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案例解读: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家庭医生能给你哪些获得感?
发布日期:2020-07-16

上海正在构建更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向着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的目标努力迈进。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层面,上海着力优化完善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1+1+1”签约服务的分级诊疗制度,满足多层次、个性化、高品质的医疗需求。目前已累计签约超过770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400万。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做好签约对象的“健康顾问”,让人民群众更有健康获得感?

自新冠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嘉定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家庭医生们纷纷当起了“宣传兵”“守护者”“守门人”角色。


出行不便如何换药?

“医生,我们去不了医院,请侬帮帮吾伲俩个老人……”

6月15日,嘉定区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姚其军接到一个求助电话,电话那头是签约对象秦老伯。

原来,秦老伯的老伴右下肢受伤,又到了换药的时间,可是天下着大雨,加上自己腰椎手术后正处于康复期,这让老两口犯了难,于是试着向签约的家庭医生求助。

“老伯伯,你别着急,我马上安排,你们在家等就好了。”

姚其军医生在安抚老人后,全然不顾雨大,很快与团队护士夏卉、王晖冒雨赶到了老伯家中,在详细查看伤口、评估病情后,消毒、清洗、换药一气呵成。临走时还不忘反反复复地叮嘱老人有关伤口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554fc994e2384bf8850ceb415623551d.jpg

类似的小事在社区并不鲜见,但对于家庭医生们来说,签约居民的事就是大事。为了照顾腿脚不便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能够“有药吃、按时吃”,家庭医生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挤出时间为有急需的签约居民提供志愿帮助,贴心暖意的服务使患者与家庭医生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医疗废物怎么扔?

另一方面,随着垃圾分类的不断细化,医疗废弃物的处置,也逐渐引起了居民的重视。

“在家自测血糖产生的垃圾怎么扔?可以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吗?是否有安全隐患?”

针对群众的疑问,嘉定区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居民需求,开展居民居家自助健康检测医疗废物周期性回收项目——由家庭医生团队向签约病人发放医疗废物回收盒,并逐一做好登记,使用一段时间后,定期上门进行回收、保存、统一处理,做到医疗废物专项回收。

b2d6af012fd0490f8dd54b7e8d86b205.png

小小回收盒,解决了居民日常医废垃圾处理烦恼,方便又卫生,一经推出便受到居民的欢迎与好评。


体检报告怎么看?

老年人健康体检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嘉定区政府实事项目之一。今年,在常规体格检查及肝功能、肾功能、B超、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的基础上,新增了三项血液标本的检测指标。

面对一项项专业的描述、一组组数据,尤其是体检报告中一个个上上下下的箭头,居民们表示“看不懂”。

各街镇高度重视体检后续服务,家庭医生通过进社区等多种途径,对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开展全方位健康指导。对体检异常的老年人在做好复查的基础上,提供有效的就医指导服务,并做好跟踪、随访工作。

“还好发现得早,真是多亏了这次体检!”

家住南翔东社区的程老伯,平日里身体一直很好,也很少去医院,更别说是体检了。这次体检,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动过缓。

已与签约家庭医生王睿建立起良好关系的他,听从了王医生让他去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的建议,被明确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并接受了早期治疗。 

确诊后,他与王睿的联系更多了。

到了年纪,还真是要听听家庭医生的话做体检,有病及时发现。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后,就像有了健康管家……

每每说起这次体检,以及治疗的过程,老伯总有着说不完的话。

ab10dc2146774d3690b3a1300d4ff4e6.jpg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为了服务好签约对象,家庭医生们对于“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要长期服用治疗性药物”的门诊慢性病患者,给予最多一次性可开具三个月用量的药品的便利,并提供电话咨询、上门服务和代配药服务,实实在在地解决了老人出门,配药的不便。

此外,运用互联网+技术,依托健康云APP、微信等平台,居民还可以享受健康咨询、在线挂号就诊、药品快递到家等多项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策留言板

政策留言板只接受对本页(该条)政策的咨询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