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文件
关于印发《2012年上海市嘉定区科技和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 引 号: WA8201000-2012-001 主题分类: 区政府委办局
发布机构: 区科委 发文日期: 2012-03-28
名 称: 关于印发《2012年上海市嘉定区科技和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 号: 嘉科〔2012〕1号 公开类型: 主动公开
公开属性: 全部公开 公开期限: 长期公开
机关各科室,下属各事业单位:
《2012年上海市嘉定区科技和信息化工作要点》已经领导班子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嘉定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2012年上海市嘉定区科技和信息化工作要点
 
2012年是推进“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全区科技和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新一届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支撑转型发展为主线,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突破口,以惠及民生为本质要求,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城实力,进一步丰富科技城内涵,全力推动科技和信息化工作取得新发展,为全区科学发展贡献力量。着力深化以下十项重点工作。
1、加快推动院所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上海物联网中心二期、中电科上海信息产业园、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等项目尽早启动。推动院所沟通机制常态化、领域多元化、渠道信息化建设,寻求更多院所服务与地方经济建设结合点。积极推进复旦大学嘉定产业园、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基地及中科院在嘉定产业化基地启动。
2、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着力凸显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医疗装备、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新能源汽车方面,充分发挥汽车产业领先发展优势,深化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搭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开展新能源汽车数据库设计平台、新能源汽车碰撞测试平台技术等应用研究与产业化生产;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聚焦物联网、云计算、基础软件、电子商务等,搭建交流平台,推进产业共赢,营造产业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积极引导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加快产业转型发展;高端医疗装备方面,强化与育成中心的沟通与合作,加快联影医疗、质子刀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深化基因检测、高血压治疗仪等新兴项目的培育;智能电网方面,以“智能电网关键技术与装备”重大项目为依托,重点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和应用、钠硫电池等关键产品设计技术与应用等研究和相关成果的推广应用。在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要强化产学研用联动,项目率先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初创产品规模化以及成熟产品集成化应用。
3、着力合作项目的深化和落实。争取市科委、中科院上海分院等单位对科博会内容的进一步升级和充实,拓展“海智杯”全球华人创新创业项目大奖赛、车联网高峰论坛等全市影响性的内容,科技成果对接项目同比增长10%。寻求中科院上海分院与菊园创新CBD建设的结合点,推动中科院上海分院生产性服务业项目集聚。继续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三十”计划和“市级奖励成果转化”深入实施,力争项目过十、产值近十亿目标。发挥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人力资源优势,探索产学研项目跟踪反馈机制,逐步建立科技创新信息库,推动产学研体系实体化运作。
4、强化张江嘉定园政策辐射效应。健全嘉定园扩区后的服务和管理模式,建立机构、明确人员职责与管理体系,逐步理顺统计、宣传、考核、激励等多方面工作机制,充实凝聚张江政策,利用张江专项资金、股权激励、新三板试验等独有的政策资源、服务资源,拓展提升张江政策辐射面及绩效,做好新一轮张江扩区调研及筹备工作。
5、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市、区三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各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到8家以上,强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对私营经济城招商指导服务。以法人信息库为基础,建设联通本区企事业单位(个人)、各街镇科技部门、区科委三方的科技服务信息系统,为科技项目申报主体提供公平、公开和便捷的科技服务。认真落实市、区两级科技产业配套政策,研究制定大型仪器设施使用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科技产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基金效应,推动资本、科技与产业的有机融合。加强技术交易和产权交易市场的服务,鼓励各类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集聚,扩大各类天使投资资金规模并引导其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产业联盟的作用,促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电网等产业发展。
6、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培育。重点扶持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120项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5家以上,复审高新技术企业64家,力争复审合格率达到95%以上,使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380家。新增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10家以上,使我区的市级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总数超过80家。争取创新基(资)金项目立项数超过80项,评审认定区级科技小巨人企业15家以上。加强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培育若干家专利示范企业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力争专利申请量达4400件,专利授权量达3000件。
7、加快“智慧城市”示范应用。加强组织保障和规划定位。建立嘉定区“智慧城市”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嘉定区“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落实“智慧城市”建设保障措施。加快推进“光纤到户”建设、无线网络深度覆盖和移动通信基站集约化建设等工作,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动运营管理中心及城域网、驻地网和信息平台建设等“智慧城市”核心项目建设。以嘉定新城核心区为我区“智慧城市”先行先试区,逐步涵盖城市管理、工业信息化、安全防范、环境保护、百姓生活、交通疏导、医疗服务、商贸物流等领域,探索形成“统一规划、分步建设、集中管理、商业运营”的建设模式。
8、深化电子政务信息技术应用和渗透。提升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全面实现三级光纤网络全覆盖,规范电子政务分级管理模式,实施区电子政务平台三期应用,实现全天候电子政务环境。优化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能级,融合跨区域联动、跨部门协同的业务模式,全面推进我区联勤工作信息系统优化升级工作。实施科技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信息系统共享平台建设,实现区级审批平台和相关市级条线系统的业务数据交换。拓展政府网站功能。认真推进政府类网站的规范与整合工作,以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契机,深化在线办事系统平台各栏目建设,探索推进企业、市民网上办事一网式,加强政民互动,丰富“区长在线话嘉定”形式,拓展网络问政功能。
9、着力实施科技惠民工程。结合“全国科技周”、青少年科普夏令营、“全国科普日”等专题活动,大力开展科学普及,努力提高全区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集聚的优势和星级科普村(居委)的示范效应,创新工作机制,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引导创建太太乐企业创建市科普教育基地,力争在市级层面的各类科普专项创、评比和科普活动竞赛中争创佳绩。年内完成区科学技术协会的换届工作。规范区科协所属学会协会的管理工作,指导帮助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策划筹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符的新型学会组织。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活动。加强地震观测站点的建设,提高地震监测预警整体能力。
10、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依法行政,强化服务,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学习,强化业务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不断提升服务大局的业务水平;规范管理,狠抓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推进长效管理,规范机关工作程序,提升行政效能。

政策留言板

政策留言板只接受对本页(该条)政策的咨询和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