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WE7311000-2019-017 | 主题分类: | 区政府委办局 |
发布机构: | 区卫生健康委 | 发文日期: | 2019-10-23 |
名 称: | 关于印发嘉定区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
文 号: | 嘉卫预防〔2019〕12号 | 公开类型: | 主动公开 |
公开属性: | 全部公开 | 公开期限: | 长期公开 |
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贯彻国家和本市关于近视防控和学校卫生相关工作要求,根据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上海市学生常见病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2019年版)>的通知》(沪卫疾控〔2019〕123号)的文件要求,区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了《嘉定区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实施方案》。现下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10月23日
嘉定区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实施方案
一、目的
为推进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和《“健 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相关工作要求,根据《上海市学生常见病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2019年版)》,对本区学生开展近视等常见病监测和干预,掌握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等主要常见病情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保障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
(一)监测范围和对象
全区抽取11所学校(2所幼儿园、2所小学、2所初中、1所九年制学校、3所高中、1所职高)作为监测点,监测范围包括幼儿园大班,小学、初中和高中所有年级。以整班为单位开展监测,每个年级至少抽取80名学生,幼儿园抽取5岁半至6岁半儿童,监测点包含本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的所有监测点。
(二)监测内容
1.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
(1)学校卫生工作基本情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合作机制和辖区学校卫生工作开展情况等;中小学校工作计划、经费投入、卫生保健人员和设施配备、学生体检及健康管理工作、常见病及传染病防控等。
(2)学生近视等常见病监测。监测内容包括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异常、龋齿、牙周疾病、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等常见病。其中近视监测内容包括视力、非睫状肌麻痹下屈光、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半径。对幼儿园儿童仅监测近视和龋齿。
(3)学生近视等健康影响因素监测
开展近视相关因素调查。调查学生校内用眼情况,包括教室灯光使用、课桌椅调换频次、眼保健操频次、课间休息习惯等;校外用眼情况,包括完成作业和课外补习的时长等;读写姿势、视屏行为及时间、户外活动情况以及视力检查及矫正情况等。
开展行为影响因素监测。监测学生饮食和体力活动相关行为,欺凌、溺水等伤害相关行为,用耳行为,口腔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吸烟、饮酒等物质滥用行为,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等。
开展早期用眼卫生及健康状况调查。在监测点幼儿园及小学1-3年级的学生家长中开展早期用眼卫生及主要健康状况回顾性问卷调查,包括:家庭用眼行为和环境、出生情况、喂养方式和早期疾病史等。
(4)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测
在开展近视相关因素调查的监测点学校同时进行饮水、食 堂、厕所、宿舍等环境卫生状况实地调查。每所学校选择6间教室,现场测量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黑板、采光、照明及噪声等。另外,在监测点幼儿园现场检测教室采光、照明等。
2.学生常见病与营养专项调查
在1所小学、1所初中和1所高中,开展学生常见病和营养摄入状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饮食习惯、膳食摄入情况等。
三、学生常见病干预
(一)干预对象和范围
在监测点学校、家庭和学生中开展近视、肥胖和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干预。
(二)干预内容和方法
面向学生、家长、教师及社会公众,开展“灵动儿童、 阳光少年健康行动”,以“全国爱眼日”“全国爱耳日”“学生营养日”等健康主题宣传日为契机,以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防控为重点,引导学生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
1.专家进校园行动。组织学生常见病防控专家组,定期到学校对学生常见病防控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控知识和技能宣讲,对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健康教育人员、体育教师、后勤和餐饮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知识技能水平,将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2.学校卫生标准普及行动。按照全市统一的《学校卫生标准汇编材料》,对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校校长、学校卫生保健人员、教师和后勤管理采买人员进行卫生标准宣贯,将学校卫生标准融合到卫生管理制度中,指导学校落实相关学校卫生标准。
3.中小学生健康月活动。每学期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健康月活动,把学生常见病防控作为重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儿童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合理作息、足量运动、良好姿势、均衡膳食等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自律的健康意识和行为。
4.学校教学生活环境改善行动。区卫生健康部门通过对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时发现并向区教育部门反馈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和学校卫生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指导学校改善教学、饮水、食堂、厕所、宿舍等环境卫生状况,以此改善学校视觉环境,提高课桌椅符合率,降低近视、肥胖和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的发生风险。
5.健康父母行动。配合区教育部门,促进家长重视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普及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异常等常见病的防控知识和技能。鼓励和支持家长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保证足量体力活动时间,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关注家庭室内照明条件,配备符合孩子身高的桌椅,提醒孩子保持正确坐姿,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科学安排膳食,保证孩子生长发育需求,控制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保障充足睡眠时间;对健康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控制和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
6.重点人群关爱行动。建立“学生-家庭-学校-医疗”四位一体的防治模式,实施个性化管理,定期监测随访,做到早发现、早关注、早预防、早治疗,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督促其改善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提供心理卫生服务,消除因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异常而产生的不良心态,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医防融合,延缓疾病发展趋势,降低危害。
四、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
区卫生健康委和区教育局联合建立区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牙病防治所、区妇幼保健所、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各监测点学校。各相关单位需成立工作组,落实必要的人、财、物保障,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明确工作任务、完善工作流程,确保监测和干预工作顺利实施。
(二)各司其职,有序推进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牙病防治所、区妇幼保健所、各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落实工作职责,强化相互间的沟通与协调,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制定本区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的培训、指导和评估;实施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测。区牙病防治所负责学生龋齿、牙周疾病等常见病的监测与干预工作的培训、指导和评估。区妇幼保健所做好辖区幼儿园重点常见病保健及宣教等工作。各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与监测点学校的沟通协作,共同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动员告知等相关工作;具体实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现场监测和常见病相关干预等工作;配合学校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学生和家长,汇总上报复诊信息,并积极开展针对性的干预工作。
(三)强化管理,提升能力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牙病防治所和区妇幼保健所在区卫生健康委的组织领导下,要充分发挥专业机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撑作用,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监测和干预工作的指导检查和考核评估。各相关单位要对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积极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的工作能力。
五、质量控制和数据管理
各社区要规范学生常见病监测数据采集,并严格按照干预方案开展干预活动,确保监测质量和干预的有效实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牙病防治所应前往监测点现场开展质控,并随机抽取5%的学生进行现场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现场监测数据的采集、录入、汇总,于当年9月30日前报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牙病防治所负责本区监测数据的审核、汇总,于当年10月15日前将监测数据报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社区于当年12月底完成学生常见病干预,并将干预材料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若当年国家或上海市学生常见病监测及干预方案有所变动,本区将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同时,各单位要在信息采集、传输过程中,确保信息安全,避免信息泄露。
附件:嘉定区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学校名单
附件
嘉定区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学校名单
序号 | 学校 | 社区 |
1 | 百合花幼儿园 | 新成路街道 |
2 | 梅园艺术幼儿园 | 嘉定镇 |
3 | 外冈小学 | 外冈镇 |
4 | *华亭学校(小学部) **华亭学校(初中部) | 华亭镇 |
5 | 怀少学校(初中部) | 南翔镇 |
6 | 中光中学 | 嘉定镇 |
7 | *安亭高级中学 | 安亭镇 |
8 | 大众工业学校 | 菊园新区 |
9 | ***新成路小学 | 新成路街道 |
10 | ***德富路中学 | 马陆镇 |
11 | ***封浜高级中学 | 江桥镇 |
备注:1.*包括贫血监测、**包括体成分监测、***包括营养专项调查。
2.若监测学校因撤并、方案调整等原因发生变动,则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