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下发《2020年妇幼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 引 号: WE7311000-2020-006 主题分类: 区政府委办局
发布机构: 区卫生健康委 发文日期: 2020-04-21
名 称: 关于下发《2020年妇幼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 号: 嘉卫预防〔2020〕7号 公开类型: 主动公开
公开属性: 全部公开 公开期限: 长期公开

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2020年嘉定区妇幼健康工作要点》下发给你们,请结合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4月21日

 

  

2020年嘉定区妇幼健康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扎实推进我区妇幼健康工作的关键之年,我区将以健康中国、健康上海战略和“健康嘉定2030”规划为指导,着力“强基础、重内涵、补短板、提效能”,不断优化妇幼服务内涵,提升妇幼管理效能,提高全区妇幼健康水平。

一、补短板,抓重点,优化妇幼健康体系建设

1.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全面完成妇女儿童发展“十三五”规划、妇幼健康专项规划的任务要求,并组织开展终期评估,确保各项指标全面达标。聚焦高质量发展需求,启动编制妇幼健康“十四五”规划。

2.实施第五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根据市文件要求,明确工作目标、细化任务分工,确保落实到位。并结合本区实际,研究和遴选重点实施项目。

3.完善整合型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建立妇幼健康服务联合联动模式,不断健全以妇幼保健机构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综合性医疗机构为支持的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依托高校优势资源,深化与高校合作交流,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开展队列研究调查项目。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强化重点产科和基层妇幼队伍建设,合理配置岗位人员,组建既有专业业务技术又有保健管理水平的人才队伍。优化资源布局和服务供给,推进医联体建设,深化“全专结合”和“医防融合”模式,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二、重责任,强基础,提升危重对象救治能力

4.健全母婴安全工作机制。始终坚持以“安全和质量”为核心,以“保健与临床相结合”为原则,深化落实母婴安全行动计划。优化母婴安全协调工作机制,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助产医疗机构、急救中心和血站间的联动协同,强化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随访、转运、救治、用血等重点环节保障工作。健全孕产妇风险筛查与评估、危重报告与救治、高风险专案管理、死亡调查与评审、岗位责任问责和考核评估等制度。

5.加强高风险孕产妇管理。继续加强“不宜继续妊娠”孕妇管理,做到全程动态监管、及时干预。加强橙色、红色、紫色等高风险孕产妇预警管理,加大家庭医生团队参与高风险孕产妇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孕产妇出院风险评估,细化高风险孕产妇产后访视内容和形式、增加访视频度、加强访视技术和设备支撑,提升高风险孕产妇管理水平。

6.完善母婴安全救治体系。持续完善区级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建设,依托市级专家顾问,加强技术支持。落实“产安办”管理职责,规范开展危重孕产妇救治工作,确保抢救绿色通道畅通,并在节假日、周末、夜间等薄弱时段开展产科质量飞行检查。落实全区分级培训,开展适宜技术和新技术培训,加强产科特殊病例管理,及时组织评审讨论。加强新生儿转运力量,配置2辆新生儿救护专用车。

7.落实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国家和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针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等特殊人群,加强安全管理,健全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形成疫情防控合力,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防控任务。开展孕产妇和儿童新冠病毒感染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妇女儿童对新冠肺炎的预防意识和能力。

三、重实践,提质量,推进妇幼管理能力建设

8.加强妇幼保健规范管理。全面开展《上海市孕产妇保健工作规范》《上海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规范》相关培训,推进规范落地。继续做好孕产妇心理保健工作,继续推进爱婴医院建设,开展爱婴医院复评估与质控;推广无痛分娩。探索生殖健康促进模式,探索开展更年期、老年期妇女健康分级分类管理。进一步规范0-6岁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营养指导,普及儿童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和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强化“医教结合”,深化“一托一医”工作模式,加强托幼(育)机构卫生保健业务指导、技术支持和监督管理。不断巩固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创建成果。

9.完成国家级青少年健康与服务发展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完成项目各项任务,多措并举、有序实施、加强合作、创新服务,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级评审。继续开展营地、主题日等活动;完成健康促进学校的评审工作;继续开展入校宣教活动,进行师资和学生健康培训,入校开设流动门诊等;推广青少年相关基地建设,探索完善基地服务模式。要以项目为契机,健全本区青少年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10.推进儿童早期发展工作。以儿童早期发展基地建设为抓手,创新工作机制和服务方式,建立健全本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体系。区妇幼保健所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逐步拓展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加强对辖区内儿童早期发展工作的健康教育、业务指导、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督导评估和规范管理。带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幼(育)机构开展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引导家庭主动参与儿童早期发展。

11.落实儿童视觉健康社区管理规范。将儿童近视防控工作关口前移,从源头抓好儿童视觉健康管理工作,按照“预防为主、分类施策、综合干预”的策略,根据《上海市社区健康管理工作规范—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管理(2019年版)》《上海市0-6岁儿童眼及视力保健管理方案》《上海市0-6岁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在全区儿保门诊和托幼机构扎实推进0-6岁儿童眼病筛查、屈光和视力检查及眼保健指导,针对儿童视力发育的不同阶段实施分类干预,建立完善儿童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协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落实儿童视觉健康档案的数据共享,2020年度实现儿童屈光发育建档全覆盖。

12.促进妇幼健康信息管理。落实妇幼卫生监测、孕产妇、围产儿死亡个案报告等工作制度,结合新版《全国妇幼卫生统计调查制度》和“新版沪卫统报表”要求,有计划、有重点开展分级培训,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和质控检查,确保统计调查工作及时、完整、准确完成。继续推进妇幼二期信息系统建设,加强数据质控和应用管理,加强沟通协调,确保“自建版”与“标准版”信息系统的有效对接。继续做好母子健康手册的推广使用工作。

四、惠民生,优服务,提高妇幼服务满意水平

13.做好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文件精神,做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国危重孕产妇监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并按要求开展有关培训、督导、质控。

14.完成区政府实事项目。配合区妇联开展“退休和生活困难妇女妇科病、乳腺病的筛查”,加强协同合作,提前统筹规划,落实质控管理,确保筛查任务顺利完成。根据市里文件和区里统一安排,优化筛查项目,提高筛查经费投入,为我区妇女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两病筛查”服务。

五、抓落实,筑防线,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15.完善出生缺陷预防服务网络。建立婚前、孕前、围孕期保健相结合的一体化、规范化服务管理模式,坚持预防为主,普遍预防与重点防控相结合,持续加大婚前医学检查推进力度,逐步提升婚检率,加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以生育全过程管理为重点,强化产前诊断技术服务,强化孕产期保健服务管理,开展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和大排畸筛查,加强筛查干预,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16.强化儿童疾病筛查服务。推广和拓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逐步扩大疾病筛查病种和范围,继续加强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听力、先天性心脏病早期筛查,加大培训、质控和信息管理力度。对高危儿童实施早期筛查干预,不断完善儿童脑瘫早期筛查、转诊和康复体系。不断健全残疾儿童首诊报告制度,落实对出生缺陷和残疾儿童信息的核查质控。

六、强监管,提效能,提升妇幼行业治理能力

17.加强妇幼健康风险防范。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妇幼健康重点技术、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排查,严防系统性风险。深入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强化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加强相关机构和人员培训,压实各级岗位责任,开展专项督查,发现问题落实整改。


关于下发《2020年妇幼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doc


政策留言板

政策留言板只接受对本页(该条)政策的咨询和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