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和上海市关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为抓好2013年秋季农业工作,促进明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嘉定区现代农业的发展,现将《嘉定区2013年秋季农业工作意见》文件下发给你们,请根据文件的有关要求,认真组织传达贯彻,同时结合各自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2013年秋季农业工作顺利完成。
特此通知。
附件:嘉定区2013年秋季农业工作意见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委员会
2013年10月30日
嘉定区2013年秋季农业工作意见
秋季农业工作事关全年种植业生产格局,做好今年的“三秋”工作,对确保秋熟丰收成果到手、打牢明年农业丰产基础、优化种植结构茬口、促进现代农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做好今年秋季农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今年“三秋”面临的形势
今年,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各级政府出台多项举措,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为“三农”工作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一)农业设施日趋完善。近年来,我区十分重视对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机械的扶持和投入。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区已建设完成设施粮田4.2万亩,设施菜田9千亩,另有1115亩高水平粮田和2460亩设施菜田在建。近三年,全区农业机械财政资金投入累计达到5931万元,到目前,全区自有拖拉机312台、联合收割机228台、烘干机2028吨装机量、正规运输拖斗42台,小麦条播机12台以及各式小麦复式作业机,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抗灾能力,确保了我区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逐步提升。
(二)秋熟生产有序推进。今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6.9万亩,其中机械化栽播2.5万亩,全部由大型粮食专业合作社或村集体统一规模经营;下半年,落实水稻高产示范方55个(万亩片1个,千亩方2个,百亩方51个),同时推进“一镇五村”整建制高产创建工作,全区落实水稻高产创建面积达3.4万亩,带动粮食单产逐年提升;据农技部门苗情考察,当前在田水稻生长情况良好,秋熟有望再获丰收,但受台风影响,少数田块出现倒伏,可能会对产量造成影响。
(三)秋播准备较为充分。根据农民种植意愿结合本区实际,今年我区提出“三三制”的秋播规划,预计秋播二麦面积在5.3万亩左右,绿肥休耕面积在2.2万亩。根据农民需求,种子部门已备好二麦种子共计64.5万公斤,其中精选扬麦11号39.5万公斤,扬麦16号12.2万公斤,罗麦10号5万公斤,扬麦20号7.1万公斤,目前二麦、绿肥、油菜种子均已统一发放到农户手中。新添置各式农机均已发放到位,粮食烘干设备安装调试、各项农机维修保养和围绕“三秋”的农技农机培训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之中。“三秋”联络员队伍、农机驾驶员志愿者队伍已在各镇、村、粮食合作社安排到位。
(四)“三秋”面临的问题。一是前阶段“菲特”台风造成部分水稻倒伏,特别是蔬菜、草莓等经济作物受淹,影响收获、产量的同时,也对我区秋季农业生产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今年秋播引进的扬麦16等小麦新品种在我区属首次大面积种植,农户尚不熟悉其生长特性,需要农技人员加强技术追踪指导。三是今年极端天气频发,“三秋”期间遭遇恶劣天气影响的不确定仍然存在。
二、今年“三秋”工作目标任务
(一)主要目标
1、确保上海市下达的粮食生产6.4万亩和蔬菜生产2.3万亩(其中绿叶菜1.6万亩)最低保有量任务的落实。
2、顺利完成今年“三秋”适时收、种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严控秸秆焚烧。
3、种植业生产茬口布局趋于合理,实现粮食适时收种、蔬菜均衡供应的良好局面。
4、粮食合作社经营管理进一步规范,蔬菜规模经营和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专业合作社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5、提高农产品认证率,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提高种植业效益。
6、强化监管,确保各项地产农产品食用安全。
(二)重点工作
1、优化种植茬口布局
推进“三三制”秋播布局,即秋播农作物面积,绿肥占1/3、大麦和早熟小麦占1/3、晚熟小麦占1/3。一是继续实施绿肥休耕(绿肥包括红花草、蚕豆、黑麦草)补贴政策,鼓励有计划地推行土地冬季轮休深耕,原则上,同一块在三年内只能轮休一次。二是合理搭配早晚熟小麦品种种植比例,引进“扬麦16号”“扬麦20号”“罗麦10号”取代种性退化的“嘉麦一号”,增加较早熟品种“扬麦11号”的种植比例,适当种植部分大麦。三是要求小麦、绿肥种植及冬季轮休田块都要集中连片,能独立灌排,确保实现早茬早耕早种目标。四是稳定蔬菜面积,提高绿叶菜种植比例,特别在冬淡期间分批次做好播种、采收,确保市场均衡供应。
2、做好秋季收、种、管工作
一是牢固树立抗灾意识,及早组织落实好农机、配件、烘干机房、仓库及晒场的准备工作,抓好农田大明沟清理、加深工作。二是合理安排好收割计划,水稻力争在11月12日前全部收割完成,确保颗粒归仓。三是适时早播,小麦力争在11月18日前完成全部播种任务,同时紧抓播种质量,杜绝烂耕烂种。四是着重做好水稻选留种工作,落实好小麦繁种基地,确保明年用种需求。五是进一步完善水稻秸秆还田操作,严控秸秆焚烧,鼓励秸秆综合利用。六是提早与粮食收储部门、企业做好沟通协调,确保稻谷及时收购,缓解农户仓储、晾晒压力。
3、加快麦稻机械播种推广
一是协调好相关机械设备,落实专业人员实地指导,在有条件的镇、村、合作社进一步扩大小麦机条播试种面积。二是完善水稻机插秧和机直播技术,通过秋播合理布局为明年水稻机械播栽提供茬口便利,到明年夏播全区争取实现机械化播栽水稻4万亩,原则上今年种植绿肥,实行轮休的地块要在明年6月8日前完成水稻机插秧或机直播,否则明年将减少相应的绿肥补贴。
4、稳定粮食生产能力
一是力争小麦种植面积控制在5.3万亩,确保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7万亩。二是按照“稳定面积,提高质量,完善管理,提升水平”的原则,大力推进高产创建工作,促进各项增产技术的集成推广,着力提升全区粮食单产水平。三是以专业化统防统治为抓手,切实抓好稻麦重大病虫草害防控工作,特别要遏制近来逐年恶化的田间杂草发展态势。
5、完善农业设施建设
一是根据农业布局规划,结合宅基地置换和土地整理项目,继续推进高水平粮田、高标准设施菜田建设。二是全面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建设粮田、菜田、果园的农田水利设施配套,进一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三是强化对已建农田设施项目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管护水平。
6、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进一步完善蔬菜安全监管网络,加强蔬菜用药情况的检查与技术指导。二是继续推进蔬菜无公害整体认证和蔬菜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提高地产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三是通过农民培训和农技110的形式加强低毒高效农药的宣传推广,进一步规范全区11家蔬菜补贴农药供应点的管理服务,提高蔬菜补贴农药知晓率和使用率。
三、切实抓好“三秋”工作推进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把“三秋”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因地制宜,按照本地秋播规划,科学统筹安排,积极组织落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加强政策引导。贯彻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并依据农业规划制订出台相关配套扶持措施鼓励引导农民自觉调整种植茬口布局、实行秸秆还田、提高组织化程度等,为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3、加强部门协调。“三秋”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需要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农业部门要发挥工作主动性,及时沟通情况,争取各方支持,共同做好工作。
4、加强服务指导。围绕“收、种、管”三大任务,通过高产创建、科技入户,以及各种形式的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实行分类指导,确保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