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属企业:
2013年度财务监管工作,将立足“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和“任务导向、服务导向、能力导向、创新导向”的总体思路,依照我委“推进国资的整合重组、强化创新的战略引领、提升管理的内涵能级、促进发展的质量效益、提升监管的能力水平、增强带动力控制力影响力”的目标及工作要求,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线,以标准化管理为目标,以集约化管理为关键,以信息化管理为抓手,努力实现“企业主业质量与效益突显,企业集团化管控工作推进,财务工作主动性、预见性及针对性提高,财务人员能力与水平提升”的财务监管工作目标。现就做好2013年度财务监管工作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强化财务基础管理工作,突出财务工作重点
1、着力做好成本费用的预算控制工作。各企业要科学核算成本费用,严格控制成本、费用的预算执行,把成本控制、费用节支等财务管理工作提升到政治高度来思考。
2、着力做好工程建设项目的核算审计工作。各企业要加大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财务监督工作,准确核算项目成本,严格控制项目预算,规范实施项目决算,把财务监管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各企业要制定实施项目决算审计、工程项目内审的管理制度,把工程建设项目的核算审计工作作为财务管理的重点来抓。
3、着力做好对外投资的可行性评估和决策审批工作。各企业要对各类对外投资建立规范化的可行性评估机制,加强对项目效益的财务预测,加强项目投资的后期评估;要严格建立投资决策机制,规范决策审批流程,规范投资项目监管。
4、着力做好需要落实解决的相关工作。各企业落实财务决算、财务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从源头上整改发现的问题,检查预算执行的差异;要落实土地、参股企业监管的要求,从解决薄弱环节角度不断完善财务监管体系;要落实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二、强化企业集团化管控,加快企业财务管理转型
1、进一步推进股权结构优化工作。各企业要梳理各级投资企业的股权,依照企业战略规划、主业结构实施股权结构的调整,优化国资布局;要积极推进三级以下企业管理层级的收缩工作,对内部管理类似、业务相同、功能相近的子企业进行合并整合,缩短管理链条、加强管控力度。
2、进一步推进国资有进有退工作。各企业加快集团内部各级企业的深度资产整合,要科学评估各级企业绩效,坚决关停长期亏损的企业,分类做好静态企业、完工项目公司的清理注销工作。
3、进一步推进对参股企业财务管控工作。各企业要将各级参股企业纳入严格规范的国资监管范畴,及时、完整掌控经济运营、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状况。
4、进一步推进集团公司财务集中管理工作。各企业集团要实施集中财务管理,集约财务资源,提高财务运营效率;要探索创新资金管理模式,确保集团平台的有效运行;要逐步统筹融资管理,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效率。
5、进一步推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各企业要围绕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充实力量、完善机制,努力深化、实施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和专项审计;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要涵盖企业全资、控股、参股企业,实现审计范围、领域的全覆盖。
三、强化精准财务管理理念,有力促进财务监督功效
1、健全系统化的会计核算规则。各企业要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规范会计核算;特别是对工程项目的成本、企业管理的费用等的归集、分配,要严格遵照相关会计政策和核算规则,精确核算、准确反映。
2、健全标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各企业要全面统一各全资控股企业会计政策,全面规范财务管理相关业务流程,全面遵照执行我委相关会计报表指标标准、编制规则、报送时限,全面构建企业集团财务指标使用、评价和分析体系。
3、健全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机制。各企业要有效执行资产清查制度、财务分析制度,严格规范资产、产权、评估管理制度;要清晰企业各类资产资源,拓宽管控领域,建立土地资源集中管理、动态使用跟踪制度,建立制度化的动态财务分析工作机制。
四、强化预算管理引导力与控制力,有效发挥财务管理作用
1、加强对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和政策的综合研判,提高预测预判能力。各企业都要认真研读国家、市、区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仔细研判企业战略发展环境,科学研究应对举措,提升经济发展趋势预测、运营风险防控的能力。
2、加强对企业战略和业绩考核的预算承接,科学制定全年预算目标。各企业应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主业板块,注重质量、实事求是地编制预算,预算目标也应从关注总量向关注质量转变,从关注大类向关注财务指标细节转变,将主业经营情况列为预算管理的重点。
3、加强预算执行的动态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经济运营的跟踪。各企业应进一步细化财务动态分析内容,深化分析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突出主业经营情况及发展趋势,关注重点子公司的影响;要密切关注项目、资金、债务、成本、费用、应收应付款项、存货等重要指标的动态变化及风险状况,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实现稳增长的目标。
五、强化信息化管控手段,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
1、深化信息技术的使用。各企业要把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信息化作为企业核算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风险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投资决策管理、内控管理、集团化管理等的关键点,提高财务管理对企业运营监控的及时性,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效用。
2、深化财务风险的管控。各企业要认真落实我委对企业发布的企业风险预警点的应对工作,及时反馈风险点的成因与应对方案,逐步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分析应对及管理机制,并通过制度及信息化手段予以固化;要利用财务监管信息系统,要积极探索将风险预警管理向业务端前移,逐步建立对下属各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逐步提高财务管理对经营业务的服务效应。
3、深化绩效评价的运用。各企业要认真落实我委对企业发布的对位对标的运营绩效的应对工作,结合企业战略规划,从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等方面科学检视企业经营状况;要结合各级企业主营业务,开展对下属参控股企业的运营绩效评价工作。
4、深化投资风险的防控。各企业要注重金融类业务、股权投资基金类业务的风险研究和应对研究,提高各类投资风险的防控能力。各相关企业要制定企业金融业务活动管理办法和资金运作规范,提高专业经营的安全性。
5、深化国资监管信息系统的配合。各企业要在人员、资源、资金上,积极配合我委全面推进的财务监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使用,提高国资监管信息化水平;要根据企业实际和股权变动状况,及时反馈我委调整信息系统的风险阀值和财务报表系统合并规则,提高信息技术的科学性、针对性。
六、强化财会队伍建设,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各企业要按照财务监管工作内容不断深化的总体要求,加强财会人员的队伍建设和职业能力建设。一是要加强现代财务管理理念、专业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不断提升企业财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二是加强对企业财务负责人以及二级子公司财务负责人的管理,营造有利于优秀财务人才充分施展才能的环境,加强对企业改革调整、整合重组过程中优秀财务管理人员的使用;三是探索实施、完善子公司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度,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的工作机制。
各区属国有、集体企业,都要按照本通知的要求,提出对本企业(集团)财务监管的具体工作要求、工作举措,结合实际工作,认真制定年度企业财务监管工作计划,做好企业财务工作年度开展情况的总结。相关计划、总结分别于5月10日、12月10日前报我委备案。
上海市嘉定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海市嘉定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〇一三年四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