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道,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民政机构,局属各单位: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和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嘉定民政工作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继续紧紧围绕“社会发展市郊领先”奋斗目标,有序实施区局合作协议,加强和改善民生,落实、深化为民服务举措,创新创优,充分发挥在民生保障中的“兜底作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和文化建设中的“载体作用”,深入建设现代民政示范区。
一、加大社会救助帮困公开力度,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1、推行医疗救助“实时结算”。进一步巩固医疗救助联动机制,提升医疗救助水平。上半年在安亭镇、区精神卫生中心试点推行医疗救助“实时结算”,下半年在全区一、二级医院逐步推广。通过减免住院押金,医疗救助“网上结算、同步操作”等措施,提高医疗救助的及时性。
2、加大救助帮困资金监管。将支内回沪帮困补助、重残无业和部分社会互助类项目纳入区纪委网络监察系统,提高救助资金网络监管系统的使用率和知晓度。针对少数村居委救助资金发放使用不规范、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切实加强日常救助资金使用情况监管和网络公开公示工作。在城镇低保中引入市民收入核对机制,提高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率。
3、试行社会募捐款项公开。对用于困难对象帮扶、老年人帮困等各类接收的社会募捐款的筹集依据、数量和使用情况进行公开试点,逐步形成长效规范的公开公示机制。
4、开展社区综合减灾防灾工作。继续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以“5.12防灾减灾日”等重要活动日为契机,开展集中宣传活动;推动灾害信息员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工作常态化;加强与区民防办、区气象局的协作沟通,共同推进民众防护进楼组、进家庭活动。
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5、加强养老实事项目建设管理。推进新增200张养老床位、新建或改扩建10家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和新建1家社区老年人助餐点等实事项目。筹建嘉定区第一社会福利院,力争在年底前开工,重点解决失智、失能老年人收养问题。继续实施对社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的运作补贴,加强老年活动室建设管理,推动社区开展标准化老年活动室星级达标活动。
6、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助老工作标准化管理,年内完成9000名服务对象指标。完善养老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初步形成覆盖全区、与市联网的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网络。继续在6个街镇推进本市户籍人员居住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
7、完善各项老年人保障措施。认真落实《嘉定区老年人优待意见》。进一步推进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和工作人员人身意外险的投保工作,完善各项工作措施,使养老机构运行更加规范有序。继续推进“银发无忧”保障工作,逐步完善集意外伤害和伤残等为一体的老年人综合保障项目。
8、推进现代科技在为老服务中的应用。继续以高龄、病残、独居、失智老年人为重点,为部分老年人家庭安装紧急援助系统。推进现代科技在为老服务中的应用,试点为独居老人、失智老人安装紧急呼叫装置。
三、围绕双拥工作要求,开展新一轮创建活动
9、深化双拥创建工作。启动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创建,以元旦、春节、八一等重要节日为契机,做好全区双拥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建军85周年主题活动,加强国防双拥知识宣传。继续做好实事拥军,深化军民共建和“科技拥军”、“智力拥军”、“文化拥军”、“医疗卫生拥军”等活动,不断丰富双拥活动内容。
10、加强双拥文化建设。以双拥文化建设为抓手,推动新一轮双拥创建。发挥双拥工作特有文化优势,以“文艺轻骑兵”等形式,开展“双拥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宣传嘉定优秀双拥文化,汇聚军民,服务军地发展。
11、拓展军民共建活动。以军民共建先进集体评选表彰为抓手,进一步拓展“两新”组织双拥共建的广度和深度,推进社会化拥军工作,推动军地融合式发展。
12、探索优抚政策城乡一体化。逐步拓展优抚政策的保障范围,探索完善在乡老退伍军人关心、补助工作。落实优抚对象医疗、临时困难补助和农村退伍军人生活补助等工作。深化以居家养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优抚综合服务项目,完善优抚社工队伍建设。做好复退军人稳定工作。
13、做好新形势下的退伍安置工作。根据新修订的《兵役法》、国务院《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和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本市征兵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法规政策,研究、调整本区退伍安置工作。认真做好军队退役、离退休人员的接收安置、教育培训和关心服务工作。加大退伍安置法规政策的宣传和就业推介服务。
四、深化社区服务,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4、依法指导村(居)委会换届选举。针对城市化进程对换届选举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调研,寻求解决办法。进行选举法规政策宣传、培训,依法、规范、有序指导村(居)委开展换届选举。提高换届选举民主水平,村委会“大海选”率力争达到90%以上,居委会直选率达到95%以上(其中“大海选”率达30%以上),有条件的村(居)委在选举中引入竞选机制;提倡通过投票选举方式产生村民组长、村民代表;确保妇女在村(居)委会成员和村(居)民代表中的比例。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外来人口社区管理,探索新村民委员会运行管理机制。
15、扩大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建设。完成2个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根据社区居民实际生活需求,设置各类生活服务项目,每个中心总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服务项目不少于10项。
16、加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进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服务规范、服务项目和标志标识等“五个统一”,逐力推进“全年无休”,逐步实现“一口受理、全区通办”。
17、健全政府购买公益项目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公益项目招投标工作,统筹指导街镇、部门做好公益项目的立项申报及招投标工作。加强对已实施项目的监管,开展项目中期、终期验收。研究健全政府购买公益项目体系,推动社会组织更好地实施公益项目,服务社会。
五、完善配套扶持政策,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18、加大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探索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搭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平台。根据《关于加强本区社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嘉定区促进社会组织发展财政资金扶持试行办法》等若干配套政策,通过资金扶持、项目运作、人才培养、孵化培育、便利服务等方式手段,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力度。
19、培育发展新型社会组织。加大对行业性社团组织的培育,发展以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为目的、从事社区民生服务、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社会组织。进一步加大本区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和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
20、开展社会团体自律与诚信建设试点。根据《关于开展社会团体自律与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按照“试点先行”的原则,在全区企业协会中开展自律与诚信建设,并及时总结推广。
21、组织实施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估。全面启动本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估工作。成立“嘉定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估委员会”,设立评估委员会办公室,组建评估专家组,召开评估活动动员部署会,从2012年7月起受理社会组织评估申请。
六、加强专项事务管理,提升民政管理服务水平
22、创建平安边界和撰写政区大典。开展边界联检,召开界线管理与平安边界联席会议,化解边界矛盾纠纷,维护和谐稳定的边界环境。开展《政区大典—上海分卷》嘉定部分编纂工作,完成区级词条3万字,街镇词条2000字。
23、做好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根据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三峡工程库区农村淹没土地新增补偿资金使用实施工作的通知》(国三峡办发规字[2011]83号)精神和移民稳定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及时与市、区有关部门沟通,按照市有关规定做好移民稳定工作。发挥区移民后扶项目联席会议作用,拓展后扶项目领域,加强项目质量和资金使用监管。继续做好困难移民家庭帮扶工作,开展移民干部政策法规培训和移民劳动技能培训。
24、加强福利企业扶持管理。贯彻落实《嘉定区关于稳定和促进残疾人劳动就业的暂行办法》,促进福利企业稳定发展。新办3户福利企业和新增就业残疾职工50人。继续创建示范福利企业基地,将示范福利企业基地扩大到4家,加强宣传引导,扩大示范效应。
25、深化“贴心”殡仪服务和平安祭扫工作。深化“贴心”殡仪服务,推进现代殡葬改革。落实惠民政策,积极发挥“二万五工程”作用,扩大低收入群体帮困济丧覆盖面,推行殡仪商品让利惠民举措,有效实施免费殡仪基本服务项目,切实解决居民“治丧难”问题。完善联动机制,确保清明冬至祭扫安全有序。
26、完善规范婚姻(收养)登记服务。加强婚姻(收养)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落实为民服务措施。做好日常、重大节日、特殊日子的婚姻(收养)登记工作。
27、推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开展第二批经济适用房申请对象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继续对廉租住房家庭可支配收入及财产进行核对。
28、持续开展救助管理工作。做好日常救助管理的同时,加强与公安、城管部门的协作,积极开展“三合一”联动专项集中救助,努力实现重点街区基本无流浪乞讨现象,街面流浪乞讨现象明显减少。
29、规范发展福利彩票销售。新建中福在线销售厅1家,新增销售网点15-20家,组织3场即开票集中销售活动。继续推进销售网点规范化建设。组织销售员全员集中培训,提高销售服务水平。
七、加强民政文化建设,提升民政队伍形象
30、做好新一轮文明创建工作。以市、区城市文明指数测评工作为抓手,结合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和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塑造民政窗口良好形象。
31、深化民政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以民政志愿“七彩连心桥”服务品牌为依托,深入开展双拥、救助、助老、殡葬、婚姻等志愿服务,用爱心搭建民政和民众的“连心桥”。
32、开展民政文化建设活动。将民政文化建设融入到各项民政工作中,开展民政文化活动,发挥民政文化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孝亲敬老传统美德、扶危济困慈善理念、文明健康婚姻新习俗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塑造民政队伍“为民、务实、创新、奉献”形象,引领民政工作前进方向、凝聚民政事业发展力量。
33、加强基层民政干部培训。结合民政工作,对基层民政干部进行多种形式的民政业务知识和有关政策学习培训,提高基层民政队伍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八、关心援外干部,支持援青工作
34、持续做好援青工作。根据区有关要求,继续做好援青干部的关心支持工作。年内组团赴青海慰问,支持援外工作。对援外干部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和生活上照顾。
附件:《2012年嘉定区民政工作重点项目安排表》
上海市嘉定区民政局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日
2012年嘉定区民政工作重点项目安排表
序号
|
项 目
|
责任人
|
牵头单位(部门)
|
实施时间
|
1
|
指导村居委换届选举工作
|
沈浩平
|
基政科
|
2-8月
|
2
|
启动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创建,开展庆祝建军85周年主题活动
|
刘 韬
|
双拥办
|
全 年
|
3
|
新增200张养老床位、新建或改扩建10家标准化老年活动室、新建1家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和筹建嘉定区第一社会福利院
|
刘 浩
|
老龄科
|
全 年
|
4
|
出台加强社会组织建设配套文件
|
沈浩平
|
社团局
|
全 年
|
5
|
推动实施医疗救助实时结算
|
李广奇
|
社会科
|
全 年
|
6
|
实施免费殡仪基本服务项目
|
王 伟
|
殡管所
|
全 年
|
7
|
完成2个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建设
|
沈浩平
|
基政科
|
全 年
|
8
|
开展第二批经济适用房申请对象经济状况核对工作
|
李广奇
|
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
根据市安排
|
9
|
编撰《区政大典-上海分卷》嘉定部分
|
沈浩平
|
基政科
|
2-6月
|
10
|
加强基层民政干部培训
|
沈浩平
|
相关科室
|
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