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共青团上海市嘉定区委员会 上海市嘉定区妇女联合会文件
关于做好2013年嘉定区未成年人暑期工作的通知
索 引 号: WC1306000-2013-007 主题分类: 区政府委办局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 发文日期: 2013-06-07
名 称: 关于做好2013年嘉定区未成年人暑期工作的通知
文 号: 嘉教〔2013〕55号 公开类型: 主动公开
公开属性: 全部公开 公开期限: 长期公开
各委、办、局,各镇(街道、嘉定新城(马陆镇)、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文明办、教委、团(工)委、妇联,各中小学、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
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暑期中积极参与各类实践体验活动,理解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内涵,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有益”的暑期,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现将2013年嘉定区未成年人暑期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工作主题
体验快乐假期 点燃美丽梦想
二、主要内容
紧紧围绕暑期工作主题,结合上海市未成年人暑期工作要求,发挥嘉定区未成年人暑期活动“菜单”的作用,重点开展好四大项活动,在教育活动中提升道德认知,增强道德体验,培养良好品质,锤炼综合素质,做到知行统一。
(一)启航未来风帆,编织五彩梦想,孕育人生理想
各单位要结合“我们与梦想同行”主题教育活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创新活动载体和形式、丰富教育内容。要组织学生“走进人大”、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摩《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等影视片,通过主题演讲、座谈讨论、读书征文、文艺演出、网上互动等多种活动形式,引导未成年人了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史,理解革命前辈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激发学生爱国之心、强国之愿、报国之志。要鼓励学生结合个人学习、生活经历,阐释自己对“中国梦”的认识与评价,通过“‘我的梦·中国梦’中小学生书信文化活动”等读书征文活动,用文字或绘画表达自己的美丽梦想。要引导学生进社区看变化、访居民听心声,采撷征集百姓梦想,启发学生用手中的笔、眼中的镜头、心中的歌声真实记录和表达自己亲历亲见的“中国梦”。
(二)走进实践基地,增长社会阅历,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
    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艺术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动机构和场所要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和现有资源,精心设计活动方案,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科技、体育、卫生等实践体验活动。要在“博雅网”上公示参观活动的具体信息、电话咨询和网上预约服务等内容,积极主动地做好持有《上海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参观护照(家庭版)》的未成年人家庭,参与护照指定基地活动。通过开展“我爱我嘉感受历史”青少年暑期主题教育活动、“欢乐童心 美丽家园”图文创作大赛、“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快乐暑期 缤纷舞台”2013年上海市学生艺术单项比赛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到社会大课堂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
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以下简称“指导站”)的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作用,完善实践指导站服务模式,整合社区资源、丰富实践内容,为未成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社区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如学习调研、公共服务、休闲益智、竞赛展示、职业体验等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当一次“小巷总理”、“老娘舅”等,在实践中了解诸如邻里关系、违章搭建、养犬管理、独居老人照顾等等各类社会问题,并尝试解决、改善有关问题,体验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培养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紧紧围绕嘉定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目标,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走进社会,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在体验感悟中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以深入推进我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实践活动。
(三)开展志愿服务,探寻人家万象,树立责任意识
各单位要组织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使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要指导未成年人为身边生活有困难的同学、邻居、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奉献爱心,通过去福利院陪伴孤儿或智障儿童、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在社区进行爱心募捐或义卖活动等爱心活动,感受志愿服务带来的乐趣,践行服务祖国、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
要丰富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鼓励未成年人利用所学的学科知识,在社区学校开展防灾减灾、电脑制作等低龄小朋友感兴趣的活动。鼓励未成年人开展“百万家庭低碳行”、“随手公益”活动。通过为社区打扫卫生、收集废旧物品、进行环保宣传、开展网络公益调查、通过“随手拍”公布社会不良现象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关心他人、服务他人、保护人类的意识。
(四)倡导健康生活,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习惯
要指导未成年人科学合理地安排假期生活,制定生活作息时间,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锻炼习惯。要鼓励未成年人走出家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利用小区、公共体育场所等开展篮球、足球、羽毛球等球类活动,因地制宜开展跳绳、踢毽子、下棋等活动,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身体素质。
各学校、街镇要把安全教育贯穿于整个暑期生活,认真开展防触电、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食物(煤气)中毒、防火安全教育;要强化未成年人对自然灾害、意外伤害、社会安全和刑事案件等防范意识,能准确及时使用求助和报警电话,切实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防止不法侵害。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市中小学生防灾自护网上知识竞赛,把安全知识普及和防灾自护、自救互救的技能培训相结合。民办农民工子女小学特别要加强学生溺水防范、出行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教育。要通过印发《告家长书》等多种形式,指导家长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履行监护人责任。
要注重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嘉定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资源,组织开展“小法官网上行”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组织学生参观上海禁毒科普教育馆,各街镇要在7月组织学生集中参与第八届“上海市网上禁毒知识竞赛”活动,掀起禁毒教育网上行的高潮,增强学生防范毒品的意识;整合资源在学生中开展反对邪教的警示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拒邪反邪意识。学校、家庭、社区要共同做好行为偏差学生的暑期帮教指导工作,有效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
要切实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托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团市委12355青少年公共服务热线等资源,及时提供预防和干预。要培养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自觉抵制和远离网络有害身心发展的内容。要关注和重视特殊家庭未成年人的暑期生活,暑期前做好排摸工作,并落实举措做好暑期关爱工作,从身心、生活等各方面给予关心和照顾。学校要特别做好特殊学生的家访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协调,完善齐抓共管的暑期工作机制
各单位、各街镇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暑期工作,按照“统筹协调、全面安排、分工负责、共同落实”的要求,建立暑期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横向联结,纵向贯通的暑期工作管理网络;加强暑期工作的统筹、指导、管理,建立信息反馈、工作交流、检查考核制度,做到暑期工作“五落实”:计划落实、组织落实、管理落实、经费落实、活动落实,推进暑期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各街镇要将未成年人暑期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坚持“社区活动全覆盖、载体建设多样化、管理服务属地化”的原则,完善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暑期管理制度,全面谋划和组织开展本地区的学生暑期工作。各街镇、中小学校要以《告家长信》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告知家长暑期工作内容和要求,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明确家长在暑假期间的监护和教育责任,切实履行教育管理和安全监管责任。
继续推行暑期学生社区报到制度。各中小学要在假期前按照学生居住地(村、居委)进行信息排摸,将采集的学生信息和数量按居住地造册后反馈给街镇暑期办。暑期办也要主动与学校沟通,以清楚掌握辖区内暑期学生数量。各街镇要把农民工子女的暑期生活纳入本街镇暑期工作,社区要认真做好学生参与暑期活动记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暑期各项教育实践活动。各中小学要认真做好假期学生返校活动,同时要进一步探索将学生暑期活动情况逐渐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
(二)整合资源,培育队伍,优化暑期工作环境
要健全学生暑期工作队伍。各街镇暑期活动站要落实专人负责,学校要指派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的教师到社区,共同参与学生暑期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与管理。每个活动站指导教师数量配备不少于2名。社区和学校要共同做好教师进社区管理工作,建立教师进社区暑期工作指导记录制度、日常督查制度和工作评估考核制度。要充分发挥社区学校、社区教师的作用,吸纳家长志愿者、社区居民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和“五老”志愿者等广泛参与,同时要引导中学生参与暑期管理,体现 “我的暑期我做主”,形成较为系统的暑期学生教育服务体系。
要多方联动优化暑期生活环境。工商、文广、公安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学校及周边环境治安的综合治理,以有效遏制和降低各类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的发生率;要加强对网吧、荧屏声频、游戏机房、卡拉OK厅、营业性舞厅的管理和监督力度,规范未成年人娱乐服务,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断净化、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各社区、学校要主动了解和监督本辖区内的网络、游戏机等文化市场的运营环境,发现问题及时举报,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要完善安全防范工作体系。各街镇、单位、中小学校要形成共同参与、各司其责,共同做好暑期安全工作的工作格局。学校要健全和完善暑假活动期间和返校期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防事故发生。各街镇、各相关单位要在江(河)边、水塘边等危险地点设立安全警示牌,为学生创设健康安全的暑期工作环境,确保“两率”为零。街镇暑期活动站要建立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和上报机制,事故发生后及时上报区未保办。
要实现各类资源共享。继续推进各类公益性活动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为未成年人提供就近参加各类暑期活动的便利,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青少年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发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阵地优势和学校的师资、场地优势,开设兴趣班等公益性项目,满足学生多元的需求,并且要更多地关注困难家庭、农民工子女等弱势群体学生的需求。相关单位、街镇社区、学校要完善场馆资源开放和配套服务体系,建立开放时间和内容的公示制度,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配备资源开放工作记录本,加强资源的安全检查,形成全面覆盖的育人网络,进一步提高社区和学校资源的利用率。
(三)注重宣传,突出实效,培育暑期工作特色
各单位、街镇和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优势,围绕暑期工作主题,周密部署、精心构思、创新设计,打造吸引未成年人热情参与的活动品牌,切实加强暑期活动的实效性。
要及时通过平面及网络等各类媒介,报道暑期工作进展,总结活动经验,吸引媒体关注。区内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要加大对暑期工作的宣传力度,重点推介暑期特色项目、典型做法、工作进展、活动亮点和良好效果,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继续开展暑期工作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活动项目的评选,及时总结和表彰暑期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不断提高暑期工作水平。
各成员单位要确定1名暑期信息员,及时向区文明办、区暑期办提供暑期工作信息。信息报送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并配有1-2张活动照片。各成员单位信息报送途径:内网发送区文明办、jdsqb1@126.com。各街镇、中小学要继续配合做好区暑期简报的编写工作,反映区域内暑期工作的热点、亮点工作。
各单位要根据区暑期工作要求,认真制订好暑期工作计划。委办局成员单位工作计划于630日前通过政务网报区文明办陆裕老师。各街镇要将暑期工作计划、社区和学校资源开放情况表、街镇暑期主要活动安排表、街镇暑期活动站安排表、暑期教师进社区指导安排表等书面稿盖章后于630日前交区教育局德育科(A223室),同时将电子版压缩文件以“**街镇暑期工作计划及各类表格”为文件名发送到专门邮箱:jdsqb1@126.com。各中小学也请于630日前将暑期工作计划书面稿盖章后上交区教育局德育科。
 
 
 上海市嘉定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
 共青团上海市嘉定区委员会    上海市嘉定区妇女联合委员会
201367

政策留言板

政策留言板只接受对本页(该条)政策的咨询和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