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各中小学:
为了普及卫生应急和防灾避险的知识,提高中小学生应对突发事件避险减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的,嘉定区卫生计生委、区教育局联合开展“卫生应急进校园”活动,现将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
2014年5月7日
嘉定区“卫生应急进校园”活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普及卫生应急和防灾避险的知识,提高中小学生应对突发事件避险减灾、自救互救技能,嘉定区卫生计生委、区教育局联合开展“卫生应急进校园”活动。为保证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围绕开展应急知识培训、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卫生应急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为目标,促进应急知识教育在我区中小学普及,达到“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的,为营造全社会了解卫生应急、关心卫生应急、重视卫生应急、支持卫生应急工作的良好局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架构
区卫生计生委、区教育局共同组成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本次活动的方案制订、组织实施、制作竞赛试题、评奖、监督等工作。
组长:陆 璇(区卫计委副主任)
俞勇彪(区教育局副局长)
组员:仇燕青(区卫计委应急管理科科长)
张耀华(区卫计委预防保健与健康促进科科长)
戴 臻(区医疗急救中心主任)
许海蓉(区教育局体卫科艺科科长)
陈卫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
赵卫忠(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副主任)
唐 莺(区教师进修学院卫生教研员)
区卫生计生委负责卫生应急知识培训、制作竞赛试题、组织知识竞赛决赛和夏令营活动。
区教育局负责组织学校开展卫生应急课程培训,初赛组织和优胜队的选拔等工作,协助决赛和夏令营活动组织。
三、活动内容和安排
以卫生应急和防灾避险知识为内容开展以下活动:
(一)应急知识普及校园行(时间:每年5月)
区卫生计生委组织应急知识普及师资,统一编制培训教材,至嘉定各街镇中小学开展培训讲座,培训对象为全区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在校学生;把普及卫生应急知识,作为学校健康工作室的一项重要内容,配合学校落实卫生应急课程。
(二)知识竞赛(时间:每年6月)
1.竞赛形式:卫生应急知识竞赛分为初赛、决赛。初赛以笔试形式开展,各中小学推荐学生各3名参加笔试,取总分最高的前6名学校进入决赛。决赛以现场答题、技能操作的形式开展,分为必答、抢答题。每支参赛队由3名队员组成(至少一名男生)。竞赛试题内容范围由活动领导小组统一下发。
2.参赛对象:本次竞赛的参赛对象为全区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在校学生,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参赛。
3.竞赛内容
竞赛试题范围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常识以及防震减灾、意外伤害防护等。
4.名次设置及奖励办法
本次活动小学组和初中组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奖励办法:对获奖学校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入围决赛者可获得参加卫生应急夏令营的资格。
(三)卫生应急夏令营(时间:每年6月下旬—7月上旬)
组织“卫生健康探秘”参观活动,开展野外生存能力训练、拓展训练、卫生救护技能培训等。
四、活动要求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卫生应急知识教育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增强学生自救互救、安全防护能力的一项基本教育,也是各级卫生、教育部门的重要职责。要通过“卫生应急进校园”活动,促进卫生应急知识教育工作在我区的进一步开展,激发广大学生学习卫生应急知识的积极性,切实增强防灾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加强领导,抓好落实。要切实加强活动的领导工作,建立各级竞赛领导小组,指定相关科室(部门)及具体负责人员。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确保活动顺利开展,达到预期效果。
(三)创新形式,注重效果。“卫生应急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要创新形式,做到目标明确,内容落实,过程扎实,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卫生应急知识教育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