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2012年嘉定区医政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局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2012年嘉定区医政工作要点
2012年嘉定区医政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和上海市医疗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惠民生、强内涵、促发展”的工作目标,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持续、全程地改进医疗质量,落实医改有关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各项医政工作。
一、深入推进医改工作
1、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区妇幼保健院、牙病防治所、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要求做好搬迁工作;嘉定镇街道、马陆镇、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住院服务功能,开设护理病床;论证安亭医院迁建项目;南翔医院着手建设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迎园医院设置舒缓疗护(临终关怀)病房启用10张病床。探索瑞金北院、南翔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联合体建设。
2、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医疗行为合理性评价办公室建设,落实控制医药费工作,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做实九项便民利民措施,重点在家庭病床、老年护理等方面加大力度。区中心医院与马陆镇、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区域心电诊断试点工作。综合医院继续推进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增加临床路径试点专业和试点病种,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
二、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依法执业管理
3、以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推进上海市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行动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沪卫医管〔2011〕023号) 文件为依据,强化医疗机构自管行为,提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依法执业意识,逐步规范辖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在医疗机构建立卫生监督联络员制度。
4、强化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对医疗执业行为的监管。对公立医疗机构实施“自查、巡查、督查、严查”四维监管模式,即医疗机构组织自查并按要求上报结果;卫生监督所制定巡查计划,对医疗机构的执业状况组织全面巡查(飞行检查);根据工作重点,对医疗机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开展专题督查(专项检查);对涉及医疗机构的举报投诉案件、重大医疗事件组织严查。对社会医疗机构加强引导、扶持与规范,制定依法执业若干准则,规范各项医疗执业行为,严肃查处医疗执业过程中的各项违法行为。
三、深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加强和谐医患建设
5、继续开展 “三好一满意”活动(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制定本区活动方案,组织全区督导检查。进一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规范、标准,继续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开展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检查。制定《嘉定区护理事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推进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加强护理服务内涵建设,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加强与司法、公安和街镇等相关部门协调,促进与区医调委沟通,推进人民调解在医患纠纷处理中的作用。
6、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办公室建设。完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管理机制,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审评制度和报告制度。完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管理制度,健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处置预案,定期统计分析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通过医疗质量安全监控系统及时预警、反馈和指导,强化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医疗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7、继续发挥区医学会、卫生工作者协会、区质控组等组织作用,强化第三方职能,引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加强自律,规范执业行为。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提供日常管理保障和行业自律保障。
8、开展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按照上海市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安排,启动区中心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南翔医院、安亭医院、中医医院按照评审标准推进自评工作。
四、加强医学学科和科研建设
9、制定《嘉定区卫生系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指导意见》,加强学科、人才建设。完成第二轮14个重点学科、扶持学科、社区促进项目总结评估,启动第三轮医学学科建设规划和论证;开展三基考试、临床技能比武等活动。
10、落实上海市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学科人才建设项目、区第四批学术技术带头人项目,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
11、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区中心医院试点开展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在上海中山医院全科医生能力评估中心的支持下做好本区全科医生轮训评估;区中医医院建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联合培养点,继续扩大中医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基地建设;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上海医高专教学医院的建设;积极申报、开展国家级和上海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会商区台办于9月份在台湾地区设立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并组织12名全科医生赴台湾地区培训。
12、支持第一批临床医师研究生课程班31名学员做好导师选定和课题推进;委托嘉定区卫生人才培训中心和区中医医院做好嘉定区第一期西医学中医在职培训工作。
五、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13、成立嘉定区中医药发展办公室,设中医专职管理岗位,加强中医药管理组织建设。安亭镇黄渡、马陆镇、外冈镇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进一步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建设,在农村重点推广5-6项中医适宜技术。区中医医院完成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建设基地建设。
14、加强中医青年骨干人才建设。支持和加强对4名入选上海市优秀青年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通过对中医青年骨干进行理论基础学习、临床业务能力、科研素养及科研水平等方面的培养,加强中医人才建设,提升中医服务能力。
15、积极开展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区中医医院争取和建设1项国家级特色专科。区中医医院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
16、积极准备和完成全国农村中医药服务先进单位复审工作;完成“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地区建设任务。
六、全面提升卫生应急工作能力
17、积极创设条件创建全国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城区。以创建全国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城区为抓手,开展卫生应急大练兵活动,继续加强医疗救治队伍建设,加强应急物资设备储备,组织急救技能培训,开展有针对性演练。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部门协调和联防互动机制,全面提升卫生应急工作能力。
18、加强血液管理,保障临床用血安全。落实全区无偿献血工作,加强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和固定自愿无偿献血队伍建设,完善采供血机构质量体系建设,加强质量-安全督导检查工作。论证三级医院落户嘉定后血液募集新方法,健全血液库存预警机制和应对方案,落实紧缺血液制品的贮存、调配制度,推进医疗机构自体输血工作,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和医务人员合理用血。
19、进一步推进院前急救工作。加强医疗救治应急体系建设,完成和启用瑞金北院分站,论证老城区急救分站迁建工作,深化和细化分层次救护模式,确保日常急救服务需求。设立 1辆专用新生儿转运急救车,配备专门设备和做好人员培训,满足危重新生儿的转运需求,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七、完成各项指令性工作和医疗保障任务
20、按照卫生部要求,区中心医院和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上海市试点医疗机构,完成腹膜透析试点工作,通过国家卫生部验收;按照上海市要求,迎园医院加强方便离休干部就医延伸服务工作。
21、积极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形成以精神卫生中心为龙头、12个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的的社区禁毒网络,支持心理咨询师参与信访矛盾化解工作。
22、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双拥、老龄、卫生下乡、学生体检、征兵体检、吸戒毒人员尿检等工作。组织完成近3000名初中预备班学生尿液筛查工作。
23、完成对口支援医疗任务。完成云南迪庆、西藏拉孜、青海果洛等卫生对口交流工作。开展都江堰中兴镇卫生后援建活动,真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都江堰继续开展合作交流、进行新一轮人才培训。
24、做好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新疆喀什地区未就业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来沪培养医疗保障工作、F1医疗保障工作及完成其他指令性医疗保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