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既是区城管执法系统“强转树”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区城管执法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全区城管系统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的工作目标,努力查找不足、勇于担当作为,着力加强本区城管执法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
一、着眼关键节点,全面提升队伍建设精细化水平
充分发挥区局对队伍建设的教育、培训、监督、指导职能,进一步巩固提升队伍建设成果,科学谋划新一轮队伍建设重点。
(一)突出基层党的建设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形式,紧紧围绕局中心工作,切实发挥党建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制定年度党建结对工作计划,明确学习任务、联系任务、对接任务,细化落实到各联系小组,确保党建结对工作取得实效。加强队伍作风、纪律建设,进一步完善队伍监督管理机制,开展“百日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实施制度规范执行情况专项监督检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六责联动”机制,抓好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不断扩大意识形态工作覆盖面。
(二)突出职业道德建设
在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等工作中注重灌输“崇法善治、公正清廉、忠诚为民、砥砺奋进”16字城管职业精神。建立和健全城管职业道德制度机制,全面规范和约束执法队员职业道德行为,提高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强化舆论引导,树立一批先进典型,积极营造和优化系统内职业道德建设环境。
(三)突出专业能力建设
推进分层分类精准培养。继续深入推进“队长工程”和骨干人才培养,开展好新队员实训工作,加大执法队员轮岗交流力度。着力提升培训实效。推行“中队小教员”计划。抓好抓实全员培训、法制业务培训、“讲师团”等常规培训工作,做好新增执法事项对接、培训工作。开展应知应会知识抽考,推进“有训有考”的培训闭环管理机制。开展案件辩论、案件质证等新形式的执法业务技能大比武活动,树立一批办案领域的典型、标杆。优化、充实师资力量。探索同高校、律所等单位战略合作,发掘优秀讲师,健全师资名录。
二、着眼主业支点,全面提升执法办案精细化水平
(一)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一是研究制定城管系统法制建设规划实施意见。明确法制建设中、长期规划,科学化、系统化推进城管系统法制建设。二是完善执法流程方面的制度机制。强化落实重大、疑难执法案件跟踪指导和研判机制。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镇级层面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和集体讨论工作流程。完善立案、结案相关制度,规范案件处置流程。三是完善执法支撑方面的制度机制。完善与城运中心联动机制,落实街镇与区域城运中心对接工作,积极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系统。落实执法数据与管理部门信息的定期交换互通,协调多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和整治。完善行刑对接、行司对接机制,制定和完善司法强制执行申请、案件线索移交等执法后续工作的制度和措施。加强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接,完善住宅类违法行为的征信措施和执法案件公示制度。
四是完善执法指导方面的制度机制。继续强化办案指导,深挖精品、典型案例,提升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优化案件评查规则,拓展案件评查形式,合理有效运用好案件质量评查结果。加强对前期完成的执法全纪录过程教学片、执法常用案由梳理等成果的应用,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
(二)加大监督考核力度
精确跟踪全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完善重点工作月度、季度跟踪、汇报制度。继续强化督查督办工作,优化实效考核分设置,改进督察方式,增设交叉督察和联合督察,提升督察监督力度。进一步利用第三方评估等途径,强化对执法办案、整治实效的测评和监督。
(三)有序推进专项治理
一是持续巩固违建治理成效。做好无违建街镇的创建、抽查、复评工作。强化无证建筑数据库管理,全面规范并推进自用居住类存量违建注记和解注工作,力争数据库内注记率达100%。进一步完善“三个一”工作机制,加强新增违建处置的检查、考核、问责力度,确保新增违法建筑“零增长”。二是强化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工作。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日常双随机检查、重点点位场所执法检查和多部门联合检查工作。针对废弃油脂收运方面存在垄断专营企业清运不及时、清运程序不合规等问题,进一步加强与管理部门沟通,强化对专营企业监管、约束。三是加大建筑垃圾和渣土整治力度。针对建筑垃圾和渣土车整治协调性不足、建筑垃圾末端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加强与街镇、相关管理部门沟通、联动,提升整治实效。四是巩固住宅小区环境整治成果。进一步解决好小区内破坏房屋承重结构、违法搭建、改变物业使用性质等群众关注度高的突出难点问题。五是推进新增执法事项治理。有序推进房屋管理领域170项及文明施工领域23项新增执法事项治理。
(四)强化信息技术支撑
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违法证据的发现、采集、利用机制,推动开展“非接触性执法”,推进互联网+的执法办案模式。继续推动勤务APP的规范使用,优化系统功能,提升勤务APP的实用性。充分运用上海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卫片比对、无人机、新增违建巡查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全面遏制违法建设。全面推进新网上办案系统的运用,提升执法智能化水平。
三、着眼群众痛点,全面提升为民服务精细化水平
(一)在诉求处置中体现为民服务理念
一是加强对投诉问题分析。对投诉问题类别、成因、处置反馈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不同类别、不同性质问题的长效解决机制。二是加强投诉处置力度。推动局班子成员定期到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开展调研,建立局班子领导夏令热线期间到局指挥中心接听热线制度,实时掌握、处置群众投诉热点、难点问题。持续强化和完善“诉转案”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应立尽立”的工作要求。三是加强投诉处置监督考核工作。针对重复投诉等难点问题,探索实行局领导挂牌督办制度。优化投诉处置考核方式,提升考核的精准性。
(二)在执法活动中体现为民服务理念
一是在执法活动中把普法做实。进一步规范执法文书答询内容,将普法贯串于日常执法过程,提升普法精准性。二是在勤务安排上要更加便民利民。探索建立勤务日志数据与队员绩效考核和个人积分挂钩机制。通过加强勤务工作与督查督办、投诉处置等工作对接,不断提升勤务提示的精准性和处置效率,着力实现“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的执法与服务目标。三是进一步发挥社区工作室作用。充分发挥城管社区工作室在推动社区环境综合整治中的作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强化源头管理。学习、借鉴先进城管社区工作室服务模式,总结经验并在全区推广。
(三)在宣传工作中体现为民服务理念
一是进一步提升宣传的针对性。着重围绕重点整治、法律知识、队伍形象开展宣传,争取群众在更大范围、更大力度上理解、支持城管工作,为城管执法营造良好氛围。二是进一步打造好宣传阵地。提升官网官微的受众面和信息质量,开展信息员培训,完善“上海嘉定城管”微信编辑部运作模式,打造嘉定城管官微2.0版,以推出群众更易接受、更加喜闻乐见的信息宣传为目标。三是进一步打造好宣传品牌。重点围绕7.15公众开放日活动,细分受众群体,持续拓展城管进校园覆盖面,探索进企业、进楼宇开展城管执法宣传。做好城管执法体制改革五周年成果展示宣传工作,以开展队列会操、先进人物评选、执法实效展示等途径,着力宣传好体制改革后嘉定城管队伍的新形象、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