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卫生局文件
关于印发《2013年嘉定区医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 引 号: WC2202000-2013-004 主题分类: 区政府委办局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2013-04-15
名 称: 关于印发《2013年嘉定区医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 号: 嘉卫医政(2013)12号 公开类型: 主动公开
公开属性: 全部公开 公开期限: 长期公开
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2013年嘉定区医政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局
2013415
 
2013年嘉定区医政工作要点
2013年嘉定区医政工作要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为引领,围绕卫生局“深推医改、强抓管理、彰显特色”的工作目标,积极完成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任务,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持续、全程地改进医疗质量,全面推进各项医政工作。
一、完成公立医院改革各项重点工作
(一)加大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力度
做好安亭医院、中医医院迁建的前期筹备工作,完成嘉定镇街道、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星城分中心、工业区南区分中心、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戬浜分中心的建设,论证真新街道、徐行镇、部分大型居住区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或新建工作;继续加强老年护理、康复等短缺资源配置,在嘉定镇街道、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增设老年护理床位76张和50张,南翔医院增加50张康复床位并加强内涵建设;支持上海嘉华医院、上海安国医院等社会办医力量开设老年护理床位。
(二)完善公立医院外部监管体系
在嘉定区卫生事务管理中心的基础上,整合政府各部门对公立医院的管理要求,成立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中心,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引导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办院方向,促进精细化、专业化管理。
建立医疗服务信息监控平台,运用“制度+科技”手段,实现对公立医院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手术质量、危重患者管理、医疗费用、医疗投诉等医疗服务质量的实时、全程、智能化监管,提升监管能力。
公立医院建立用药评价系统和临床医生处方分析系统,完善用药管理、处方审核制度,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进一步扩大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范围,增加病例数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加大对高额医疗费用、抗菌药物、贵重药品及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的回溯检查力度。
(三)提升公立医院内部质量保证能力
继续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活动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贯彻落实《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2012-2015年)》,大力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完善医院感染监控体系,继续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开展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检查,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继续扩大本区护理服务覆盖面,加强护理服务内涵建设,提高护理质量,确保“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工作成效。全区所有二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和示范病房创建活动。根据《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逐步推进本市护士岗位管理工作。推进延伸护理服务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医院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医疗效率。
加强专业质控工作。委托区医学会承担对本区各质控组日常管理的事务性工作,督促各质控组切实完成本专业年度重点质控工作。完善各质控专业的质控标准,年内再新建12个质控组,各质控组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指导作用。
推进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南翔医院、安亭医院按照二级综合性医院评审标准进行自评,南翔医院争取创建成为二级甲等医院,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不断加强医院内涵建设。
(四)探索建立区域医疗资源分工协作制度
探索瑞金医院北院、南翔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联合体建设组建,开展“瑞金-嘉定”全专联合社区慢性病防治项目;以区中心医院为医疗中心的覆盖嘉定镇街道及附近区域的区域医疗联合体,建立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的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协同服务机制;完成区域影像诊断中心建设、启动实验室诊断中心建设论证和完善心电诊断中心建设。
(五)提升辖区百姓的就医体验
开展公立医院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论证,加快推进区级公立医院预约诊疗、一站式付费等便民措施,预约诊疗平台资源优先向家庭医生开放。做好全区基本药物零加成工作调研,推广应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规范抗菌药物等药品的临床使用,加强医疗费用控制,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
按照《关于“十二五”期间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组织开展电子病历分级评估工作,推进医院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
二、加大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监管力度
(七)加强依法执业管理
以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推进上海市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行动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沪卫医管〔2011023) 文件为依据,拟订2013年工作计划,强化医疗机构自管行为,提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依法执业意识,逐步规范辖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
(八)完善卫生监督联络员制度
建立医疗机构联络员定期自查上报机制,同时充分发挥监督联络员作用,通过培训使之成为医疗单位机构、人员、设备、技术等要素管理的专职人员,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自身监管作用。
(九)强化医疗执业行为的监管
对公立医疗机构实施“自查、巡查、督查、严查”四维监管模式,即医疗机构组织自查并按要求上报结果;卫生监督所制定巡查计划,对医疗机构的执业状况组织全面巡查(飞行检查);根据工作重点,对医疗机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开展专题督查(专项检查);对涉及医疗机构的举报投诉案件、重大医疗事件组织严查。修订下发《嘉定区医疗质量安全告诫制度》,重点防范和规范处理医疗安全事件。
(十)加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创建平安医院
完善医患纠纷处置工作机制,继续推进人民调解在医患纠纷处理中的作用,有效处置缓解医疗纠纷事件,保障医疗机构执业安全。
三、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十一)探索构建社区首诊、分级诊疗服务模式
以家庭医生诊疗服务为核心,逐步探索社区首诊、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引导居民优先选择家庭医生诊疗服务,不断完善畅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三级医院的双向转诊机制。
(十二)进一步做好社区惠民利民服务
以居民基本健康需求为出发点,进一步落实惠民利民服务,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与居民的紧密联系。一是继续做好双休日提供诊疗服务工作;二是进一步方便慢性病患者在社区配药;三是逐步推广社区就诊一次收费举措;四是全区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实时结算)项目。
(十三)积极开展舒缓疗护服务
实施舒缓疗护工作规范,鼓励设有病房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舒缓疗护(临终关怀)病房和开展居家舒缓疗护服务,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加大社会宣传。
四、促进医学学科人才建设
(十四)建立医务人员长效考评机制
贯彻落实《上海市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试行)》,逐步建立我区医务人员长效考评机制,委托区医学会加大对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培训并组织实施业务水平的考核。
(十五)提高医务人员业务能力
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计划(3+2模式);委托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举办公共卫生研究生课程班,完成第一届临床研究生班课题结题工作;出台《嘉定区卫生系统职工因公出国(境)培训管理办法》,组织一批全科医生赴台和英国等境外培训,开展卫生人员出国(境)前英语培训工作。
(十六)加强医学学科建设
完成第三轮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建设年度任务,支持市级及以上学科建设和加强日常管理,继续加强学科人才建设项目、区第四批学术技术带头人项目以及名师工作室建设。积极组织申报社区全科医生教学基地,力争创建成功12家。积极申报、开展国家级和上海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
五、稳步推进血液管理,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十七)确保年度献血计划的完成和用血安全
进一步加强血液募集工作,完成全区无偿献血工作任务,切实落实辖区内医疗资源调整后相应的血液保障措施。重视血源安全防范工作,加强血液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继续完善血站质量体系,严格采供血各个环节质控,认真落实《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和医务人员合理用血。完善血液库存预警机制和应对方案,落实紧缺血液制品的贮存、调配制度,探索建立血液管理区域平台。
(十八)配合区红十字会开展采血时同步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项目
六、进一步推进院前急救工作
(十九)加强医疗救治应急体系建设
组织开展院前急救骨干医务人员培训,试行辖区临床医师升中级前参与院前急救工作,深化和细化分层次救护模式,不断完善统一调度平台,确保日常急救服务需求。制定和实施本区户籍应届高中毕业生定向培养临床医学(院前急救)医生计划。
七、完成各项指令性工作
(二十)完成中小学生体检等各项工作
根据上海市卫生局、教育局下发《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的规定,今年起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辖区每年1次在校中小学生的体检工作以及完成征兵、招生体检任务。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双拥、老龄、卫生下乡、吸戒毒人员尿检等工作。
(二十一)完成对口支援医疗任务
完成云南迪庆、西藏拉孜、青海果洛等卫生对口医疗交流工作。继续做好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新疆喀什地区未就业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来沪培养医疗保障工作。
(二十二)做好各项医疗救治工作
积极协调、做好重大传染病和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

政策留言板

政策留言板只接受对本页(该条)政策的咨询和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