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嘉定新城(马陆镇)、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农办(农委),委属相关科室、事业单位:
现将《2013年嘉定区专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1:2013年嘉定区专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
附件2:2013年嘉定区专业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委员会
二〇一三年六月十三日
附件1:2013年嘉定区专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
2013年嘉定区的农民培训工作将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本市《关于做好2013年本市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技能素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定2013年嘉定区专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市两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我区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以培养农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培训机制、整合培训资源,加快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致富。
二、培训目标与任务
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进镇办班为主”的原则,以“办一班、兴一业、富一方”为目标,帮助农民掌握农业生产新理念、新技术,促进全区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增加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比重,提升主导产业层次和产品质量,加快推进全区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
培训任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单项引导性技术培训、农业部阳光工程项目。
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60人,其中:种植业生产服务人员160人(水稻栽培工80人;草莓栽培工30人、葡萄栽培工20人、哈密瓜栽培工30人),畜牧兽医生产服务人员30人,农村社会管理人员170人(农村信息员107人;农村土地承包和服务人员63人);合作社管理人员90人(合作社理事长10人;合作社财会人员培训40人;村级农副主任40人);单项引导性技术培训6630人次(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2900人次、农业安全生产400人次、新农村建设3330人次)。
配合市农委行业办开展农业部阳光工程项目培训、田间培训基地人员及单项引导性技术培训。其中:种植业生产服务人员297人;蔬菜生产服务人员125人;畜牧兽医生产服务人员237人;渔业生产服务人员8人;农机驾驶员100人;农机维修人员40人;田间培训基地人员12人;单项引导性技术培训2710人次(农业安全生产1300人次、新农村建设200人次;农村政策法规200人次;农村经营管理常识610人次;实用农业科学知识普及400人次)。
三、培训对象与要求
(一)培训对象: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年龄相对较轻,热爱农业,崇尚科学,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种养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农民为重点培训对象。
(二)培训要求:
1.突出稳定从事农业生产的 “专业农民”,结合农事季节,以进镇办班为主、年受训时间不少于60课时,实训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50%。
2.培训机构要按照培训要求周密制定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师资、购买或自编培训教材、填写培训项目申报表和教学管理手册。要以培训专业成立教研组(每个专业教研组设组长、副组长各1名),每年开展教研活动不少于2次。要结合培训实际,抓好教材的开发编写工作,各教研组每年至少编印1种教材。
3.新型农民培训坚持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相结合,实现培训、指导、服务“三位一体”。集中培训由镇里提供教室,组织农民参加。现场指导由培训教师在田间地头组织。通过培训,每个受训农民能够基本掌握从事主导产业的生产技术及其相关知识,提高农民从事主导产业的生产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
4.培训单位于培训开始前2周提交培训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以及学员名单,每次课程结束后要及时将授课内容及学员出勤情况上报市农广校网上管理平台。
四、培训内容
围绕提升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劳动者素质,加快新技术推广和新成果的转化,进一步加强先进实用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品种及农业政策法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的培训。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主要围绕区域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分专业、按需求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及其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技能培训。
单项引导性技术培训及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主要开展涉农政策法规、食用农产品安全技术、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内容培训。
合作社理事长、村级农副主任及农技管理人员培训由市农广校统一组织开展。
五、经费来源和使用
农民培训经费由市、区两级政府财政负担,培训资金和配套资金专款专用。培训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授课人员的讲课费、误餐费、住宿费、交通费,以及培训机构用于与培训直接相关的教学耗材、培训资料和购买证书等方面的支出。
六、组织管理
农民培训按照“行政部门监督管理、培训单位具体组织、任务指标细化到人”的原则组织落实,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一)组织制度
成立专业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区农委分管主任任组长,科教信息科科长任副组长,相关事业单位及各镇、嘉定新城(马陆镇)、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农办(农委)负责专业农民培训的同志任组员。区农委科教信息科具体负责项目日常运行和监督管理工作。培训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交流总结培训情况,协调解决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培训方式
主要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农民培训与科技入社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村远程教育培训点、“农民一点通”的作用,创新培训模式,积极开展普及性技术培训。
(三)管理体系
对培训部门的管理:认真审查培训计划、专业设置;检查各项培训规章和配套措施;检查培训内容是否合理;定期检查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对培训师资的管理:建立培训教师个人档案制度,对参加农民培训的教师,纳入《郊区农民培训师资库》管理;对其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和培训内容进行审核;落实参加培训教师的待遇,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四)建立台帐
农民培训教学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类培训台帐制度,落实《教学管理手册》使用管理规定,严格培训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并归档保存以备查验。
七、工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农民培训工作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现代农业技术的重要举措,各级培训组织机构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要成立农民培训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要把农民培训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全力推进落实。
(二)加强监督管理,做好绩效评比
建立区农委、培训单位、教学管理部门和培训教师的培训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职权,强化培训的监督检查。农民培训领导小组通过培训信息、电话抽查和实地检查、中(终)期评估考核等方式对培训绩效进行督查。财务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培训补助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区农委对培训实施中的有关信息将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并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对培训工作开展较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依托各类农民培训网,加强对区农民培训基础数据和动态信息的采集,编好各种培训信息简报。广泛宣传农民培训工作,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和传播科技的自觉性。抓住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民培训工作的政策措施、先进典型和实施效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附件2:2013年嘉定区专业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陈建明
副组长:何克满
组 员:王宽杰、顾月兰、冯杰、许光明、冯敏康、王晓燕、吴敏芳、郭志坚、姚红芳、吴明康、贾彦利、徐惠林、闵瑞治、朱秋萍、陈俭、平立锋、周佳
区专业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委科教信息科。何克满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嘉定区专业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有变动,由其所在单位的接任人员自然替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