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区面临的宏观发展环境总体是有利的,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明显加大。在人民币进入升值周期的宏观背景下,外贸企业成本不断上升,产品的价格优势消退,出口难度逐步增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08年调控基调是“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约束的累积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原油、粮食等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加剧了通胀压力,对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的负面影响正逐步加大。虽然宏观发展环境对我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挑战,但我区坚实的产业基础、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和优良的发展环境将确保我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趋势。为此,2008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目标建议如下(见表1)。
表1 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指 标 | 单 位 | 2008年预期目标 | |
指标值 | 增长% | ||
增加值 | 亿元 | 644 | 15 |
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8.5 | 持平 |
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2158 | 16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190 | 15 |
外贸直接出口额 | 亿美元 | 67 | 10 |
合同外资 | 亿美元 | 8.5 | 持平 |
外资企业到位资金 | 亿美元 | 4.5 | 持平 |
财政总收入 | 亿元 | 207 | 13 |
地方财政收入 | 亿元 | 55.6 | 10 |
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 | % | >4.4 | - |
环保投入相当于增加值比例 | % | >3 | - |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 | 吨/年 | 进一步下降 | - |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 吨/年 | - | |
R&D投入相当于全区增加值比例 | % | 3 | -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4.4 | -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增长 | % | 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 - |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增长 | % | - |
按照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科学、和谐、协调发展。确定2008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立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发展速度质量相协调;注重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实施建管并举措施,稳步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注重改善社会民生,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现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作如下说明:
(一) 关于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主要预期目标
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建议全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其他经济指标基本保持适度增长。确定上述目标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我区经济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已形成良好的增长通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动力较强;二是体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与我区“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年均经济增长15%的预期目标相衔接;三是近年来我区新引进产业项目、增资扩产项目储备较为丰富,项目质量也有了进一步提升,随着新项目的不断投产,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后劲较为坚实。这些经济增长目标的制定既体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也考虑了我区面临的发展困难和不确定因素,既留有余地,又积极有为。
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建议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以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现了《嘉定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的目标要求,同时也是我区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客观需要。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围绕“一线、两城、四基地”的现代服务业战略空间布局体系,加快建成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和辐射作用的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
在增强自主创新方面,建议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相当于全区增加值比例为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新产品开发3500件,专利申请量1750件。经济长期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自主创新,只有技术创新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和产业发展的强大能级。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要强化科技研发和企业创新的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我区自主创新能力。
(二)关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主要预期目标
在加强资源节约方面,建议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4.4%,新增工业用地项目投资强度进一步提高。目标的实现,需要强化政府职能,加大政策引导、宣传和目标考核力度。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循环经济,优化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完善项目准入评审和后评估机制,加快淘汰劣势企业。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等基础性工作,引进先进节能技术,继续开展合同能源管理,扎实推进重点能耗企业以及商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工作。继续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深化“批项目,核土地”工作,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在加强环境保护方面,建议我区环保投入相当于增加值比例大于3%,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88%以上,区控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率达到5%,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46.5%。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要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进步、科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结合,也是实现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目标的重要举措。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宣传教育手段加强环境保护,继续开展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测工作,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建立完善各级环境保护目标考核体系。重点加强对水源地的环境保护,改善水源水质,确保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努力改善空气环境、水环境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关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主要预期目标
在城市建设方面,建议固定资产投资与去年同期持平。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规模是与“十一五”规划要求相适应的,嘉定新城、国际汽车城和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建设、产业的持续增长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改善都需要相当规模的固定资产投入。因此,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形势下,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与去年同期持平是较为合理的。
在房地产开发方面,建议商品房新开工260万平方米,竣工180万平方米。嘉定新城多幅地块已经成功出让,众多品牌开发商的进驻嘉定,将全面提升我区住宅和商业房产的品位品质。政府各部门要加强指导服务,促进已批地的项目和在建的项目加快建设速度,保障市场供应。预计一些规模大、品牌好的房地产项目将相继开工,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会有一定增长,竣工面积也会保持相当规模。
在公共交通方面,建议公共交通出行占市民出行比重达到18%。坚持以人为本,按照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公共交通同步建设、同步运营的要求,重点推进列入上海市公共交通“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的轨道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形成有效的公共交通体系。继续改善公交出行环境,新辟“江桥1路”等7条公交线,启动公交信息化工程。
(四)关于社会事业和民生的主要预期目标
在社会事业方面,继续加大对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促进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要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对卫生事业投入比例提高到占财政支出的2.5%以上,每年用于文化投入的资金不低于当年财政支出的1%。在教育事业方面,2008年是实施基础教育经费区级统筹管理的第一年,重点关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效。实施“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全面完成“郊区劳动力职业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卫生事业方面,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继续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高等级医院,强化政府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责任;在文化事业方面,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扶持,积极推进区文化馆、图书馆新馆等区级文化服务设施以及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百姓书社”等街镇文化设施建设。
在扩大就业方面,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下,新增就业岗位26000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000个。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要落实以政府责任为主的促进就业社会责任体系,积极创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继续完善对“双困”和特殊困难人员的就业托底机制。全面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在完善社会保障方面,建议各类基本社会保障覆盖面达到97.5%,农民养老金最低标准适度增长,享受社会化养老服务人数4500人,新增养老床位400张,享受廉租房政策家庭数继续扩大。要积极完善各种社会保障机制,减轻群众负担。继续落实好有关“城保”、“镇保”、“农保”转移衔接政策。完善社会救助“一口上下”运作机制和医疗救助政策。努力健全以廉租住房为重点的多渠道、分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在全区城镇家庭扩大廉租房受益面工作。
在提高居民收入方面,建议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以人为本。要努力使发展改革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更加注重低收入群众的利益问题,形成职工收入增长的正常机制,同时,要继续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坚持走农业规模化发展道路,进一步实施土地流转,力争全区土地流转率达到90%以上。提升农产品品质,带动农户共同致富。
附件:2008年嘉定区重点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项目计划
序号 | 项目分类 | 2008年进度安排 | 牵头单位 |
1 | 卫生 | 区精神卫生中心迁建完成;南翔医院迁建工程开工。 | 卫生局 |
2 | 教育 | 新城中心区幼儿园、学校前期工作启动;新成中学结构封顶。 | 教育局、新城公司 |
3 | “三个中心” | 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构封顶;安亭、华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竣工;徐行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工。 | 相关街镇 |
4 | 轨道交通11号线嘉定段 | 轨道铺设、控制系统安装等工程启动。 | 轨道办 |
5 | 公交枢纽 | 九个轨道站点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完成;南翔站、马陆站、静宁路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启动。 | 建交委 |
6 | 道路建设 | 嘉盛公路、金昌公路开工; 新城中心区(伊宁路以北)主干道路基本建成。 | 市政局、新城公司 |
7 | 绿化环境 | 新城主干道路沿线绿化建成;新城环城林带建设实质性启动;生态专项建设工程力争完成。 | 新城公司、城投公司 |
8 | 河道整治 | 练祁河三期整治启动;万河整治完成355公里;黑臭河道整治完成20公里。 | 水务局 |
9 | 给排水 | 大众污水处理厂二期、安亭污水处理厂二期建成运营; 80公里二级污水管网建成;伊宁路泵站建成;嘉北水厂前期工作启动。 | 水务局 |
10 | 能源设施 | 南大街、州桥老街、墨玉北路架空线完成入地;5个35千伏变电站和1个220千伏变电站建成运营;嘉定新城天然气门站建设完成。 | 发改委 |
11 | 无线新城 | 新城中心区及嘉定老城区无线网络覆盖。 | 信息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