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文件
嘉定区文广局2015年工作要点
索 引 号: WC3303000-2015-003 主题分类: 区政府委办局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2015-03-04
名 称: 嘉定区文广局2015年工作要点
文 号: 嘉文广[2015]9号 公开类型: 主动公开
公开属性: 全部公开 公开期限: 长期公开
2015年,嘉定区文广工作将围绕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为抓手,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深入挖掘和盘活地区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文化主体,创新工作手段,推进文化建设向专业化、社会化发展,培育城市特质魅力,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编制“十三五”文化发展专项规划。根据中央要求,按照嘉定建设有综合竞争力的现代化新型城市的要求,以前瞻性、示范性、公益性为原则,编制好区“十三五”文化发展专项规划,提出高于全国标准、领先上海标准的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使嘉定百姓享受更为现代的公共文化服务。
2、推进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博物馆综合体项目建设的立项和筹备工作,明确博物馆综合体的发展规划及运作模式,做好张碧寒艺术馆建设前期论证工作。结合1号课题的贯彻,科学布点街镇、大型居住区文化设施,统筹考量、规划设计嘉定新城和南翔、江桥等大型居住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布点。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居综合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百姓书社等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使百姓就近就便参与文化活动。继续推进24小时街区智慧图书馆布点建设,在大型居住区、人流量密集的交通、商业中心合理布点。
3、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建设。完善“文化嘉定云”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拓展文化团队自我管理、文化活动即时互动、文化场馆自助预订功能。加强公共文化大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处理能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效。
4、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以《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及上海市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文件为依据,结合嘉定实际,梳理形成公共文化服务职责清单,研究制定《嘉定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嘉定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绩效评估标准》等制度性文件。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在上海质量认证咨询中心专业团队的指导下,根据市民对各单位提供服务的方式、需求及潜在需求、满意度等实际情况,制定并规范服务流程,完成首批试点嘉定区图书馆、嘉定镇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标准化服务体系认证工作,并根据认证情况在全区推广。完成图书馆“直管模式”的全覆盖,实现区内图书馆服务标准的统一。
5、不断丰富文化产品。统筹考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多样化文化需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重视内容创作,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不断加大群文节目创作力度。结合上海市民文化节、上海之春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市级展示平台,进一步增加、丰富优秀文化产品的供给量。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深化“百姓大舞台”和“百姓大展台”的形式和内涵,提高组织形式的有效性,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百姓的参与度
6、强化公共文化机构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拓展区属文化机构的服务功能,在服务内容、服务项目、服务方式上形成错位发展、联动发展、合作发展、优势互补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区文化馆要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不断创新。区图书馆通过嘉图讲座、周末故事会等特色服务,在倡导市民阅读、城市学习方面形成探索,拓展其“公共空间”的功能。嘉定博物馆、陆俨少艺术院和韩天衡美术馆要在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理论研究、开展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好作用。完善公共文化公众评价机制,继续对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院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第三方绩效评估和市民满意度测评,不断提高设施利用率和服务效能。
二、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1、推进文化融合发展。立足“大文化”发展格局,结合市文化金融工作座谈会精神的贯彻,争取各方支持,推进文教结合、文旅结合、文商结合,支持区文旅集团的工作,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形成文化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2、探索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探索建立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或理事会制度,创新公共文化事业的管理体制机制。探索文化机构运行管理的专业化、社会化运作,开展委托社会组织运作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试点。
3、创新基层公共文化参与机制。调动多方力量,统筹资源,共同参与基层文化的管理和服务,形成多元联动格局。深化区公共文化服务议事会建设,发挥群众在公共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议事会充分议事、有效议事。强化团队文化建设,委托社会组织与群众文化团队合作,试点推进群众文化活动自治管理,形成广场舞联盟等群众性自治组织。
4、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主体。重视引入培育文化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使提供文化服务的主体更为丰富。依托保利大剧院,引入“开心麻花”剧团资源,建立嘉定白领话剧社,并在年内进行首演。制定《嘉定区促进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实施细则》,通过项目合作、活动开展和机构进驻等方式,引入培育一大批文化类社会组织。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形成嘉定区文化志愿者资源库,探索文化志愿者的专业培训和激励机制,表彰首批文化志愿者。
5、发挥民间博物馆、美术馆作用。继续深入调研,提出对民间博物馆、美术馆扶持发展的政策建议,拓展民间博物馆、美术馆功能,使之成为公共文化事业的有益补充。举办“爱赏嘉定──走进博物馆”活动,加大民间博物馆、美术馆的宣传、推广力度,使学生、市民欣赏到更丰富的文化产品。推进民间博物馆、美术馆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探索建立民间博物馆(美术馆)协会。
三、做好广播电视工作
1、强化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作用。紧扣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以及区委、区府的工作重点,组织策划相关主题和系列专题报道。以新闻、专题访谈、公益广告等形式,推介宣传“创城”工作中的经验成绩,倡导文明风尚。聚焦发展、民生两大主题,全方位多角度回应群众诉求。继续抓好品牌栏目“嘉定故事”、“民生热线”和“纪录嘉定”影响力,突出正面导向,促进社会和谐。
2、提高节目制作水平。启动新一轮改版,突出“社区台”定位,增设观众互动和主播点评栏目,提升现场感和生活性。加强同市和中央广播电视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力争外宣工作有新亮点。强化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节目制播水平,积极冲刺广播电视节目的国家奖项。启动口述历史系列专题片《说嘉定》的拍摄,记录嘉定800年历史发展足迹。策划举办嘉定区青少年才艺大赛活动,展示区内青少年才艺水平。加强与上海久事公司的合作,对F1中国站赛事进行广播直播报道,促进户外直播工作常态化。
3、提升广播电视的技术水平。善技术保障、规范内部管理,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做好高清设备、系统的安装调试,完成电视播出系统和电视制作系统的高清改造工作。加快推进全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的数字化改造,进一步扩大数字电视网络的覆盖范围。
四、做好文物文博工作
1、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继续做好本区范围内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在规定时限内摸清我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内的可移动文物。召开文物工作会议,强化属地管理,落实《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加强地面文物保护的日常巡查力度推动落实相关街镇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保护工作。加大《文物保护法》的普法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积极参与西门老街改造开发,做好新城建设、老城保护性改造中的文物保护工作。
2加大地区特色文化的传承力度。继续加大科举文物的征集力度。组织中国科举文化展赴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馆、西藏日喀则宗山博物馆巡展。深化科举文化的理论研究工作,编辑出版好《科举学论丛》。推进“孔庙活化”工作,主动加强与各地孔庙的联系和业务交流,并与秋霞圃书院联动合作,开展孔子与国学文化的课题研究、祭孔典礼和国学普及教育等活动。
3、启动纪念建县800年文化活动。明确纪念建县800年文化活动的总体方向和重点项目。继续做好《嘉定文化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办好专业刊物《画坛》重视文化学术研究,梳理嘉定800年文脉,开展嘉定精神和历史名人研究,促进嘉定文化研究工作。
4、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策划举办“我们的节日”和嘉博讲堂系列活动,吸引市民走进博物馆。引进“鼎甲荣光——清代状元掠影”、“神奇的古墓——长沙马王堆汉墓文物珍品展”、贺友直连环画作品展等特展。组织好上海山水画小品邀请展”、“陆俨少、宋文治新中国题材艺术作品特展”等交流展示活动。继续开展“爱上美术馆”公共教育系列活动、“亲子携手游嘉博”、“中国梦·我的梦想”主题活动,提高品牌形象和公众影响力。韩天衡美术馆与“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联动发展,共同策划系列高端艺术会展和开展“味闲讲堂”等艺术教育交流活动。
5、深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国家级和市级保护项目为重点,充分发挥现有传承人的作用,做好后继人才的培养工作。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活动,举办非遗项目展览、非遗项目音乐会和嘉定“大师与设计师”跨界论坛等非遗保护传承活动。在继续做好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活动的同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巡展活动向社区延伸。
五、推动文化市场规范繁荣发展
1、助推文化产业发展。以“创新创业、融合发展”为主题,聚焦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项目,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和服务体系。积极发挥中广国际、南翔智地2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引领作用,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按照“不拼政策拼配套,错位竞争拼服务”的工作要求,聚焦重点,推进电影产业发展。加强与区经委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指导和服务,积极支持企业申报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继续做好九分钟电影锦标赛的协调及日常服务工作等。
2、通过市场引导形成行业自律。围绕嘉定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积极做好优质文化项目建设的引导工作,优化文化市场产业结构,为嘉定文化市场繁荣发展提供优质的投资软环境。逐步完善文化市场经营单位行业的信用评级制度。发挥文化行业协会的作用,形成自评互评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开展各类培训和教育,提升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3、强化管理提高市场引导力。创新市场监管模式,通过深化行业专管员和借助全区城市综合管理联勤机制,推进文化市场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行业基础性管理,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推进基础信息档案分级分类建档工作,实施档案的动态管理,为市场监管工作奠定基础。完善“文化市场三级联动巡查员”工作机制,抓好文化市场信息员和市场监督员队伍建设。继续深化“网吧”分类管理、道口协查等工作机制,形成“市场问题发现机制”,按照“一级多格、一格多点”标准,合理划分网格,推行网格化监管模式。
4、依法行政提高服务管理能力。转变传统工作理念,通过提前介入、强化服务、完善程序,有效提高行政窗口服务效能,发挥行政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引导行业合理布局。深化部门协作,协同区内相关单位,做好各类专项整治工作。积极搭建企业交流平台,推进柔性执法工作,加强政风建设,变“事后处罚”为“事前预防”,促进市场良性发展。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2015年3月4日

政策留言板

政策留言板只接受对本页(该条)政策的咨询和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