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WB9205000-2015-002 | 主题分类: | 区政府委办局 |
发布机构: | 区审计局 | 发文日期: | 2015-03-09 |
名 称: | 嘉定区2015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考核办法 | ||
文 号: | 嘉审综〔2015〕2号 | 公开类型: | 主动公开 |
公开属性: | 全部公开 | 公开期限: | 长期公开 |
项目
|
考核
内容
|
得分标准
|
分值
|
自评分
|
考评分
|
|
一、基础考核部分(100分)
|
||||||
组织建设(20)
|
机构人员设置
|
设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3分)
|
3
|
|
|
|
配备2名及以上内审专职人员(3分)
|
3
|
|
|
|||
领导重视情况
|
建立了内部审计工作制度(2分)
|
2
|
|
|
||
成立了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2分)
|
2
|
|
|
|||
分管领导组织召开审计工作专题会议2次以上(10分)
|
10
|
|
|
|||
审计基础 (60)
|
审计计划安排
|
制定书面的年度内审项目计划,计划内容完整,包括审计项目名称、类型、预计完成时间等内容(5分)
|
5
|
|
|
|
年度安排的经济责任和财务收支审计项目数一般应不少于本单位下属应审计对象的五分之一(5分)
|
5
|
|
|
|||
年初计划经本单位主要领导批准正式下发;年度计划如未完成,经领导同意调整计划(5分)
|
5
|
|
|
|||
审计任务实施
|
按要求完成年度工作计划和领导交办的审计事项,完成的所有项目的审计报告必须报本单位领导及区审计局(10分)
|
10
|
|
|
||
积极配合完成区审计局部署的审计项目和工作任务(8分)
|
8
|
|
|
|||
审计情况报送
|
按时上报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4分)
|
4
|
|
|
||
每季末25日前按要求报送有关内部审计情况统计报表(4分)
|
4
|
|
|
|||
全年至少提交1篇审计业务综合分析报告和经济责任审计综合分析报告,报本单位领导和区审计局(10分)
|
10
|
|
|
|||
每季度至少提交1篇审计信息(4分)
|
4
|
|
|
|||
参加区局活动
|
按要求参加区审计局组织的各类会议、培训活动(5分)
|
5
|
|
|
||
审计质量 (20)
|
审计档案
|
审计程序规范,审计证据适当、充分,审计报告如实反映审计结果、格式规范,审计成果明显(20分)
|
20
|
|
|
|
小 计
|
|
100
|
|
|
||
二、附加考核部分(15分)
|
||||||
1、特色工作加分(1-15分)
|
在制度建设、审计方式方法、审计效果等方面有独特做法、鲜明特点或者产生明显成效的,提交专门材料(1-15分)
|
15
|
|
|
||
2、一票否决
|
年内在上级审计部门审计和纪检部门办案中发现单位存在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的,且经核查,内审机构工作存在明显疏漏的;内审人员被相关部门查出有违纪违法问题的
|
|
|
|
||
合 计
|
|
115
|
|
|
||
项目
|
考核
内容
|
得分标准
|
分值
|
自评分
|
考评分
|
一、基础考核部分(100分)
|
|||||
组织建设(20)
|
领导重视情况
|
建立了内部审计工作制度(5分)
|
5
|
|
|
成立了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5分)
|
5
|
|
|
||
分管领导组织召开审计工作专题会议2次以上(10分)
|
10
|
|
|
||
审计基础 (60)
|
审计计划安排
|
制定书面的年度内审项目计划,计划内容完整,包括审计项目名称、类型、预计完成时间等内容(5分)
|
5
|
|
|
年度安排的经济责任和财务收支审计项目数一般应不少于本单位下属应审计对象的五分之一(5分)
|
5
|
|
|
||
年初计划经本单位主要领导批准正式下发;年度计划如未完成,经领导同意调整计划(5分)
|
5
|
|
|
||
审计任务实施
|
按要求完成年度工作计划和领导交办的审计事项,完成的所有项目的审计报告必须报本单位领导及区审计局(10分)
|
10
|
|
|
|
积极配合完成区审计局部署的审计项目和工作任务(8分)
|
8
|
|
|
||
审计情况报送
|
按时上报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4分)
|
4
|
|
|
|
每季末25日前按要求报送有关内部审计情况统计报表(4分)
|
4
|
|
|
||
全年至少提交1篇审计业务综合分析报告,报本单位领导和区审计局(10分)
|
10
|
|
|
||
每季度至少提交1篇审计信息(4分)
|
4
|
|
|
||
参加区局活动
|
按要求参加区审计局组织的各类会议、培训活动(5分)
|
5
|
|
|
|
审计质量 (20)
|
审计档案
|
审计程序规范,审计证据适当、充分,审计报告如实反映审计结果、格式规范,审计成果明显(20分)
|
20
|
|
|
小 计
|
|
100
|
|
|
|
二、附加考核部分(15分)
|
|||||
1、特色工作加分(1-15分)
|
在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审计方式方法、审计效果等方面有独特做法、鲜明特点或者产生明显成效的,提交专门材料(1-15分)
|
15
|
|
|
|
2、一票否决
|
年内在上级审计部门审计和纪检部门办案中发现单位存在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的,且经核查,内审机构工作存在明显疏漏的;内审人员被相关部门查出有违纪违法问题的
|
|
|
|
|
合 计
|
|
115
|
|
|
项目
|
考核
内容
|
得分标准
|
分值
|
自评分
|
考评分
|
一、基础考核部分(100分)
|
|||||
组织建设(20)
|
人员配备情况
|
设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3分)
|
3
|
|
|
配备2名及以上内审专职人员(3分)
|
3
|
|
|
||
领导重视情况
|
建立了内部审计工作制度(2分)
|
2
|
|
|
|
成立了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2分)
|
2
|
|
|
||
分管领导组织召开审计工作专题会议2次以上(10分)
|
10
|
|
|
||
审计基础 (60)
|
审计计划安排
|
制定书面的年度内审项目计划,计划内容完整,包括审计项目名称、类型、预计完成时间等内容(5分)
|
5
|
|
|
年度安排的经济责任和财务收支审计项目数一般应不少于本单位下属应审计对象的五分之一(5分)
|
5
|
|
|
||
年初计划经本单位主要领导批准正式下发;年度计划如未完成,经领导同意调整计划(5分)
|
5
|
|
|
||
审计任务实施
|
按要求完成年度工作计划和领导交办的审计事项,完成的所有项目的审计报告必须报本单位领导及区审计局(10分)
|
10
|
|
|
|
积极配合完成区审计局部署的审计项目和工作任务(8分)
|
8
|
|
|
||
审计情况报送
|
按时上报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4分)
|
4
|
|
|
|
每季末25日前按要求报送有关内部审计情况统计报表(4分)
|
4
|
|
|
||
全年至少提交1篇审计业务综合分析报告,报本单位领导和区审计局(10分)
|
10
|
|
|
||
每季度至少提交1篇审计信息(4分)
|
4
|
|
|
||
参加区局活动
|
按要求参加区审计局组织的各类会议、培训活动(5分)
|
5
|
|
|
|
审计质量 (20)
|
审计档案
|
审计程序规范,审计证据适当、充分,审计报告如实反映审计结果、格式规范,审计成果明显(20分)
|
20
|
|
|
小 计
|
|
100
|
|
|
|
二、附加考核部分(15分)
|
|||||
1、特色工作加分(1-15分)
|
在制度建设、审计方式方法、审计效果等方面有独特做法、鲜明特点或者产生明显成效的,提交专门材料(1-15分)
|
15
|
|
|
|
2、一票否决
|
年内在上级审计部门审计和纪检部门办案中发现单位存在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的,且经核查,内审机构工作存在明显疏漏的;内审人员被相关部门查出有违纪违法问题的
|
|
|
|
|
合 计
|
|
115
|
|
|
考核
项目
|
考核
内容
|
考核标准和评分标准
|
分值
|
得分
|
加强对基层站所、村(居)主要负责同志的经济责任审计
(2分) |
领导
重视(0.4分)
|
1、组织领导。完善相关制度,建立了镇级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得0.1分;分管领导至少组织召开二次专题会议,研究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得0.1分。
|
0.2
|
|
2、机构人员。按照规定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得0.1分;配备2名及以上内审专职人员得0.1分。
|
0.2
|
|
||
审计
计划 执行
(1.1分) |
1、制定书面的年度内审经济责任项目计划得0.1分;经本单位主要领导批准正式下发得0.1分;如未完成,经领导同意调整计划得0.1分。
|
0.3
|
|
|
2、年度安排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数一般应不少于本单位下属应审计对象的五分之一得0.2分。
|
0.2
|
|
||
3、完成的所有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审计报告报本单位主要领导及区审计局得0.2分。
|
0.2
|
|
||
4、全年至少提交1篇经济责任审计综合报告得0.2分。
|
0.2
|
|
||
5、积极配合完成区审计局部署的审计项目和工作任务得0.2分。
|
0.2
|
|
||
审计质量(0.5分)
|
审计程序规范得0.1分;审计证据适当、充分得0.1分;审计报告如实反映审计结果、格式规范得0.1分;审计成果明显得0.2分。
|
0.5
|
|
特色
类别
|
工作要求
|
适用
单位
|
加分
范围
|
具体说明
|
组织建设方面
|
设立专门的内审机构和配置专职审计人员
|
委办局
|
1-3
|
经本单位组织机构正式批准,设立了独立或合并办公的专门内部审计机构,,明确审计工作职责,并配置专兼职内审人员。
|
创新审计工作制度
|
全部
|
1-3
|
创新或沿用了特色审计工作制度,包括审计监督范围、质量管理、审计整改等方面的制度。
|
|
审计方式方法方面
|
开展新的审计工作类型
|
全部
|
1-3
|
创新或沿用了特色审计工作类型,如建设项目合同预审、跟踪审计、绩效审计、资源环境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
|
创新审计工作组织形式
|
全部
|
1-3
|
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创新或沿用了横向、纵向联合等有特色的专项审计或调查,如财务会审、同步审计、联合审计等
|
|
创新审计程序和管理方式
|
全部
|
1-3
|
在规范管理、促进质量和成效方面,创新或沿用了有特色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模版。如审计综合报告、工作信息专报、整改通知书、前后任面对面征求意见等。
|
|
审计工作成效方面
|
节约财政性资金、避免损失浪费金额较大
|
全部
|
1-3
|
年度开展的审计工作中,在促进本单位财政性资金节约使用、减少损失浪费等方面有明显成效的。
|
促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健全完善
|
全部
|
1-3
|
年度开展的审计工作中,在促进本单位相关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方面有明显成效的。
|
|
重视审计整改
|
全部
|
1-3
|
在领导及相关部门重视整改、参与整改工作方面,创新或沿用了有特色的工作机制,且取得明显成效的。如:主要领导组织审计整改专题会议督促整改工作;部门联合反馈审计情况或联合督促整改等。
|
|
加大审计公开力度
|
全部
|
1-3
|
在审计报告或整改报告公开方面创新或沿用了有特色的工作模式,公开力度相对较大的。如审计报告或整改报告在单位内部及下属单位进行公开等。
|
|
其他方面
|
其他方面特色工作
|
全部
|
1-3
|
在内审其他方面创新或沿用了特色工作,得到相关上级部门采纳或肯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