时间,家长与子女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对学习、生活问题常常不能达成共识,容易产生家庭关系紧张的问题。
    4、闽企员工压力问题: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闽企发展面临着挑战,间接的对员工造成了一些行业压力,如何帮助员工缓解压力,促进其健康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3
全区生存困难和家庭关系不良的社区服刑、五年内刑释解教人员及其家庭成员75人(包含25个家庭,每个家庭有未成年子女1人,父母中至少1人为社区服刑人员或刑释解教人员)
    服务对象需要沟通技巧辅导、家庭教育引导、生活困难救助等一系列服务,提升他们的个体能力,恢复和健全其家庭功能。
 
4
江桥镇小学年龄阶段的外来工子女,2110人次
    服务对象需要一个锻炼、磨练意志,展示自我的平台,并且在生活、心理、情感等方面想获得更多关爱和支持。
5
华亭镇30名困难儿童
    服务对象需要专业的指导,帮助其解决课业问题,重新建立自信、培养乐观开朗的心态,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6
华亭镇14对失独家庭及66户妇科重症妇女的家庭
    服务对象需要社会更多的真情关怀,需要正确的心理辅导,帮助其走出心理困境,重新融入社会。
7
华亭镇华武民办学校学生及其家长,150人
    1、子女方面:需要正确的引导,纠正人际关系、行为偏差、认知偏差等问题。
    2、父母方面:需要掌握科学育儿方法,增强亲子的交流沟通,提高亲子融合度。
三、社区文化及安全(共9个需求)
 
1
江桥镇绿二社区,4500名居民(可能延伸至华庄片区)
    社区居民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中医适宜技术、健康咨询、文艺技能培训、生活帮扶、各类政策咨询等。
2
居住在徐行镇的本镇居民
    服务对象需要享受到戏曲、宣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
3
江桥镇老年人、妇女、青少年、婴幼儿等人群,受益人数达3420人次
    服务对象需要卫生医疗、社区影院、舞蹈房、书画社、早教服务、文化体育服务、金融课堂、理财讲座、声乐班、瑜伽班等服务。
4
江桥镇青少年人群,受益人数3800人次
    在校的青少年大约有100多个假日和休息日是社区中度过的,迫切需要引导他们开展健康有益的各种校外活动,合理安排好在学校以外的时间,增强放假期间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5
江桥镇37个社区居民 2160人次
    社区居民需要掌握安全科普知识,参加安全知识专题培训、安全逃生演习,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防范能力。
6
全区社区群众,800人
    部分社区居民提倡“绿色出行、健康出行、文明出行”的交通方式,有着普及自行车知识,推广文明骑行理念,培训健康的骑行方式的需求。
7
服务对象:华亭镇13个村居的群众受益人数:直接受益约3500人次
    服务对象需要生活类便民服务、健康体检、安全讲座、大型活动、爱心热线、开班授课等服务。
8
华亭镇10个村、3个居委
    居民需要专业的引导,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能够更好的为自己维权,减少自身不必要的损失,缓解因小事导致邻里关系恶化,提升自身利益。
9
真新街道文学爱好者,社区居民、学生
    服务对象有着追求和汲取我国传统国学、理事经典、现代文化、时尚文明的愿望。希望通过结对学习,提升文学、道德素养、去追求美丽梦想,为创文明和谐社会作贡献。
四、社区环境保护(共3个需求)
 
1
江桥镇37个社区,受益人数2040人次
    居民有着参与环保的意识,需要基础环保培训、植树节活动、垃圾分类常识培训、整治环境、废物改造制作比赛等活动。
2
安亭地区社区、学校700人
    1、居民有旧衣回收的需求,但是旧衣回收的知识十分缺乏。
    2、有些企业单位和爱心人士想给贫困地区捐衣物,但缺乏资助信息以及选择资助渠道。
    3、居民愿意参加公益活动,但真正能参与到公益活动中的机会不多。
3
菊园新区辖区内青少年约,5000人
    1. 家庭环保教育几乎缺失,服务对象习惯难以培养。
    2. 学校环保教育力度不大,涉及面较少。
    3. 社会宣传力度不够,节能环保推动力不足。
五、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共13个需求)
 
1
菊园辖区内7300名已注册志愿者及新招募的志愿者,重点服务80名志愿者骨干及150名优秀志愿者
    逐步规范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调配、评估、激励等八项管理制度及志愿服务流程,开展各类志愿者素质拓展及交流融合活动。同时,加强志愿者团队建设,根据志愿者的专长、服务意向、服务区域、服务时间等进行分类,便于志愿服务的供给和需求进行对接,从而不断提高菊园新区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社会化和制度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2
安亭镇社会组织及社工站社工100人
    1、社工综合素质高低不一,迫切希望得到专业指导,提高其服务水平和团队综合服务能力。
    2、新社工希望有一个互动交流、提升团队凝聚力、提高专业能力的平台。
3
嘉定镇街道:1、社区楼组长;2、志愿者骨干;3、已退下志愿者岗位的困难老年志愿者。受益人数:1000名楼组长、200名其他类党员、团员、社会人士等骨干志愿者。
    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亟需面对和促进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补充志愿服务力量、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
4
嘉定社会组织及社区居民,180人
    1、缺乏公益平台:爱心人士愿意为公益出力,但是苦于没有互动、体验平台。
    2、资源链接能力薄弱:需要将爱心资源与区域内有需要的群体形成合理的链接。
    3、缺乏专业公益行为:民间自发组织募捐存在专业性不高,缺乏监督力等弊端,嘉定区现阶段的捐赠形式仍以民间自发为主,缺乏专业的团队。
5
来沪大学生270名
    在择业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下,很多大学生缺乏就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因此急需给予支持和帮助,以解决大学生在职业选择、就业预备期出现的的各种困难。
6
嘉定区社会组织及社工,200人
    一、外部环境因素:
    1、需要专业支持,很多机构拥有很高的公益热情,但是缺乏专业的社工指导。
    2、需要志愿者团队,机构服务过程中,没有一批专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大大降低了服务效率。
    3、需要社会交流机会,很多机构缺乏社会资源,没有机会和平台与其他组织、专业人士进行沟通。
    4、需要专业实践及项目执行的机会,草根社会组织缺少专业的实践以及独立完成社会项目的经验。
    5、需要社会认同,无论是社会工作专业本身以及社会组织,都比较难以被群众接受。
    二、组织内部因素:
    1、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现阶段机构内的很多社工没有经过全日制的专业训练,对于什么是社会工作理念和价值并不明确。
    2、提升专业社工技能。很多机构内的社会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或实务培训,在项目服务过程中很难真的服务好案主。
7
全区外来女性100人
    服务对象迫切希望舒缓自己情绪及不良状态;提升了个人能力和自信心;拓宽自己思路及兴趣爱好等,更好融入家庭和社区。
8
嘉定镇街道辖区内社区工作者及社会工作者;受益人数200人
    提高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专业能力、服务能力,培养一批工作上耐苦耐劳,价值观上积极进取的社工骨干先锋队伍,搭建优秀社工生涯发展通道,不仅在本职岗位中树立专业骨干标杆,带动更多的身边社工一起成长。使社会上、社区内群众支持社会(社区)工作;理解、认同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的付出。
9
嘉定区14——25周岁的社区青少年300人
    服务对象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案、小组、团康活动、心理辅导等,及时发现问题,做好预防工作;增强心理素质,减少其偏差行为的产生;建立健康的心理,使他们更快乐地成长。
10
工业区辖区内外来人口 500人
    服务对象需要职业技术培训,增强服务社会意识;学习基本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通过参观学习,提高精神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城市发展中重要的人力资源和生力军。
11
菊园新区内20-45岁新上海人已婚家庭200户
    服务对象希望开展心理疏导、开设育儿课堂、社区融合互动、家庭互助等活动,解决或提升在家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困难,发掘家庭潜能,以建立一个健康、和谐、互助的家庭。
12
真新街道辖区有需求调解的居民群众约3000人
    需要一支业务精通,应对迅捷的人民调解工作队伍;探索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提高调解成功率;提高预防控制矛盾的能力;普及法律知识;寻找不稳定因素发展和发展规律,形成调研报告,供政府决策参考。
13
真新街道辖区内的3131电子商务创新园及轻纺市场外来务工青年
    服务对象需要一个相互认识与了解的平台;需要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需要更多的乐趣与休闲方式选择,提高服务对象的融入感、归属感。
六、社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共2个需求)
 
1
全区直接受益病人500人左右,间接受益(病人的家庭成员、同一社区居民)约4000人
    希望通过规范管理COPD患者,延缓他们肺功能下降的速度,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药物花费,减轻家庭和国家的经济负担。
2
华亭镇全体群众,直接受益约1500人次
    服务对象有渴望接触相关医疗保健卫生知识的需求,希望能有更多的医疗卫生服务设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