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WE7306000-2015-008 | 主题分类: | 区政府委办局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2015-07-06 | |
名 称: | 区卫计委关于开展2015年嘉定区卫生应急核心能力评估工作的通知 | ||
文 号: | 嘉卫计应急〔2015〕9号 | 公开类型: | 主动公开 |
公开属性: | 全部公开 | 公开期限: | 长期公开 |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5年7月6日
评估内容
|
评估办法
|
分值
|
评分标准
|
得分
|
||
1.体系建设
(39.5分)
|
1.1
政策保障
(7.5分)
|
1.1.1区县政府将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以及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
查阅三个规划文件
|
1.5
|
区县政府每纳入一个规划得0.5分。
|
|
1.1.2区县政府将卫生应急常规工作经费(包括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培训演练、装备储备、指挥系统维护等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有指挥系统、应急队伍、培训基地、救援基地、装备储备等项目建设专项经费。有应急储备金,能根据应急处置实际需要及时追加工作经费。
|
查阅相关文件、记录
|
6
|
区县政府将卫生应急常规工作经费列入政府年度预算得2分;本年度有项目建设专项经费得2分;有年度应急储备金或需要时能及时追加经费得2分。
|
|
||
1.2
预案制定
(11分)
|
1.2.1区县政府编制本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两大专项预案。
|
查阅两件预案
|
2
|
区县政府每编制一件预案各得1分。
|
|
|
1.2.2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编制本级部门单项卫生应急预案,制定本级预案管理制度。
|
查阅部门单项预案
|
3
|
区县预案种类与风险评估结果、当地实际需要相符得2分,制定预案管理制度得1分。
|
|
||
1.2.3区县疾病预防控制(含鼠疫防控)、卫生监督、医疗机构编制本单位卫生应急预案和技术工作方案。
|
区县疾病预防控制(含鼠疫)、卫生监督机构、抽取1所医疗卫生机构查阅预案或技术工作方案等文件
|
1.5
|
每个机构预案或技术方案符合工作需要得0.5分。
|
|
||
1.2.4以上各类预案和工作方案能够及时评估并修订。
|
查阅两件专项预案、一件单项预案和3个单位技术方案各1个的评估或修订记录。
|
4.5
|
5年内每评估或修订一件专项预案得1分;单项卫生应急预案有评估或修订记录得1分;每个技术机构的预案或技术方案有评估或修订记录得0.5分。
|
|
||
1.3
法制建设
(2分)
|
1.3.1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坚持开展卫生应急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和执行工作。
|
查阅工作记录
|
2
|
本年度开展了法律法规宣贯和推动工作得2分。
|
|
|
1.4
体制建设
(12分)
|
1.4.1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含鼠疫防控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县级医疗机构设立或指定部门、人员负责卫生应急工作。
|
现场评估的医疗机构选用指标1.2.3的抽取结果。
查阅文件,现场考查。
|
8
|
各机构指定部门、人员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各得2分,设立独立部门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各得4分
|
加分
项
|
|
1.4.2卫生应急办公室编制数量(如有)、办公场所及设备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制度健全、运转规范。
|
现场评估医疗机构选用指标1.2.3的抽取结果。
查阅文件,现场考查。
|
4
|
各机构应急办设施设备满足工作需要、制度健全、运转规范各得1分。
|
|
||
1.5
机制建设
(5分)
|
1.5.1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建立与本级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多部门合作机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与有关部门的单项合作机制;与毗邻区县或相应地区政府卫生等部门建立区域合作机制。
|
查阅文件、工作记录
|
3
|
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与本级政府其他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得2分; 与相邻区县建立机制得1分。
|
|
|
1.5.2各类合作机制运行良好,开展相关活动并有记录。
|
查阅文件、工作记录
|
2
|
机制运行良好得2分。
|
|
||
1.6
指挥决策
(2分)
|
1.6.1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完成本级卫生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及其决策辅助功能建设,基本具备监测预警、应急值守、信息沟通、指挥协调、专家研判等功能。
|
查阅工作记录,现场考查
市的确定:
|
2
|
建成系统的区县得1分,与本级医疗卫生机构联网得1分。
|
|
|
2.应急队伍
(13分)
|
2.1
专家库
(7分)
|
2.1.1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建立本级卫生应急专家库和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定本级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库管理制度。
|
查阅文件、工作记录
|
3
|
建立区县专家库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各得1分;管理制度完备得1分。
|
|
2.1.2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专家构成满足应急处置需要,信息及时更新。
|
查阅文件、工作记录
|
4
|
专家人数与专业结构合理得2分;专家信息及时更新得2分。
|
|
||
2.2
应急队伍
(6分)
|
2.2.1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卫生应急队伍,建立本级卫生应急队伍成员资料库或成员单位名单。
|
查阅文件、现场考查、电子信息系统
|
2
|
建立专业队伍,且建立成员资料库或成员单位名单得2分。
|
|
|
2.2.2队伍专业结构合理,能与本地卫生应急工作实际需要相适应,资料、名单能及时更新。
|
查阅文件、工作记录
|
1
|
符合当地实际工作需要,且资料、名单能及时更新得1分。
|
|
||
2.2.3 队伍按相应装备目录标准,装备率达100%。
|
查阅文件、现场考察
|
3
|
队伍装备达标率100%得3分。
|
|
||
3.装备储备
(13分)
|
3.1
装备
(6分)
|
3.1.1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本级卫生应急装备管理办法,日常管理单位制定卫生应急装备管理制度,明确仓储、管理、调配、维护、更新等具体要求。
|
查阅管理制度等文件
|
2
|
制定专门管理办法或制度得1分;日常管理单位制度健全执行良好得1分。
|
|
3.1.2区县卫生应急队伍装备配备符合医疗救援、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突发中毒事件处置、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等事件处置的本市相关标准。
|
查阅文件,现场考查
|
4
|
每类队伍符合相关标准得1分。
|
|
||
3.2
储备
(7分)
|
3.2.1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本级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和标准,明确物资储备的种类、数量和方式。
|
查阅目录和标准等文件
|
1
|
制定了本级物资储备目录和标准得1分。
|
|
|
3.2.2区县政府或相关部门制定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有卫生应急物资的实物储备,并通过与生产、经营企业签订储备合同等形式开展计划储备。
|
查阅管理制度、协议储备合同等文件
|
5
|
管理制度完备执行良好得2分。
建立物资储备得2分。有计划储备或协议储备合同得1分。
|
|
||
3.2.3区县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含计划储备)满足本地工作需要,以上制度和标准得到了良好执行。
|
现场考查
|
1
|
物资储备(含计划储备)符合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和标准、满足本地工作需要得1分
|
|
||
4.培训演练
(16分)
|
4.1
培训
(5分)
|
4.1.1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本级卫生应急培训年度计划
|
查阅年度计划等文件
|
1
|
制定年度计划得1分。
|
|
4.1.2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托1-2个综合实力强的医疗卫生专业机构建立本级培训演练中心。
|
查阅文件,现场考查
|
1
|
建立培训演练中心得1分。
|
|
||
4.1.3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建立卫生应急事件处置案例库等培训辅助教材。
|
查阅相关资料
|
1
|
建立案例库得1分。
|
|
||
4.1.4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针对本级医疗卫生人员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卫生应急全员培训。
|
查阅培训记录
|
1
|
参照《2011-2015年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规划》,本年度组织开展了医疗卫生人员卫生应急全员培训的得1分。
|
|
||
4.1.5区县卫生应急全员培训考核通过率85%。
|
查阅培训记录
|
1
|
本年度组织开展了医疗卫生人员卫生应急全员培训考核通过率≥85%得1分。
|
|
||
4.2
演练
(4分)
|
4.2.1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本级卫生应急演练年度计划。
|
查阅计划等文件
|
1
|
制定年度演练计划得1分。
|
|
|
4.2.2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本年度开展本级卫生应急演练次数,参加人数达到要求。
|
查阅演练记录、演练视频
资料等
|
2
|
本年度开展演练次数≥2次得1分,开展了实战演练得1分。
|
|
||
4.2.3区县历次演练均有工作实施方案、总结和评估报告。
|
抽查2次演练,查阅演练的实施方案、总结评估等文件
|
1
|
被抽查的演练实施方案和总结评估齐全,得0.5分。
|
|
||
4.3
桌面推演
(7分)
|
4.3.1接报后,报告及时,事件类别、性质和级别判断正确,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
|
选取本年度开展的1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桌面推演实例,查阅影像资料、推演方案等文件材料。
|
1
|
符合要求得1分
|
|
|
4.3.2专人指挥,指令明确,流程清晰,各职能部门职责明确,响应及时,协同有序
|
1
|
符合要求得1分
|
|
|||
4.3.3卫生应急队伍派遣及时,调度有序,队员专业构成合理
|
1
|
符合要求得1分
|
|
|||
4.3.4卫生应急装备和药品配备齐全,储备调用机制有效运行
|
1
|
符合要求得1分
|
|
|||
4.3.5事件相关信息严格按照国家和本市规范上报;信息报告及时;报告内容准确、有序、完整。
|
1
|
符合要求得1分
|
|
|||
4.3.6 根据事件处置需要,开展健康宣教和媒体沟通。
|
1
|
符合要求得1分
|
|
|||
4.3.7 事后,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总结评估。
|
1
|
符合要求得1分
|
|
|||
5.宣教科研
(15分)
|
5.1
宣传教育
(9分)
|
5.1.1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编制本辖区卫生应急公众宣传教育材料。
|
查阅宣传资料
|
2
|
编制了本级宣传教育材料,资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得2分。
|
|
5.1.2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与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建立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协作机制。
|
查阅文件、工作记录、视频资料等
|
2
|
与媒体建立协作机制工作开展良好得2分。
|
|
||
5.1.3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托本级红十字会或、团委等部门建立的志愿者培训机制,将卫生应急宣教内容纳入对志愿者的常规培训内容中。
|
查阅制度文件、工作记录
|
1
|
在对志愿者的培训中加入了卫生应急内容得1分。
|
|
||
5.1.4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本年度开展的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活动,覆盖受众人数占本辖区居民人口比例、居民卫生应急知识知晓率达到要求。
|
查阅活动记录、统计资料;抽查10名居民,现场填写
知识问卷
|
4
|
参照《2011-2015年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规划》,区县覆盖率≥80%得2分;知晓率城市≥80%且农村≥60%,得2分。
|
|
||
5.2
科学研究
(6分)
|
5.2.1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医疗卫生机构本年度开展的卫生应急科研课题立项数量、经费总额。
|
查阅科研合同、立项文件等资料
|
2
|
本年度有市级、区县级科研课题得2分
|
|
|
5.2.2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本级医疗卫生专业机构本年度参与的国际、国内与卫生应急理论、实务有关的交流合作次数(考察、科研合作等)。
|
查阅统计文件、活动记录
|
4
|
参与国内交流合作每次得1分,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每次得2分,本项最高得4分。
|
|
||
6.监测预警
(21分)
|
6.1
监测分析
(12分)
|
6.1.1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判定操作流程和工作规范。
|
查阅工作规范等文件
|
2
|
制定工作流程和规范各得1分。
|
|
6.1.2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监测报告专业机构制定并执行季度、半年和年度分析报告及信息专报等分析报告制度。
|
查阅制度文件、监测上报文件
|
2
|
制定工作制度,执行良好各得1分
|
|
||
6.1.3区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系统、救灾防病网络直报系统、舆情监测网络系统,系统运行良好,能及时获取、分析、反馈数据信息。
|
查阅工作记录
|
3
|
每三类系统中的一类运行良好得1分。
|
|
||
6.1.4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监测报告专业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报告及时率、报告完整率、网络直报率、评估率均达到100%。
|
查阅工作记录
|
5
|
五率中每个率达到100%各得1分。
|
|
||
6.2
风险评估
(7分)
|
6.2.1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建立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和机制。
|
查阅制度文件
|
3
|
制定风险评估制度及机制各得1分。建有风险评估结果利用制度得2分。
|
|
|
6.2.2区县疾控机构开展日常风险评估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题风险评估和其他突发事件及大型活动开展专题风险评估。
|
查阅工作记录
|
4
|
能定期开展日常风险监测得1分;能开展较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题风险评估并有工作记录、评估报告得1分;有非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评估工作记录、评估报告得2分。
|
|
||
6.3
预警发布
(2分)
|
6.3.1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能及时向同级政府提出健康风险提示和发布预警的建议。
|
查阅工作记录
|
2
|
能及时提出健康风险提示得1分;能及时提出预警建议得1分。
|
|
|
7.应急处置
(66分)
|
7.1
组织指挥
(19分)
|
7.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中,相应级别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能在事件发生后迅速组织医疗卫生专业机构和人员到达现场开展先期处置。
|
制取的案例处置救援工作记录、视频资料等进行查阅。
|
3
|
指标7.1.2至指标7.4.6,除特别说明外,每个案例符合要求得0.5分,每个评估单位各抽取6个案例。
|
|
7.1.2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事件发生后相应级别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能及时组织专家咨询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评估,提出启动应急响应的建议。根据需要,及时向本级政府提出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
|
|
|
|
||
在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中,相应级别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接到相应级别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工作,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需要及时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响应。
|
|
3
|
|
|
||
7.1.3相应级别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能及时制定并下发应急处置技术方案、操作规程等专项工作技术方案。
|
|
3
|
|
|
||
7.1.4相应级别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能高效协调调派各医疗卫生专业机构和人员、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工作组等参与处置和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
|
3
|
|
|
||
7.1.5相应级别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能够统一协调各类卫生应急物资的调拨。
|
|
3
|
|
|
||
7.1.6相应级别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相关机构、部门、人员执行24小时值守制度。
|
|
1
|
案例符合得1分。
|
|
||
7.1.7相应级别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能及时将处置和救援相关情况报本级政府和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
|
3
|
|
|
||
7.2
现场调查
(12分)
|
7.2.1现场指挥部能及时组织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核实事件,确定病例定义,搜索和鉴别病例,收集整理事件相关信息,确定事件高危地区和波及人群范围。
|
|
6
|
每个案例符合要求各得1分。
|
|
|
7.2.2现场指挥部能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态进行分析,提出、实施和不断补充完善控制措施,并对现场调查工作进行评估。
|
|
3
|
|
|
||
7.2.3相应级别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以及有关单位配合、协助采集相关标本,开展现场快速检测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开展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和医疗机构的卫生监督工作,及时调查处理应急处置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
|
3
|
|
|
||
7.3
医疗救治
(10分) |
7.3.1相应级别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能及时制定医疗救援方案,统一指挥调遣医疗资源。
|
|
1
|
符合得1分。
|
|
|
7.3.2相应级别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建立伤员转运工作机制,转运方案合理,转运行动及时。
|
|
3
|
|
|
||
7.3.3相应级别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能根据需要在处置现场迅速确定和建立医疗救治点,医疗救治机构能有效执行预检分诊制度。
|
|
3
|
|
|
||
7.3.4区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相关医疗机构作为突发事件救治机构,救治设备、人员符合需要。
|
|
3
|
|
|
||
7.4
防控措施
(19分)
|
7.4.1现场指挥部能根据疾病、事件特征,及时确定控制和预防措施,拟定现场控制方案。
|
|
3
|
|
|
|
7.4.2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发生时,能及时有效救治病人、隔离传染源、追踪密切接触者、确定疫点划分疫区、开展消杀灭、进行预防接种或预防服药和开展宣传教育等工作。
|
|
3
|
|
|
||
7.4.3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有效救治病人、调查可能暴露者、提出控制措施、进行现场卫生学处理、开展心理干预等。
|
|
3
|
|
|
||
7.4.4职业中毒事件发生时,能及时检伤分类、现场中毒患者急救和医学观察、进行人群健康危害卫生学评价、提出控制措施、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等工作。
|
|
3
|
|
|
||
7.4.5核和辐射事件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分类救治伤员、指导公众个人防护、进行心理干预、协助做好食品、饮用水的放射性监测和控制等工作。
|
|
3
|
|
|
||
7.4.6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时,能根据专家组提出的事件处置终止应急建议,及时终止控制措施。
|
|
3
|
|
|
||
7.4.7区县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率均达100%
|
查阅工作记录,与监测系
统信息核对
|
1
|
处置率达100%得1分
|
|
||
7.5
医疗保障
(6分)
|
7.5.1根据重大活动性质和规模,制定医疗保障工作方案,适时开展风险评估和工作总结等。
|
抽取本年度开展的1项重大活动医疗保障实例,查阅工作文件、工作方案,工作记录
|
2
|
制定工作方案,开展风险评估和工作总结各得1分
|
|
|
7.5.2组建医疗卫生保障团队,配备医疗保障车辆、装备和药品;组织开展保障培训
|
3
|
有队伍名单和药械清单各得1分,组织培训得1分
|
|
|||
7.5.3活动期间,及时、有效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救援。
|
1
|
有工作记录、病历记录等得1分
|
|
|||
8.善后评估
(16.5分)
|
8.1
善后处理
(8分)
|
8.1.1区县政府将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纳入因公致病、残、死的补助和抚恤等制度保障范围,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征用物资归还和补偿制度、卫生应急工作人员以及卫生应急人员奖惩制度。
|
查阅制度文件
|
6
|
纳入因公致病等保障制度得2分,制定补偿制度得2分,制定人员补助制度得1分,人员奖惩制度得1分
|
|
8.1.2以上制度都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
查阅记录
|
2
|
能有效执行或有效执行上级制定的制度得2分。
|
|
||
8.2
总结评估
(8.5分)
|
8.2.1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应急处置、医疗救援、大型活动保障的个案评估制度和卫生应急工作年度总结制度。
|
查阅制度文件
|
2
|
建立重要案例个案评估制度得1分,制定工作年度总结制度得1分。
|
|
|
8.2.2以上制度都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
对评估指标7“应急处置”所评估案例的个案评估工作记录和报告进行考查
|
6.5
|
每个被评估案例评估(含医疗保障)工作记录和报告各得0.5分。
|
|
||
总分
|
200分
|
项目
|
评估内容
|
评估办法
|
分值
|
评分标准
|
得分
|
|
1.体系建设
(15分)
|
1.1
体制建设
(7分)
|
1.1.1设立或指定部门负责卫生应急工作,配备专人负责日常管理。
|
查阅文件,现场考查和提问。
|
4
|
指定部门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得2分,专人负责职责明确得2分
|
|
1.1.2 卫生应急办公室编制数量(如有)、办公场所及设备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制度健全、运转规范。
|
查阅文件,现场考查。
|
3
|
有固定办公场所或满足工作需要得1分,有日常管理制度得1分,工作运转有序规范得1分。
|
|
||
1.2
预案制定
(6分)
|
1.2.1编制本单位卫生应急预案和技术工作方案。
|
查阅预案或技术工作方案等文件。
|
4
|
有每项必须的预案得2分,有其他工作预案或技术方案符合工作需要得2分。
|
|
|
1.2.2 以上各类预案和工作方案能够及时评估并修订。
|
查阅预案、方案评估和修订记录
|
2
|
有评估或修订记录得2分。
|
|
||
1.3
法制建设
(2分)
|
1.3 坚持开展卫生应急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和执行工作
|
查阅工作记录
|
2
|
本年度开展法律法规宣贯和推动工作得2分
|
|
|
2.应急队伍
(14分)
|
2.1
专家库
(4分)
|
2.1.1 建立本单位专家库,制定专家库管理制度。
|
查阅文件、工作记录
|
2
|
建立专家库得1分;有管理制度得1分。
|
|
2.1.2 专家构成满足应急处置需要,信息及时更新。
|
查阅文件、工作记录
|
2
|
专家人数与专业结构合理得1分;专家信息及时更新得1分。
|
|
||
2.2
应急队伍
2.2
应急队伍
(10分)
|
2.2.1 组建卫生应急队伍,建立队伍成员资料库和管理制度。
|
查阅文件、现场考查相关信息系统
|
4
|
建立专业队伍,有队员资料库得2分。有管理制度得2分。
|
|
|
2.2.2 队伍专业结构合理,资料、名单能及时更新。
|
查阅文件、工作记录
|
2
|
队伍专业结构符合应急工作需求得1分,资料、名单能及时更新得1分。
|
|
||
2.2.3 建立卫生应急队员工作补偿或奖励机制
|
查阅制度文件,补偿奖励记录等
|
4
|
有队员工作补偿和奖励制度得2分,执行良好得2分
|
|
||
3.装备储备
(14分)
|
3.1
装备
(8分)
|
3.1.1 制定卫生应急队伍装备目录或配置方案。
|
查阅目录或配置方案等文件
|
4
|
有装备目录或配置方案得2分,符合医疗救援处置要求得2分。
|
|
3.1.2 制定卫生应急队伍装备管理制度,明确仓储、管理、调配、维护、更新等具体要求。
|
查阅管理制度和工作记录等文件
|
4
|
有专门管理办法或制度得2分;
有专人或部门负责管理和调用得1分。管理执行良好得1分。
|
|
||
3.2
储备
(6分)
|
3.2.1 制定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明确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的种类、数量和方式。
|
查阅目录等文件
|
3
|
有物资储备目录得2分;
能分类或多种方式储备得1分。
|
|
|
3.2.2 制定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有实物储备,或通过与生产、经营企业签订储备合同等形式开展计划储备工作。
|
查阅管理制度、生产合同文件
|
3
|
有管理制度和调用机制得2分,执行良好得1分。。
|
|
||
4.培训演练
(21分)
|
4.1
培训
(8分)
|
4.1.1 制定本单位卫生应急年度培训计划。
|
查阅计划等文件
|
2
|
有年度计划得2分。
|
|
4.1.2组织指挥决策人员和技术骨干开展卫生应急管理专项培训,考核通过率达到100%。
|
查阅培训记录和考核材料
|
2
|
有年度培训≥2次得1分,考核通过率100%得1分;
|
|
||
4.1.3定期组织本单位应急队员开展应急工作培训,考核通过率100%。
|
查阅培训记录和考核材料
|
2
|
有年度培训≥2次得1分,考核通过率100%得1分;
|
|
||
4.1.4组织开展本单位人员的卫生应急全员培训,考核通过率90%。
|
查阅培训记录
|
2
|
开展本单位全员卫生应急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得1分,考核通过率90%得1分;
|
|
||
4.2
演练
(6分)
|
4.2.1制定卫生应急年度演练计划。
|
查阅计划等文件
|
1
|
有演练计划得1分
|
|
|
4.2.2开展本级卫生应急演练次数和种类达到要求。
|
查阅演练记录、演练视频
资料等
|
3
|
年度开展演练次数≥2次得2分,开展实战演练得1分。
|
|
||
4.2.3演练均有工作实施方案、总结和评估报告。
|
抽查2次演练,查阅演练方案、总结评估等文件
|
2
|
被抽查的历次演练实施方案和总结评估齐全,各得1分。
|
|
||
4.3
拉动演练
(7分)
|
4.3.1接报后,报告及时,事件类别、性质和级别判断正确,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
|
选定1个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案例,进行现场考核拉动演练或桌面推演。
|
1
|
经现场考核提问各类工作人员职责明确,演练流程顺畅,各分类项目符合要求得1分。
|
|
|
4.3.2 明确分工职责:专人指挥,指令明确,流程清晰,各职能部门职责明确,协同有序
|
1
|
|
||||
4.3.3 人员紧急召集:卫生应急队伍第一梯队派遣及时,第二梯队调度有序,队员专业构成合理
|
1
|
|
||||
4.3.4装备调配:应急装备和物品有专人负责,调用机制有效运行。
|
1
|
|
||||
4.3.5信息报告:专人负责信息统计汇总;事件信息严格按照本市规范上报,报告及时,报告内容准确、有序、完整。
|
1
|
|
||||
4.3.6根据现场情况,落实具体控制措施。
|
1
|
|
||||
4.3.7 事后,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总结评估。
|
1
|
|
||||
5.宣传教育
(4分)
|
5.1
宣传教育
(4分)
|
5.1.1组织编制本辖区卫生应急公众宣传教育材料
|
查阅宣传资料
|
2
|
编制本级宣传教育材料,资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得2分
|
|
5.1.2 制定本年度卫生应急宣传培训计划,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活动,覆盖受众人数占本辖区居民人口比例、居民卫生应急知识知晓率达到要求。
|
查阅活动记录、统计资料;抽查10居民,现场填写知识问卷
|
2
|
区县覆盖率≥80%得1分;知晓率城市≥80%且农村≥60%,得1分。
|
|
||
6.应急处置
(22分)
|
6.1
组织指挥
(8分)
|
6.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中,能在事件发生后迅速组织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开展先期处置。
|
制取的案例处置救援工作记录、视频资料等进行查阅。
|
2
|
|
|
6.1.2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事件发生后能及时组织专家咨询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评估,提出启动应急响应的建议。根据需要,及时向本级政府提出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
|
1
|
指标6.1.2至指标6.3.6,除特别说明外,每个案例符合要求得0.5分,每个评估单位各抽取2个案例。
|
|
||
6.1.3能及时制定并下发应急处置技术方案、操作规程等专项工作技术方案。
|
|
1
|
|
|
||
6.1.4能高效协调调派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工作组等参与处置和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
|
1
|
|
|
||
6.1.5能够统一协调各类卫生应急物资的调拨。
|
|
1
|
|
|
||
6.1.6本单位、部门以相关人员执行24小时值守制度。
|
|
1
|
|
|
||
6.1.7能按照要求及时将处置和救援相关情况报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
|
|
1
|
|
|
||
6.2
现场调查
(5分
|
6.2.1能及时组织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核实事件,确定病例定义,搜索和鉴别病例,收集整理事件相关信息,确定事件高危地区和波及人群范围。
|
|
3
|
每个案例符合要求各得1.5分。
|
|
|
6.2.2能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态进行分析,提出、实施和不断补充完善控制措施,并对现场调查工作进行评估。
|
|
1
|
|
|
||
6.2.3能组织协调各级各类医疗单位以及有关单位配合、协助采集相关标本,开展现场快速检测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开展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和医疗单位的卫生监督工作,及时调查处理应急处置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
|
1
|
|
|
||
6.3
防控措施
(7分)
|
6.3.1能根据疾病、事件特征,及时确定控制和预防措施,拟定现场控制方案。
|
|
1
|
|
|
|
6.3.2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发生时,能及时有效救治病人、隔离传染源、追踪密切接触者、确定疫点划分疫区、开展消杀灭、进行预防接种或预防服药和开展宣传教育等工作。
|
|
1
|
|
|
||
6.3.3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有效救治病人、调查可能暴露者、提出控制措施、进行现场卫生学处理、开展心理干预等。
|
|
1
|
|
|
||
6.3.4职业中毒事件发生时,能及时检伤分类、现场中毒患者急救和医学观察、进行人群健康危害卫生学评价、提出控制措施、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等工作。
|
|
1
|
|
|
||
6.3.5核和辐射事件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分类救治伤员、指导公众个人防护、进行心理干预、协助做好食品、饮用水的放射性监测和控制等工作。
|
|
1
|
|
|
||
6.3.6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时,能根据专家组提出的事件处置终止应急建议,及时终止控制措施。
|
|
1
|
|
|
||
6.3.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率均达100%
|
查阅工作记录,与监测系
统信息核对
|
1
|
处置率达100%得1分
|
|
||
6.4
医疗保障
(2分)
|
6.4.1 根据重大活动性质和规模,制定医疗保障工作方案,适时开展风险评估和工作总结等。
|
抽取本年度开展的1项重大活动医疗保障实例,查阅工作文件、工作方案、工作记录
|
1
|
制定工作方案,开展风险评估和工作总结各得0.5分
|
|
|
6.4.2 活动期间组建医疗卫生保障团队,配备设备;组织开展保障培训,有效开展监督、监测、救援工作
|
|
1
|
有工作记录、组织培训得1分
|
|
||
7.监测预警
(10分)
|
7.1
监测分析
(5分)
|
7.1.1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判定操作流程和工作规范
|
查阅工作规范等文件
|
1
|
制定工作流程和规范各得0.5分
|
|
7.1.2制定并执行季度、双季度、三季度和年度分析报告及信息专报等分析报告制度。
|
查阅制度文件、监测上报文件
|
2
|
制定工作制度,执行良好各得1分
|
|
||
7.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系统、救灾防病网络直报系统、舆情监测网络系统,系统运行良好,能及时获取、分析、反馈数据信息。
|
查阅工作记录
|
1
|
运行良好得1分。
|
|
||
7.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报告及时率、报告完整率、网络直报率、评估率均达到100%。
|
查阅工作记录
|
1
|
五率中每个率达到100%得1分。
|
|
||
7.2
风险评估
(5分)
|
7.2.1 建立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和机制。
|
查阅制度文件
|
3
|
制定风险评估制度及机制各得1分。建有风险评估结果利用制度得1分。
|
|
|
7.2.2开展日常风险评估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题风险评估和其他突发事件及大型活动开展专题风险评估。
|
查阅工作记录
|
2
|
能定期开展日常风险监测得1分;能开展较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题风险评估并有工作记录、评估报告得1分
|
|
||
8.加分项目
(10分)
|
8.1承担上级卫生部门指定工作(或保障)任务的,可加分
|
8.1.1承担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医疗保障(疫情检测、病菌检验、监督检查等)任务,指定本单位专门部门负责相关工作,制定相应工作方案。
|
抽取1项重大任务资料,查阅工作文件、方案和工作记录
|
2
|
指定部门负责得1分,制定工作方案得1分
|
|
8.1.2组建保障团队,配备装备和物质。
|
查阅队伍名单,保障装备和物质清单等资料
|
1
|
有队伍名单和物质清单得1分。
|
|
||
8.1 .3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保障前培训。
|
查阅工作手册等培训记录
|
1
|
有培训记录得1分
|
|
||
8.1.4 活动期间,及时、有效开展相关工作,完成指定工作或任务。
|
查阅工作记录或就诊记录
|
1
|
有工作记录、病历记录等得1分
|
|
||
8.1.5 有相应工作总结和评估。
|
查阅工作文件资料
|
1
|
有总结或评估得1分
|
|
||
8.2科研交流
|
8.2.1本年度开展的卫生应急科研课题立项数量、经费总额。
|
查阅科研合同、立项文件等资料
|
2
|
本年度有市级、区县级科研课题得2分
|
|
|
8.2.2本年度参与的国际、国内与卫生应急理论、实务有关的交流合作次数(考察、科研合作等)。
|
查阅统计文件、活动记录
|
2
|
参与国内交流合作每次得1分,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每次得2分,本项最高得2分。
|
|
||
总分
|
100分(加分10分)
|
项目
|
评估内容
|
评估办法
|
分值
|
评分标准
|
得分
|
|
1.体系建设
(20分)
|
1.1
体制建设
(10分)
|
1.1.1医疗机构设立或指定部门负责卫生应急工作,配备专人负责日常管理。
|
查阅文件,现场考查和提问。
|
4
|
指定部门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得2分,专人负责职责明确得2分
|
|
1.1.2 卫生应急办公室编制数量(如有)、办公场所及设备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制度健全、运转规范。
|
查阅文件,现场考查。
|
6
|
有固定办公场所或满足工作需要得2分,有日常管理制度得2分,工作运转有序规范得2分。
|
|
||
1.2
预案制定
(10分)
|
1.2.1医疗机构编制本单位卫生应急预案和技术工作方案。(必须制订有医院紧急医疗救援工作预案,院内批量伤员救治工作预案)
|
查阅预案或技术工作方案等文件。
|
6
|
有紧急医疗救援预案和院内批量伤员救治预案各得2分,有其他工作预案或技术方案符合工作需要得2分。
|
|
|
1.2.2 以上各类预案和工作方案能够及时评估并修订。
|
查阅预案、方案评估和修订记录
|
4
|
有评估或修订记录各得2分。
|
|
||
2.应急队伍
(20分)
|
2.1
专家库
(8分)
|
2.1.1 建立本单位专家库,制定专家库管理制度。
|
查阅文件、工作记录
|
4
|
建立专家库得2分;有管理制度得2分。
|
|
2.1.2 专家构成满足应急处置需要,信息及时更新。
|
查阅文件、工作记录
|
4
|
专家人数与专业结构合理得2分;专家信息及时更新得2分。
|
|
||
2.2
应急队伍
(12分)
|
2.2.1 组建卫生应急队伍,建立队伍成员资料库和管理制度。
|
查阅文件、现场考查相关信息系统
|
4
|
建立专业队伍,有队员资料库得2分。有管理制度得2分。
|
|
|
2.2.2 队伍专业结构合理,资料、名单能及时更新。
|
查阅文件、工作记录
|
4
|
队伍专业结构符合医疗救援需求得2分,资料、名单能及时更新得2分。
|
|
||
2.2.3 建立卫生应急队员工作补偿或奖励机制
|
查阅制度文件,补偿奖励记录等
|
4
|
有队员工作补偿和奖励制度得2分,执行良好得2分
|
|
||
3.装备储备
(20分)
|
3.1
装备
(10分)
|
3.1.1 制定卫生应急队伍装备目录或配置方案。
|
查阅目录或配置方案等文件
|
4
|
有装备目录或配置方案得2分,符合医疗救援处置要求得2分。
|
|
3.1.2 制定卫生应急队伍装备管理制度,明确仓储、管理、调配、维护、更新等具体要求。
|
查阅管理制度和工作记录等文件
|
6
|
有专门管理办法或制度得2分;
有专人或部门负责管理和调用得2分。管理执行良好得2分。
|
|
||
3.2
储备
(10分)
|
3.2.1 制定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明确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的种类、数量和方式。
|
查阅目录等文件
|
4
|
有物资储备目录得2分;
能分类或多种方式储备得2分。
|
|
|
3.2.2 制定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有实物储备,或通过与生产、经营企业签订储备合同等形式开展计划储备工作。
|
查阅管理制度、生产合同文件
|
6
|
有管理制度和调用机制得2分,执行良好得2分,有计划储备合同得2分。
|
|
||
4.培训演练
(32分)
|
4.1
培训
(14分)
|
4.1.1 制定本单位卫生应急年度培训计划。
|
查阅计划等文件
|
2
|
有年度计划得2分。
|
|
4.1.2组织指挥决策人员和技术骨干开展卫生应急管理专项培训,考核通过率达到100%。
|
查阅培训记录和考核材料
|
4
|
有年度培训≥2次得2分,考核通过率100%得2分;
|
|
||
4.1.3定期组织本单位卫生应急队员开展应急救援培训,考核通过率100%。
|
查阅培训记录和考核材料
|
4
|
有年度培训≥2次得2分,考核通过率100%得2分;
|
|
||
4.1.4组织开展本单位医疗卫生人员的卫生应急全员培训,考核通过率90%。
|
查阅培训记录
|
4
|
开展本单位全员卫生应急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得2分,考核通过率90%得2分;
|
|
||
4.2
演练
(10分)
|
4.2.1制定卫生应急年度演练计划。
|
查阅计划等文件
|
2
|
有演练计划得2分
|
|
|
4.2.2开展本级卫生应急演练次数和种类达到要求。
|
查阅演练记录、演练视频
资料等
|
4
|
年度开展演练次数≥2次得2分,开展实战演练得2分。
|
|
||
4.2.3演练均有工作实施方案、总结和评估报告。
|
抽查2次演练,查阅演练方案、总结评估等文件
|
4
|
被抽查的历次演练实施方案和总结评估齐全,各得2分。
|
|
||
4.3
拉动演练
(8分)
|
4.3.1接报后,报告及时,事件类别、性质和级别判断正确,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
|
选定1个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案例,有批量伤员需要院内医疗救治,进行现场考核拉动演练或桌面推演。
|
1
|
参照《重大突发事件院内救治应急元编制指南》(沪卫应急[2008]5号)工作要求,经现场考核提问各类工作人员职责明确,演练流程顺畅,各分类项目符合要求得1分。
|
|
|
4.3.2 明确分工职责:专人指挥,指令明确,流程清晰,各职能部门职责明确,协同有序
|
1
|
|
||||
4.3.3 人员紧急召集:卫生应急队伍第一梯队派遣及时,第二梯队调度有序,队员专业构成合理
|
1
|
|
||||
4.3.4装备调配:应急救治装备和药品有专人(总值班或医务处或急诊)负责,调用机制有效运行。
|
1
|
|
||||
4.3.5信息报告:专人负责信息统计汇总;事件信息严格按照本市规范上报,报告及时,报告内容准确、有序、完整。
|
1
|
|
||||
4.3.6根据病情伤重,划分院内救治区域,开展伤员分类救治,及时开辟批量伤员收治区域。
|
1
|
|
||||
4.3.7根据处置需要,适时开展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
|
1
|
|
||||
4.3.8 事后,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总结评估。
|
1
|
|
||||
5.应急处置
(8分)
|
5.1
医疗救治
(8分)
|
5.1.1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或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统一指挥,派遣医疗专家和应急队伍。
|
抽取近年开展突发事件医疗救援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案例的工作方案、工作记录等相关材料。
|
2
|
执行良好各得1分,材料整理齐全各得1分。
|
|
5.1.2根据需要在处置现场或院内迅速建立医疗救治点或开辟救治区域,有效执行预检分诊制度。
|
2
|
|
||||
5.1.3 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及时开展医疗救治
|
2
|
|
||||
5.1.4根据规定要求,及时进行事件情况或伤病员病情(包括传染病等)的信息报告。
|
2
|
|
||||
6.医疗保障
(6分)
|
有承担医疗保障任务,可加分
|
6.1承担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医疗保障任务,指定本单位专门部分负责医疗保障工作,制定项目医疗保障工作方案。
|
抽取1项重大活动医疗保障资料,查阅工作文件、方案和工作记录
|
2
|
指定部门负责得1分,制定工作方案得1分
|
|
6.2组建医疗卫生保障团队,配备医疗保障队伍装备和药品。
|
查阅队伍名单,保障装备和药品清单等资料
|
1
|
有队伍名单和药械清单各得1分。
|
|
||
6.3 组织医疗保障人员开展保障前培训。
|
查阅工作手册等培训记录
|
1
|
有培训记录得2分
|
|
||
6.4 活动期间,及时、有效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救援。
|
查阅工作记录或就诊记录
|
1
|
有工作记录、病历记录等得2分
|
|
||
6.5 组织医疗保障工作总结和评估。
|
查阅工作文件资料
|
1
|
有总结或评估得2分
|
|
||
7.科研交流
(4分)
|
本年度,有科研交流的,可加分
|
7.1本年度开展的卫生应急科研课题立项数量、经费总额。
|
查阅科研合同、立项文件等资料
|
2
|
本年度有市级、区县级科研课题得2分
|
|
7.2本年度参与的国际、国内与卫生应急理论、实务有关的交流合作次数(考察、科研合作等)。
|
查阅统计文件、活动记录
|
2
|
参与国内交流合作每次得1分,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每次得2分,本项最高得2分。
|
|
||
总分
|
100分(加分10分)
|
项目
|
评估内容
|
评估办法
|
分值
|
评分标准
|
得分
|
|
1.体系建设
(20分)
|
1.1
体制建设
(10分)
|
1.1.1设立或指定部门负责卫生应急工作,配备专人负责日常管理。
|
查阅文件,现场考查和提问。
|
4
|
指定部门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得2分,专人负责职责明确得2分
|
|
1.1.2 卫生应急办公室编制数量(如有)、办公场所及设备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制度健全、运转规范。
|
查阅文件,现场考查。
|
6
|
有固定办公场所或满足工作需要得2分,有日常管理制度得2分,工作运转有序规范得2分。
|
|
||
1.2
预案制定
(10分)
|
1.2.1编制本单位卫生应急预案和技术工作方案。
|
查阅预案或技术工作方案等文件。
|
6
|
有每项必须的预案得2分,有其他工作预案或技术方案符合工作需要得2分。
|
|
|
1.2.2 以上各类预案和工作方案能够及时评估并修订。
|
查阅预案、方案评估和修订记录
|
4
|
有评估或修订记录各得2分。
|
|
||
2.应急队伍
(20分)
|
2.1
专家库
(8分)
|
2.1.1 建立本单位专家库,制定专家库管理制度。
|
查阅文件、工作记录
|
4
|
建立专家库得2分;有管理制度得2分。
|
|
2.1.2 专家构成满足应急处置需要,信息及时更新。
|
查阅文件、工作记录
|
4
|
专家人数与专业结构合理得2分;专家信息及时更新得2分。
|
|
||
2.2
应急队伍
(12分)
|
2.2.1 组建卫生应急队伍,建立队伍成员资料库和管理制度。
|
查阅文件、现场考查相关信息系统
|
4
|
建立专业队伍,有队员资料库得2分。有管理制度得2分。
|
|
|
2.2.2 队伍专业结构合理,资料、名单能及时更新。
|
查阅文件、工作记录
|
4
|
队伍专业结构符合应急工作需求得2分,资料、名单能及时更新得2分。
|
|
||
2.2.3 建立卫生应急队员工作补偿或奖励机制
|
查阅制度文件,补偿奖励记录等
|
4
|
有队员工作补偿和奖励制度得2分,执行良好得2分
|
|
||
3.装备储备
(20分)
|
3.1
装备
(10分)
|
3.1.1 制定卫生应急队伍装备目录或配置方案。
|
查阅目录或配置方案等文件
|
4
|
有装备目录或配置方案得2分,符合医疗救援处置要求得2分。
|
|
3.1.2 制定卫生应急队伍装备管理制度,明确仓储、管理、调配、维护、更新等具体要求。
|
查阅管理制度和工作记录等文件
|
6
|
有专门管理办法或制度得2分;
有专人或部门负责管理和调用得2分。管理执行良好得2分。
|
|
||
3.2
储备
(10分)
|
3.2.1 制定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明确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的种类、数量和方式。
|
查阅目录等文件
|
4
|
有物资储备目录得2分;
能分类或多种方式储备得2分。
|
|
|
3.2.2 制定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有实物储备,或通过与生产、经营企业签订储备合同等形式开展计划储备工作。
|
查阅管理制度、生产合同文件
|
6
|
有管理制度和调用机制得2分,执行良好得2分,有计划储备合同得2分。
|
|
||
4.培训演练
(24分)
|
4.1
培训
(8分)
|
4.1.1 制定本单位卫生应急年度培训计划。
|
查阅计划等文件
|
2
|
有年度计划得2分。
|
|
4.1.2组织指挥决策人员和技术骨干开展卫生应急管理专项培训,考核通过率达到100%。
|
查阅培训记录和考核材料
|
3
|
有年度培训≥2次得2分,考核通过率100%得1分;
|
|
||
4.1.3定期组织本单位应急队员开展应急工作培训,考核通过率100%。
|
查阅培训记录和考核材料
|
3
|
有年度培训≥2次得2分,考核通过率100%得1分;
|
|
||
4.1.4组织开展本单位人员的卫生应急全员培训,考核通过率90%。
|
查阅培训记录
|
3
|
开展本单位全员卫生应急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得2分,考核通过率90%得1分;
|
|
||
4.2
演练
(9分)
|
4.2.1制定卫生应急年度演练计划。
|
查阅计划等文件
|
2
|
有演练计划得2分
|
|
|
4.2.2开展本级卫生应急演练次数和种类达到要求。
|
查阅演练记录、演练视频
资料等
|
3
|
年度开展演练次数≥2次得2分,开展实战演练得1分。
|
|
||
4.2.3演练均有工作实施方案、总结和评估报告。
|
抽查2次演练,查阅演练方案、总结评估等文件
|
4
|
被抽查的历次演练实施方案和总结评估齐全,各得2分。
|
|
||
4.3
拉动演练
(7分)
|
4.3.1接报后,报告及时,事件类别、性质和级别判断正确,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
|
选定1个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案例,进行现场考核拉动演练或桌面推演。
|
1
|
经现场考核提问各类工作人员职责明确,演练流程顺畅,各分类项目符合要求得1分。
|
|
|
4.3.2 明确分工职责:专人指挥,指令明确,流程清晰,各职能部门职责明确,协同有序
|
1
|
|
||||
4.3.3 人员紧急召集:卫生应急队伍第一梯队派遣及时,第二梯队调度有序,队员专业构成合理
|
1
|
|
||||
4.3.4装备调配:应急装备和物品有专人负责,调用机制有效运行。
|
1
|
|
||||
4.3.5信息报告:专人负责信息统计汇总;事件信息严格按照本市规范上报,报告及时,报告内容准确、有序、完整。
|
1
|
|
||||
4.3.6根据现场情况,落实具体控制措施。
|
1
|
|
||||
4.3.8 事后,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总结评估。
|
1
|
|
||||
5.宣传教育
(6分)
|
5.1
宣传教育
(6分)
|
5.1.1组织制定卫生应急知识宣传计划和公众宣传教育材料
|
查阅活动记录、统计资料;抽查10居民,现场填写知识问卷
|
2
|
参照《2011-2015年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规划》,区县覆盖率≥80%得2分;知晓率城市≥80%且农村≥60%,得2分。
|
|
5.1.2 本单位本年度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活动,覆盖受众人数占本辖区居民人口比例、居民卫生应急知识知晓率达到要求。
|
4
|
|
||||
6.应急处置
(8分)
|
6.1
处置措施(8分)
|
6.1.1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或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统一指挥,派遣专家和应急队伍。
|
抽取近年开展突发事件医疗救援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案例的工作方案、工作记录等相关材料。
|
2
|
执行良好各得1分,材料整理齐全各得1分。
|
|
6.1.2根据需要在处置现场或院内迅速建立医疗救治点,有效执行医疗救援等相关制度。
|
2
|
|
||||
6.1.3 有效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开展工作。
|
2
|
|
||||
6.1.4根据规定要求,及时进行事件情况(伤病员病情、疫情监测情况等)的信息报告。
|
2
|
|
||||
7.监测预警
(2分)
|
7.1监测分析(2分)
|
7.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报告及时率、报告完整率、网络直报率、评估率均达到100%。
|
查阅工作记录
|
2
|
五率中每个率达到100%各得1分。
|
|
8.加分项目
(10分)
|
8.1
承担上级卫生部门指定工作(或保障)任务的
|
8.1.1承担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医疗保障任务,指定本单位专门部门负责相关工作,制定相应工作方案。
|
抽取1项重大任务资料,查阅工作文件、方案和工作记录
|
2
|
指定部门负责得1分,制定工作方案得1分
|
|
8.1.2组建保障团队,配备装备和物质。
|
查阅队伍名单,保障装备和物质清单等资料
|
1
|
有队伍名单和物质清单得1分。
|
|
||
8.1.3 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保障前培训。
|
查阅工作手册等培训记录
|
1
|
有培训记录得1分
|
|
||
8.1.4 活动期间,及时、有效开展相关工作,完成指定工作或任务。
|
查阅工作记录或就诊记录
|
1
|
有工作记录、病历记录等得1分
|
|
||
8.1.5 有相应工作总结和评估。
|
查阅工作文件资料
|
1
|
有总结或评估得1分
|
|
||
8.2
科研交流
|
8.2.1本年度开展的卫生应急科研课题立项数量、经费总额。
|
查阅科研合同、立项文件等资料
|
2
|
本年度有市级、区县级科研课题得2分
|
|
|
8.2.2本年度参与的国际、国内与卫生应急理论、实务有关的交流合作次数(考察、科研合作等)。
|
查阅统计文件、活动记录
|
2
|
参与国内交流合作每次得1分,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每次得2分,本项最高得2分。
|
|
||
总分
|
100分(加分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