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建交 工作总结 安排 通知 | 主题分类: | 区政府委办局 |
发布机构: | 区建管委 | 发文日期: | 2014-01-27 |
名 称: | 关于印发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建设和交通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嘉定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安排的通知 | ||
文 号: | 嘉建交委[2014]1号 | 公开类型: | 主动公开 |
公开属性: | 全部公开 | 公开期限: | 长期公开 |
委系统各局、委机关各科(室)、各直属单位:
现将《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建设和交通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嘉定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安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落实。
特此通知。
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建设和交通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嘉定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2014年1月27日
上海市嘉定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安排
2013年是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推进“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区城市建设交通工作切实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凝聚力量,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围绕“产业转型发展、城市品质发展、社会和谐发展”,全力推进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城市功能逐步增强,城市形象明显改善,为打造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夯实了基础。
一、2013年工作回顾
㈠重大工程
2013年,我区共安排重大工程建设项目42个,年度完成投资约99.5亿元,总体进展较为顺利。上海联影医疗科技公司产业园、韩天衡美术馆、嘉定一中改造、嘉定城北大型居住社区菊园动迁安置基地、嘉定云翔大型居住社区动迁配套基地项目一期等5个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伊宁路(沪宜公路-广玉路)、智慧城市(一期)、上海(嘉定)国际金融科技服务中心、同济科技园(一期)等13个项目实现新开工;嘉定原水支线(陈行水库-嘉定)、中福会幼儿园等4个项目基本具备开工条件;嘉闵高架路一期、国际汽车城汽车研发科技港、嘉定体育中心(一期)等在建项目进展平稳。
㈡道路体系
骨干快速路方面。S5(沪嘉高速)大修二期已完成S20至G1501段中分带改造、路灯安装及最外侧车道注浆加固,计划2014年上半年进行面层沥青重新摊铺后全面完成。S6(沪翔高速)除南翔1家企业涉及范围处外,其余已基本建成,其中G15至沪宜公路段于2013年6月开通。嘉闵高架路北段一期(北翟路-G2)于2012年启动建设,动迁腾地已完成,计划2014年第3季度建成通车,二期工程(G2-S6) 于2013年12月启动建设,有望在“十二五”期末基本建成;区区对接道路方面。嘉盛东路二期(浏翔公路-宝山区界)、外青松公路(墨玉北路-宝安公路)全面开工,塔新东路(浏翔公路-宝山区界)、纪鹤路跨吴淞江桥(博园路-闵行区界)已进场施工,华江路跨吴淞江桥(爱特路-闵行区界)正在抓紧落实项目前期工作;大居外围配套道路方面。除陈翔路东段(沪宜公路以东)正在调整方案外,嘉盛路-G15立交、世盛路、陈翔路(沪宜公路以西)及世盛路污水管已基本建成,平城路公交枢纽和爱特路(金园一路-金沙江西路)主体结构完成,惠平路(崇教路-金昌路)、塔新东路、和宁路南段(沪宜公路-嘉安公路)、华江路(G2-爱特路)等道路正在加紧施工;嘉定新城中心区道路方面。伊宁路/S5立交与S5拼宽段与S5大修二期同步实施并已基本完成。沪宜公路(S6-叶城路)改建工程已上报可研报告,并完成环评和稳评,计划2014年上半年开工。
㈢规划布局
充分发挥规划引领城市功能布局的作用,加强总体层面规划研究,完成了“推进板块紧密联动”调研课题,着力塑造贯穿三大组团的特色空间连续走廊,建设南部城市化地区城市景观核心脉络。完成了新城主城区空间映像研究、薀藻浜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新城静态交通系统专项规划等项目的中期成果。细化完善了江桥镇、外冈镇总规编制,完成了沪嘉高速沿线、新城远香湖、沪宜公路沿线城市设计成果,郊野单元规划方案和郊野公园(一期)规划方案的初步方案均已编制完成。按照“严控总量、优化结构、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全年完成新增建设用地计划180.72公顷,其中:用于公建和市政等项目80.27公顷,经营性和动迁安置项目55.13公顷,工业项目45.32公顷。组织编制完成2013年-2015年新一轮土地储备规划和2013年土地储备计划,年内共储备土地61幅,用地面积374.67公顷,其中:经营性用地39幅315.55公顷,工业用地22幅59.12公顷。全年全区共征收居民2700户、企业246家,腾空基地33个。稳步推进土地供应,全年供应土地431.34公顷,其中:经营性用地107.3公顷占25%,保障性住房用地57.86公顷占13%,工业用地62.64公顷占15%,社会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用地等其它用地203.54公顷占47%。
㈣城市管理
网格化管理方面。2013年,共发现各类案件58009件,立案57880件,结案57543件,结案率为99.42%。城市管理指数测评的效果日益显现,有力促进了街镇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嘉定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在上海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中名列郊区县前茅。道路设施管理方面。健全完善道路大中修质量标准体系,认真做好城市道路、公路的日常养护管理,城市道路综合完好率为93.32%,较2012年提升0.94%,公路县道优良路率90.96%。进一步完善了桥梁安全监测机制,委托专业检测单位对桥梁开展定期检测,建立“一桥一档”,确保桥梁处于安全受控状态。完成农村公路管理站的建设,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及大中修工程,改善农村公路路况。
㈤环境建设
绿化建设方面。圆满完成“百个公园、千块绿地、万亩林地”工程,新增各类绿地21.63公顷,新建四类林582亩,四旁林22500株,疏林地改造425亩;推进嘉北郊野公园前期准备工作,S5(沪嘉高速)沿线景观工程、金鹤公园、安亭古银杏园景观改造等顺利完成,进一步提高森林、湿地和绿化覆盖率。水环境方面。全年新增污水管网23.3公里,练祁河(四期)、毛家湾、南泾河、车站河、安亭泾河道整治工程完成,新泾河河道整治正在抓紧推进,河道水环境面貌焕然一新。陈行原水支线、泰和水厂扩建以及南翔污水处理厂等项目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方面。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进展良好,市区两级95项任务中已启动94项,启动率为98.9%,市级项目启动率100%。污染减排任务推进有序,实现消化增量、削减存量、控制总量的目标。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选址顺利获批,加强垃圾分拣压缩中转站建设,积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减量。
㈥民生项目
公共交通方面。围绕“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区域公交线网布局,继续推进轨交11号线配套公交枢纽建设,年内建成公交嘉定西站,完成了公交嘉定新城临时站的搬迁启用及配套公交线路调整。全年新增公交车72辆,新辟公交线路3条,调整公交线路7条,新建候车信息亭100座,新增新型电子站牌50座,市民出行环境不断优化。静态交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登记备案公共停车场(库)经营单位 67 户,停车泊位 16750 个,已纳入道路停车收费管理的泊位2377个,基本完成区域静态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完成新增居住区、医院、公共停车挖潜泊位数600个、55个、200个的工作任务,缓解停车供需矛盾初显成效。住房保障方面。“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全面覆盖,全年新增廉租受益家庭81户,累计廉租补贴家庭649户,发放补贴金额551万元。全年经济适用房373户准购家庭,预计2014年1月将完成选房工作。全年新增租赁公租房2051套(间)共计8.6万平方米。大力推进大型居住社区建设,竣工面积34万平方米,入住居民6521户;全年商品房新开工561.1万平方米,竣工商品房486.6万平方米;全年新开工动迁安置房97.63万平方米,竣工13.23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为3年内解决目前6600余户在外过渡动迁户奠定扎实的基础。农民工工资清欠方面。全年共接待、受理民工上访166起,接待上访民工717人,涉及被拖欠民工4475人,解决拖欠金额6591万元,解决率为99%,与2012年同期相比,2013年民工上访的数量、涉欠人数有所下降,但涉欠金额上升10%,清欠形势依然较为严峻。道路设施完善方面。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路安装路灯问题,积极联系相关部门,相继落实徐潘路、徐曹路、金沙江西路、爱特路、嘉朱路、胜辛南路等路灯安装工程。
㈦建筑业管理
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方面。不断强化对建设工地质量安全的监管,重点开展了对重大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和“高、大、深”工程等多个专项检查,确保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工程质量安全达标。2013年,共受理报监项目461个,建筑面积972万平方米;备案项目215个,建筑面积512万平方米。建筑市场管理方面。积极加强资质动态监管,提高准入标准,共注销企业资质8家,66家企业列入整改;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人员上岗培训,培训人次3657人;积极开展建筑业协会主席轮值制,强化协会的社会功能。招投标管理方面。共受理建设工程报建项目309个,建筑面积689.48万平方米;核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308项,建筑面积712.69万平方米。同时,深化招投标监管,大力推进电子化招投标。建设项目审批方面。进一步落实审批制度改革各项要求,提高审批水平,加快审批速度,共办理初步设计审批项目共105个;审图合同备案项目136个,出具征询意见汇总项目118个,建筑面积425.8万平方米;完成施工图审查备案项目181个。建筑节能方面。 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8.4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14.3万平方米。组织我区“建筑节能示范项目”的申报,其中汇丰凯苑公寓式酒店(配套商业)获批“上海市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同时积极推进国家机关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工作,完成12幢楼宇的分项计量装置安装。
在党的建设方面,区建设交通党工委根据“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总体思路,深入开展“六建”工程,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为圆满完成中心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㈠深化“大党建”格局建设
着力推进建交系统党建平台建设,区建设交通党工委通过与系统各局党委(党组)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明确了党建工作的目标、主要内容和重点工作,建立了系统党建基本框架。加强了对各局党委(党组)以及直属单位党支部的党建工作的中期和年度考核,确保年初确定的各项党建责任目标顺利完成。继续在全系统中深化、拓展以建学习型、创新型、高效型、服务型、节约型、廉洁型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六建”工程,并列入年度党建工作目标考核,使“六建工程”成为推动党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中心工作的有效载体。同时,系统各局党委(党组)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了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党建活动。区规土局从“抓落实、抓教育、抓队伍、抓准备和抓作风”五个方面着手,夯实党建基础,为中心工作提供保障;区绿容局开展“六个一”活动,拓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区水务局通过抓思想、管干部、带队伍,认真做好“水”文章,努力培育“水”精神,确保水务工作有序运行;区交通局坚持和完善对基层党建“三上门”和“菜单式”工作指导法,帮助基层单位明确党建工作重点;区房管局提出以“四抓四提,服务民生”为重点,着力在教育培训、信息宣传、制度建设、服务民生上下功夫,出成效;区环保局以污染减排、三年行动计划、专项行动等为重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党组织活动。
㈡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区建设交通党工委始终把中心组学习作为班子建设的重点,坚持工作再忙中心组学习不放松,在创新学习形式、增强学习针对性和有效性上,注重抓好五个“结合”,发挥一个“作用”,即专题学习与中心发言相结合、常规学习与“小集中”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学习理论与高层次的专题辅导相结合,并发挥现代网络技术在中心组学习中的作用,使中心组学习的广度不断拓展、深度不断增加。同时,在基层各级党组织中开展了以“抓学习强本领、抓基础强基层、抓作风强服务”为主题的党员学习专题教育活动,着力在教育培训、信息宣传、制度建设、服务民生上下功夫,搭建学习平台,促进学习交流。
㈢夯实作风建设和群众基础
始终坚持跨前一步,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深入服务单位听取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深入了解并积极回应群众呼声,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和管理水平。扎实推进“零距离服务群众工程”,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建交系统142名机关干部参与“零距离.大走访”活动,共走访群众家庭85户,收集到意见建议数17条,查找问题21条。同时制定了以“物业服务、交通服务、环保服务、窗口服务·零距离”等为目标的12个项目计划书,按照项目内容、工作举措和时间节点,扎实推进零距离服务群众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建交委系统“两查找两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准备工作专项调研,收集“四风”方面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做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准备工作。
㈣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注重岗位锻炼,提升能力素质。积极推荐选送干部参加“双百”工程、“成长”工程、援外等轮岗挂职锻炼。区建交、国资两系统启动双向挂职活动,共15家单位派出21名干部参与挂职锻炼活动,为青年干部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使广大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丰富经历。注重选拔使用,提高用人公信度。区建交委系统今年共选拔科级干部42人,平均年龄36岁,其中女性15人,党外干部10人, 80后14人。通过新老更替,加大了年轻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使用,优化了科级干部的队伍结构。注重制度建设,加强日常管理。按照“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工作目标,在建交委系统内开展科级干部和重点岗位人员轮岗交流制度,明确任职交流的年限。同时,通过“述学、述职、述廉”、“谈心谈话”、“走访联系社区”、“加强外出管理”等制度来规范个人行为。
㈤抓实惩防体系建设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区建交委机关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分工,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一岗双责”等制度,积极开展“学党章、守党纪、促廉政”教育活动,组织建设交通系统全体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后备干部和高风险岗位人员聆听区纪委书记郝立宽作的廉政报告。在工程建设领域实施“制度+科技”的反腐倡廉模式,推进党风廉政责任制牵头信息平台建设,维护了工程建设领域市场秩序,对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腐败行为和违法、违规行为起到积极作用。
二、2014年主要安排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快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我区建设交通工作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加快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建设,全力争当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的探索者和先行者,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提升城市品质,开创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的新局面。
㈠全力推进重大工程建设
计划安排重大工程建设项目40个,项目总投资约40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额100亿元左右,实现新开工项目11个,建成或基本建成项目16个。加强动态跟踪,及时梳理项目进展,查找项目推进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与实施主体、职能部门共同研究对策措施,并督促各方责任落实到位。深入项目单位,及时掌握项目情况,重点关注新开工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和进展缓慢项目。强化分类指导和跟踪服务,推进年内新开工项目加快技术储备、项目报批和落实用地,推进在建项目完备程序、征收腾地和施工管理。
㈡加速完善骨干道路网络
全力推进嘉闵高架路北段建设,加快完成动迁腾地收尾,力争“十二五”期末基本建成。加快完成S6(沪翔高速)剩余企业征收工作,早日通车投入使用。积极配合实施S5(沪嘉高速)、宝安公路、沪宜公路大修。加快推进嘉盛东路、外青松公路、塔新东路、爱特路、永盛路-惠平路、陈翔路、嘉盛路-G15立交、世盛路等区区对接和大居外配套道路建设。此外,主动寻求各方支持配合,加快完成惠平路、陇南路、G2北辅道,于田路、于塘路、百安公路等6条穿(跨)越铁路通道建设。进一步研究梳理本区重点地区穿(跨)越高速公路和主要航道的道路规划,年内确定全区穿(跨)越道路的路网规划。
㈢继续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开展嘉定区土地利用总规实施评估和主城区总规修改,推进安亭镇、江桥镇总规编制和外冈镇总规修编,对嘉定产业区块进行分类化规划;深化完善新城东区规划,深入推进薀藻浜沿线规划编制,加强板块连接区域的控规编制,促进各组团间全面融合发展;聚焦郊野公园规划编制和实施,优化沪嘉高速、新城远香湖、沪宜公路等重要片区和节点城市界面,推进再生能源中心等重大项目规划落地。全力推进房地征收补偿工作,加速土地储备和出让,拓展发展空间,平衡建设资金。
㈣努力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加强跨区域协调,重点推进区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陈行水库原水支线、上海大众嘉定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泰和水厂扩建以及南翔污水处理厂等重大项目,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继续深入实施“百、千、万”生态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嘉北郊野公园、薀藻浜生态廊道等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森林、湿地和绿地覆盖率,打造生态优美的城市环境。做好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加大污染减排力度,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城市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
㈤进一步优化公交和住房保障体系
落实公交优先发展的理念,完善区域公交基础设施,缩小服务半径,优化公交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能级,积极争创公交示范城区,继续优化街镇公交线网布局,提高公交出行比例。加快推进嘉定北站、嘉定新城站、白银路站等公交枢纽建设。继续扩大住房保障受益面,做到“应保尽保”,继续增加廉租实物配租,规范公共租赁住房供应管理机制,合理筹措房源。推进住宅产业化水平,年内计划新开工商品房320万平方米、竣工280万平方米,房地产投资约190亿元。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完成年度农村危房改造计划。
㈥进一步强化建筑行业监管
加大对无证施工、规避招标、肢解工程、违法分包、无资质施工等违法行为的专项检查和处罚力度。大力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按照市的部署,稳妥推进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管理,提高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的综合管理水平,加强日常巡查,全力预防重特大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在招投标监管中积极推进实施不良行为纪录和提示制度,充分发挥工程建设网络监管平台作用。继续加强对建筑企业的动态监管,全面启动建筑行业协会主席轮值制。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升级完善网上信息平台,提高初步设计审批、设计文件审查效率,加强工作后评估,为建设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㈦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做好城市管理的机构设置、职能整合和管理机制调整对接工作。做好桥涵洞排水安全排摸工作,按照汛期保障道路交通畅通的要求,编制改造计划,改造提升桥涵及主要积水点的排水能力,建立桥涵洞安全监管责任制度。区镇联手进一步加强对桥梁安全监管机制运行的监督,确保全区桥梁运行情况处在安全可控状态。继续完善日常道路养护监理机制,确保各类道路病害和突发事件能够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置,提升道路养护管理工作水平。区镇联手,积极推进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有效运转,完善农村公路管理站建设及机制运行,提高农村公路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积极推进各相关管线单位年度改造排管计划责任制,坚决杜绝“无许可掘路,无计划掘路”情况的发生,保障道路交通的通畅有序。扎实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进一步提高无障碍设施覆盖率和规范化水平。
㈧进一步夯实党建基础,为中心工作保驾护航
一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结合系统行业特点,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突出“重实际、出实招、求实效”,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头密切联系群众,着力解决好“四风”方面和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二是继续深化“六建”工程建设。按照菜单式、项目化的运作方式,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地谋划和落实党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继续把“六建”工程作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来抓,进一步形成和完善“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亮点”的工作格局;三是加强文明创建工作。做好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专项工作和生态环境组牵头协调工作,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管理。切实加强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在建交委系统中全方位地开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活动;四是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和领导干部参加双重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主题教育活动,继续深化“六有”、“六进”和创“双优”活动,积极筹划“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进一步拓展“制度+科技”防腐工作渠道,稳步推进廉政网络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