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体育局文件
2012年嘉定区体育局工作计划
索 引 号: WC4201000-2012-002 主题分类: 区政府委办局
发布机构: 区体育局 发文日期: 2012-01-19
名 称: 2012年嘉定区体育局工作计划
文 号: 嘉体[2012]4号 公开类型: 主动公开
公开属性: 全部公开 公开期限: 长期公开

 

2012年是奥运年,也是全区上下全面推进“十二五”规划建设,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年。我们将以创建“体育强区”为目标,坚持体育是民生的理念,推动体育转型发展。大力推进以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主、活动、团队、指导、宣传等互动发展的全民健身要素建设,积极完善由规模向规模质量方向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项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体育在嘉定新一轮发展中的作用。
一、深化全民健身要素建设,推动全民健身转型发展。
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嘉定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为契机,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要素建设,通过“设施、活动、团队、指导、宣传”等方面互动发展,挖掘资源,统筹协调,推动我区全民健身深入发展。
(一)大力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开放管理水平。
根据“十二五”规划“优化配置,合理布局、分级实施”的原则,大力推进嘉定体育馆(新馆)建设,计划2月开工新建,并制定运作和管理方案。开展嘉定体育中心改扩建工程前期调研,形成规划方案。进一步完善我区区、镇、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推进公园绿地体育设施、新城及新建大型居住区体育配套设施、街镇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社区体育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和布点,扩大体育用地。推进百姓系列工程建设,年内,新建百姓健身步道3条以上、百姓健身房4个。
同时,按照“属地管理、行业指导”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体育场所的开放管理。完善开放管理机制,推出各项便民措施;加强设施检查力度,及时做好体育设施维修;探索新建百姓工程尤其是百姓健身房开放管理机制,树立开放管理典型;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实施“灯光工程”和“分隔工程”,挖掘开放条件;建立体育设施电子档案和服务网络,扩大“全民健身一卡通”服务网点,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体育场地的开放服务水平。
(二)开展大众化、广覆盖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
继续发挥体育赛事活动带动全民健身发展的作用,转变参赛队伍的组织形式,从以往以行政区域组队为主转为以基层村、居委、企事业单位组队为主,提高群众体育活动的参与率。
1、重点推进职工体育健身。在2011年成功举办区第一届企业运动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企业职工健身。会同区总工会不断为企业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骨干,动员和协助企业因地制宜地开展企业内部健身活动及运动会,广泛地在各个层面发展职工健身团队和体育社团,同时,借助区迎春长跑、千人跳踢、万人广播操、龙舟、节假日活动等全民健身活动,搭建企业展示交流平台,培育企业体育氛围。此外,会同区总工会共同推进“第九套广播体操”培训进企业工作,协助企业建立“一企一操”,“一企一队”,“一企一会”,“一企一赛”,充分发挥体育凝聚职工人心,提升企业文化的作用,并积极申报创建职工健身示范基地,抓好典型,树立典范。
2、举办嘉定区第三届龙舟赛。端午龙舟赛是我区一项颇具影响力的传统品牌赛事,6月端午期间将继续在菊园新区横沥河举办此项赛事。我们将完善方案、精心组织,扩大参赛人群,动员企业、社会团体等参与比赛,使这一传统赛事更加深入群众。
3、举办嘉定区第二届老年人运动会。根据每年举办一次主题运动会的工作机制,4-6月举办嘉定区第二届老年人运动会,运动会将以“项目大众化、参与多样化”为宗旨,做到比赛公正、服务到位、宣传有力,使运动会不仅成为老年人展示风采的盛会,更能进一步激起区内各个人群参与全民健身的热情。
4、参加全国第七届农运会、上海市市民运动会等赛事活动。
9月,我区将组队参加在河南南阳举行的全国第七届农运会 田径、武术项目的比赛。我们将认真做好选拔和训练指导工作,力争在比赛中赛出风格、赛出水平。此外,做好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世界著名在华企业健身大赛、上海市职工体育大联赛等市级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参赛和承办工作,文明参赛,展示风采。
5、继续开展各类节点特色活动。继续以全民健身节、健身日、节假日等为节点,举办嘉定区元旦万人健身跑、春节冬泳、8月8日千人跳踢等传统品牌赛事,以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深化“全民健身365”理念,营造健康、和谐的健身氛围。
(三)加强社会体育组织和队伍建设。
1、加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建设与管理。制定并推行《嘉定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管理办法》,开展真新、嘉定镇街镇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全民健身社会化服务”项目先行先试工作。“十二五”期间,按每5万人配备1-2名专职志愿者,逐步引导俱乐部建立管理人员、账户、经费三独立的实体化运作机制,培育形成以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为主体,社区体育指导站、健身团队、体育骨干为依托,全民健身组织管理、设施开放、培训活动等多功能一体化,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现代社区体育结构和新型社区体育服务管理体系。
2、壮大健身团队数量。重点发展职工健身团队和体育社团,力争实现10人以上健身团队每万人10支以上;推进“一镇一品”特色项目培育工作,继续扶持1-2个发展成熟、队伍稳定的街镇特色健身项目。
3、完善体育(全民健身)志愿者管理机制。
以“属地管理、行业指导、注册登记”为原则,制定并推行《嘉定区体育(全民健身)志愿者管理办法》。建立体育(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信息库,实行分类、注册管理,规范体育(全民健身)志愿者招募、培训、服务、评比等工作流程,推进体育(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建设。
将社会体育指导员纳入体育(全民健身)志愿者系统进行管理,开展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专项指导员轮训,将指导培训延伸至机关、企事业单位,逐步实现区内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占我区常住人口的1.5‰。
4、推进全民健身技能培训基地和裁判员培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技能培训基地硬件设施建设,从街镇、学校、社会中选拔培养全民健身培训师资团队。理顺全年培训计划,在不断完善原有培训班的基础上,积极“走出去”,开展宣传、培训、咨询为一体的培训工作。推进裁判员基地的建设,加强裁判员的管理,积极与有关部门合作,结合区级赛事,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裁判员。推荐骨干参与市级各类赛事的裁判工作,培养一级以上裁判员,提高我区的竞赛组织水平。
(四)深化科学健身指导,提高体育锻炼指导水平。
1、认真做好体质测试和科学健身指导工作。根据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嘉定区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国家级)试点各项工作。实行嘉定区市民体质监测指导中心功能改造,完善硬件配置;健全体质测试网络,组织开展管理团队培训,提升管理水平;开展市民体质测试活动,年内完成常住人口3‰的测试目标,与教育局共同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指导群众科学健身。
2、深化开展运动干预工作。一是纵向推动糖尿病运动干预工作深入开展。按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建立糖尿病运动干预工作基地1-2个,引导街镇开展扩点推广工作,实现糖尿病患者从被动干预到主动参与的转变。会同区卫生部门共同制定和完善糖尿病运动干预培训、指导、评估考核等工作机制。二是横向丰富运动干预项目。在总结糖尿病运动干预经验的基础上,将运动干预工作逐步向增强体质、干预高血压、肥胖等领域拓展,扩大科学健身指导的受益人群。
二、加强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推进业余训练新一轮发展。
根据《嘉定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四年行动计划》,以“上项目、上规模、上水平、提高成材率”为工作方针,坚持“保持优势项目、发展重点项目、培育后备项目”的办训理念。在发展和巩固现有布局规模的基础上,着重加强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为我区业余训练新一轮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优化业余训练项目布局,推进项目衔接和发展。
1、项目调整方面。继续保持摔跤、柔道等重竞技优势项目,发展田径、水上、击剑、游泳等重点项目,培育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等后备项目,进一步推动乒乓球、手球、射击、射箭等项目的发展。同时,结合《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中“每个学生要掌握2项体育技能”的规定,大力发展广大青少年学生终身受益的项目。
2、项目布局方面。在原有训练布局的基础上,结合布点项目学校考核评估,以及对基层学校的有效指导,再吸纳4—5所初级中学和3—4所小学为体育项目布点学校,申报1—2所市级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和1所市办二线学校,确保各级训练阶段的有效衔接和项目发展的连贯性。
(二)加强科学管理,完善训练机制。
1、强化科学选材与训练。科学选材和科学训练是培养运动员成才的重要环节。2012年,我们将建立“训科医”小组和选材小组,通过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提供选材数据和外聘市有关专家作为选材技术顾问相结合的形式,依托我区现有的运动员指标测定仪器进行有效的科学选材。加强训练监督与阶段性评估,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训练质量,为我区业余训练提升训练水平和提高运动员成才率奠定基础。
2、加强运动员的跟踪管理和梯队建设。增进纵向和横向沟通,及时了解输送运动员和外省市联办运动员的动态。制定优秀运动员跟踪方案,明确训练管理部门、训练单位和相关教练员的分工,各司其职地做好输送二线运动员和一线以及一线集训运动员的跟踪工作,关注我区运动员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的备战情况,及时了解情况,妥善解决问题,争取我区运动员在本届全运会上取得突破。同时,注重各项目梯队建设,掌握运动员尤其是重点运动员的情况,建立业余训练数据库,完善教练员和运动员基本数据和档案管理,为业余训练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提升教练员带训水平。在完善现有项目中心组的基础上,推进游泳、乒乓球等项目中心组的组建;筹备嘉定区优秀教练员工作室,带动全区业余训练向纵深发展;将基层带训体育教师教练员培训纳入教师240培训计划,开设2个项目(田径、篮球)的专项培训课程;加强外聘教练员和双师型教练员的管理,实行每月例会制度,并进行专题研讨活动;建立和完善教练员的目标管理体系、训练监控体系和效益评估体系,不断提高我区教练员的整体带训水平。
4、加大布点项目学校督训力度。制定《嘉定区布点学校季度考核办法》,实施布点项目学校季度考核制度,加大对各项目的督训力度;建立嘉定业训简报制度,由布点项目学校每月上报训练简讯,训练管理部门整理汇总后定期发至各学校,不断推动各布点项目的交流和发展。
(三)广泛发动,积极组织,努力完成各项赛事。认真组织好各项区级青少年比赛,配合区教育局组队参加上海市学生运动会。在认真总结2011年上海市青少年十项系列赛的基础上,完成2012年上海市青少年十项系列赛的各项比赛任务,并保持市郊领先地位。继续承办好上海市青少年十项系列赛羽毛球比赛,力争将该项赛事打造成我区品牌赛事。
三、提高体育产业、信息化服务和宣传工作力度。
加强体育彩票管理,进一步扩大网点、加强体彩公益宣传,提升体育彩票的服务水平,保持体彩销量逐年递增。同时,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等,推动体育本体产业发展,增加体育本体收入占整个经营收入的比例,促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全民健身、业余训练等各项体育工作协调发展。
升级嘉定区全民健身管理系统功能。进一步优化、调整“全民健身一卡通”软硬件设施,提高系统的操作性。扩大“一卡通”联网场馆布点范围,增发“全民健身卡”5000张,方便群众参与健身。搭建嘉定区体育(全民健身)志愿者管理系统,完成业余训练数据库建设,推进体育(全民健身)志愿者、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业训项目的信息化统一管理。改版升级“嘉定体育”网站,拓展网站功能,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体育服务。做好嘉定体育馆(新馆)信息化集成控制系统前期规划,进一步提高体育信息化服务水平。同时,加大嘉定体育的宣传力度,通过嘉定体育网站、报刊、电视等多种渠道宣传嘉定体育,使群众及时了解我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全民健身组织和活动等各类信息,提高体育的知晓率,提升我区的体育文化氛围。
                                      
            二、2012年嘉定区体育局竞赛工作安排表    
 
 
上海市嘉定区体育局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九日

政策留言板

政策留言板只接受对本页(该条)政策的咨询和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