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医疗卫生单位;各中小学、幼儿园:
预防近视是全球性的难题,为提升儿童近视预防与控制能力,我区按照市卫生局、市教委、市眼防所相关要求,制订了《嘉定区儿童近视综合防治——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项目实施方案》,现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局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
二○一三年三月十二日
嘉定区儿童近视综合防治——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项目实施方案
预防近视是全球性的难题,为提升儿童近视预防与控制能力,市卫生局将“儿童近视综合防治-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纳入了本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2013年)。为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特制订《嘉定区儿童近视综合防治-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项目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初步建立覆盖全区少年儿童的屈光发育档案体系,提升儿童近视预防与控制能力,探索近视防治适宜技术,减缓儿童近视发病上升趋势。
二、实施对象
全区幼儿园中班、大班儿童及中小学生,按年龄实行分级建档管理。
三、项目内容
按照“一人一档”的原则,实行分级建档管理,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
(一)分级建档管理
一级档案:内容包括视力(裸眼视力,已配镜者戴镜视力)和近视危险因素问卷指标。对象为全区所有公办幼儿园中班、大班儿童和小学、初中、高中生。
二级档案:内容在一级档案的基础上增加电脑小瞳屈光检查。对象为全区所有公办幼儿园中班、大班儿童和小学、初中生。
三级档案:内容在二级档案的基础上增加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检查。对象按35%比例抽取公办幼儿园中班、大班儿童和小学生。
(二)屈光发育档案内容
屈光发育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屈光发育初筛信息和复诊信息。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高、体重、学号、身份证号、所在学校、年级、班级等内容;初筛信息包括裸眼视力、已配镜者戴镜视力和近视危险因素问卷指标、电脑小瞳屈光检查等内容;复诊信息包括初筛中发现需复诊对象,至技术支持医院就诊的相关信息,包括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初筛未检测者)、散瞳屈光、最佳矫正视力、干预措施、其它眼病情况等。进行屈光发育筛查后,由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为学生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手册》。
(三)近视干预
在建档的基础上,试点开展护眼知识普及、行为干预和医学干预等近视防治工作。
四、工作流程
(一)宣传发动
通过各种形式加强项目宣传,重点加强各学校宣传发动,通过发放告家长书、校内宣传、家校互动平台等形式,宣传项目意义和内容,动员学生以及家长支持和配合项目实施。
(二)基本信息采集
发放全市统一的《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手册》,指导学生和家长准确、规范、完整填写相关基本信息。
(三)初筛
结合学生健康体检,由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头组成筛查队伍,进入校园开展视力筛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手册》上。
(四)转诊
各筛查队伍对符合转诊标准的对象开具转诊通知书(屈光发育档案手册第三联),告知家长及时携其至技术支持医院复诊。
(五)复诊
技术支持医院对持转诊通知书和《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手册》的对象,按照技术方案要求,规范开展复诊、治疗和干预,并将有关复诊信息记录在《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手册》上。
(六)近视干预
区疾控中心会同技术支持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近视干预。对已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的儿童进行分档管理,对近视低危者(不易发展为近视),进行集体性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对近视易感者(尚未出现近视但较易发展为近视),给予针对性地用眼环境和用眼卫生指导、适时给予医学干预、加强随访;对已近视者,指导其进行科学屈光矫正以及必要时进行其他医学干预。
(七)随访及档案管理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后续随访,跟踪儿童少年视力和屈光进展以及干预措施执行情况;定期将《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手册》相关信息录入全市统一的屈光档案数据库,由区疾控中心负责数据审核。各学校要做好《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手册》的保管和发放。
五、职责分工
(一)区卫生局
负责项目的管理,保障人力、物资储备,负责与区教育部门的沟通协调,组织各参与单位具体实施,建立转诊协作机制。
(二)区教育局
广泛宣传项目的意义、内容,动员广大学生以及家长支持、参与项目的实施,配合卫生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和相关操作规程、筛查和转诊技术标准、统计汇总、上报等工作制度,负责本项目的宣传、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录入数据审核等。
(四)技术支持医院
为项目筛查提供技术支撑,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学校、幼儿园开展筛查。根据项目要求设立就诊通道,承担初级转诊的诊断治疗业务及复诊的相关检查;并将相关干预情况记录在《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手册》
(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负责辖区内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负责筛查、转诊,资料的收集、录入、上报以及建档和档案管理等工作;组织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参与及组织相关培训。
(六)中小学、幼儿园
准备筛查场所和提供学生基本信息,配合筛查队伍入校(园)开展筛查工作,完善档案的建立;负责问卷调查及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手册的发放,指导家长及学生填写;筛查后将手册反馈予家长,家长签字后交由学校保管。对于视力不良(包括裸眼视力或戴镜视力)的学生,家长阅读签字后,执手册到定点医院复查,复查结束后将手册交予学校保管;配合卫生部门开展爱眼护眼宣教,督促近视学生及家长科学用眼和进一步就诊治疗。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成立由区卫生局、教育局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卫生局、区教育局相关职能科室、单位等成员组成的嘉定区儿童近视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详见附件1),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和具体组织实施;负责项目重大事项决策和协调等。
(二)成立项目专家组
成立由区中心医院、区中医医院、南翔医院、安亭医院等眼科主任组成的区级项目专家组(详见附件2),负责项目的业务咨询、技术支持。
(三)设立项目技术支持医院
确立项目技术支持医院,区中心医院、区中医医院、南翔医院、安亭医院为本区项目技术支持医院。
项目医院应配备有视光学背景的医生或具资质的视光师,必需的检查仪器。按本项目制定的技术方案开展诊疗,接受项目专家组对医疗质量的质控和评估。支持、配合、参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筛查和建档工作,承担区域内视力或屈光可疑异常儿童的复诊工作。配合采集复诊相关信息,归入屈光发育档案管理。
(四)经费来源
区财政落实项目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宣传、筛查档案、问卷调查、数据录入;复诊补贴费;质控、培训、专家指导等;配备光学生物测量仪和电脑验光仪、电子眼压计各3台。
七、进度安排
(一)2012年,项目各项准备工作。
(二)2013年2月,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开展培训,宣传发动。
(三)2013年6月底之前,完成一、二级档案的筛查、建档和干预。
(四)2013年8月底之前,完成已建档档案的数据录入。
(五)2013年11月,完成三级档案的筛查、建档和干预。
(六)2013年11月底之前,完成全部档案的信息录入和核对。
(七)2013年12月,完成项目总结,接受市项目办公室的验收评估。
附件:1、嘉定区儿童近视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嘉定区儿童近视综合防治工作专家组名单
附件1:嘉定区儿童近视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为保障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项目工作顺利实施,经研究,决定成立嘉定区儿童近视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组 长:许文忠(区卫生局副局长)
俞勇彪(区教育局副局长)
组 员:许海蓉(区教育局体卫科艺科科长)
曹葆红(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
张耀华(区卫生局预防保健科科长)
庄 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张燕华(区中心医院书记、副院长)
徐国海(区南翔医院副院长)
管金发(区安亭医院副院长)
苏红梅(区中医医院副院长)
钱春燕(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祝丽芳(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归德兴(徐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汤伟琴(华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徐立新(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杨海波(外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邵海龙(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候惠凤(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陈莉萍(江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陶琼英(真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高雪琴(菊园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朱亚萍(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书记、副主任)
沈捍明(新成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嘉定区儿童屈光发育档案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办公室主任由张耀华同志兼任。
附件2:嘉定区儿童近视综合防治工作专家组名单
为保障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项目工作顺利实施,经研究,决定成立嘉定区儿童近视综合防治工作专家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组 长:董利群(区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
组 员:曹文婕(南翔医院副主任医师)
秦浩芳(区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
宋晓莉(区中医医院主治医师)
朱慧娟(安亭医院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