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了贯彻落实上海市卫生局等五部门下发的《关于本市全面推广家庭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沪卫基层〔2013〕7号)文件精神,推进我区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现将《2013年嘉定区家庭医生制度建设重点任务与要求》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局
2013年7月23日
附件:2013年嘉定区家庭医生制度建设重点任务与要求
为了推进我区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根据上海市卫生局等五部门下发的《关于本市全面推广家庭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沪卫基层[2013]7号)和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的《关于下发<2013年本市家庭医生制度建设重点任务与要求>的通知》文件精神,特制定2013年嘉定区家庭医生制度建设重点任务与要求如下:
一、逐步推进家庭医生制度
2012年安亭镇黄渡、外冈镇和新成路街道已全面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2013年嘉定镇、安亭镇、真新街道、江桥镇、南翔镇和华亭镇计划全面推开家庭医生制服务。对于全面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家庭医生服务应覆盖所有居委(村委),优化与调整团队组成和运行模式,在促进防治结合、实施健康管理、提供有序诊疗上有具体措施。目前还未全面推开家庭医生制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做好试点全面推开的准备工作,为明年全面开展打好基础。
二、引导建立签约服务关系
各社区应引导居民与家庭医生建立签约服务关系,并将签约家庭医生与获得更便捷卫生服务相挂钩。
2013年内,要确保与家庭医生签约居民至少享有以下服务:
1.家庭医生对签约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
2.签约居民通过预约方式优先获得家庭医生服务。
3.签约居民通过家庭医生优先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通过家庭医生优先预约到本区二级医疗机构专科门诊或专家门诊。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健康咨询热线、网络咨询平台等,保证签约居民获得家庭医生健康咨询服务。
5.签约居民在一次配药量、配药种类上可享有更便捷的措施,在接受家庭医生连续管理的基础上,一方面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要长期服药的签约慢性病患者可一次开具2-4周的药量;另一方面签约居民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外配备的30种药品内获得确实需要的药品。各社区可探索慢性病居民配药简化程序,并逐步实施诊疗一次性收费举措。
6.对确有需求并符合要求的签约居民,优先建立家庭病床。
7. 对65岁以上签约居民,可优先免费享有相关健康管理自选检查项目,并由家庭医生根据健康评估结果制定实施后续干预指导方案。
三、优化团队加强平台管理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在原有全科团队的基础上,优化家庭医生团队组成,赋予团队长管理团队、分配任务、进行考核的权利和责任,以家庭医生为团队核心,社区护士、乡村医生为重要成员,并将家庭医生助理、社工、志愿者等纳入团队。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按照家庭医生服务流程与要求,调整与完善内部科室设置,并形成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康复、护理、家庭病床等若干业务支撑部门,成为家庭医生实施有效分诊和技术支撑的重要平台。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全科门诊、社区卫生服务站与村卫生室探索家庭医生工作室服务与运作模式。
四、完善功能实施健康管理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对签约居民实施有针对的健康管理。一是对签约居民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健康档案的动态利用与更新;二是对签约居民进行健康评估,了解与确定其主要健康状况与需求;三是根据签约居民健康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与指导方案。
五、畅通双向转诊分工协作
辖区内二级医疗机构设立转诊协调部门,区卫生局搭建区域转诊平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就近的上级医疗机构建立相对固定的签约转诊联系,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经由家庭医生转诊的患者提供优先预约、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便利;区级医院预约诊疗平台向家庭医生开放,并将不低于10%的专家号源预留给家庭医生。年内依托辖区内的二、三级医疗机构建立区域内的影像诊断技术支持中心。
辖区内二级医疗机构是否设立转诊协调部门、双向转诊开展情况、专家号源预留情况、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的帮扶支持情况将纳入年度的院长绩效考核等业务考评体系。
六、提升能力夯实队伍建设
区卫生局将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人员政策培训,制定和落实辖区内对家庭医生及团队成员的培训计划,组织家庭医生及团队骨干成员参加市级层面的岗位能力培训。选派家庭医生及团队骨干成员赴境内外培训,重点培养家庭医生团队骨干成员,使这批人成长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坚力量和带教师资。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鼓励符合条件的临床医生(中医医生)变更注册为全科医生(中医全科),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全科医生。
辖区二级医疗机构要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技术支撑和业务指导,定期派出技术骨干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到上级医院有针对性的培训进修工作,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推进适宜技术联合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强服务协同。
七、强化考核健全激励机制
区卫生局将按照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体系,制定对家庭医生及团队的考核方案,建立对家庭医生服务的评价体系。重点考核评价家庭医生对签约对象的服务效果和对核心任务的完成率,突出服务结果性指标和卫生经济指标等,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直接挂钩。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制定内部考核分配方案时应向家庭医生等关键岗位倾斜。区卫生局将会同财政局给予家庭医生制度建设经费支持和保障。
八、开展与家庭医生制度配套的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
在华亭镇进行试点,对与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的新农合人群,开展与家庭医生制度配套的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家庭医生管健康和管费用双重“守门人”机制。
九、加强宣传
区卫生局将通过各种宣传媒体积极宣传家庭医生制度、宣传家庭医生服务事迹;开展“十佳家庭医生”评选,表彰优秀家庭医生;积极参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家庭医生热线”节目录制。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结合与居民签约和提供服务的过程,注重对居民的宣传及解释等。
十、建立定期评估机制
区卫生局将定期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地调研家庭医生制度建设情况,及时总结好的做法,进行交流和推广。完善家庭医生制度建设简报制度,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月上报简报,区卫生局汇总后及时上报市局,及时掌握家庭医生制度建设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