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水务局 上海市嘉定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嘉定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WC9905000-2020-196 主题分类: 区政府委办局
发布机构: 区水务局 发文日期: 2020-09-17
名 称: 关于印发《嘉定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 号: 嘉水务〔2020〕263号 公开类型: 主动公开
公开属性: 全部公开 公开期限: 长期公开

各镇、街道,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管委会,区政府有关委、办、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根据《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上海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区水务局、区发改委结合本区实际,制定了嘉定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现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上海市嘉定区水务局

上海市嘉定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9月17日

 

 

 

嘉定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根据《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及《上海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本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需求,制定本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确立节水优先地位,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立足本区发展目标愿景,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情况、新要求,统筹各领域全过程节水减排,夯实治水基础;聚焦重点领域,以节水型载体建设为抓手,形成一批示范成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加强组织、凝聚合力。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握新要求,完善节水管理和协调机制。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立足本区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需求,多措并举,持续优化用水结构,稳步提高用水效率,逐步推进雨水集蓄利用、优化农业节水、降低供水管网漏损。

创新引领、市场培育。强化创新科技支撑,完善市场机制,加快成果转化,推广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与工艺,大力培育节水产业。

政策引导、全民参与。健全政策标准体系,把节水减排作为支撑本区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力开展节水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市民养成节水减排意识,激发社会节水内生动力。

三、行动目标

到2020年,形成节水系统化框架体系,节水效率和效益显著。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32600万m3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23%和20%,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2.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741以上,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

到2022年,形成节水精细化管理体系,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33336万m3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30%和28%,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稳步提升。

到2035年,形成节水智慧化治理体系,节水护水惜水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贯彻落实上海市节水政策及法规标准,建立完善的市场调节机制、先进的技术支撑体系。全区用 水总量控制在38122万m3以内。

四、重点任务

(一)总量强度双控

1.强化指标刚性约束

健全嘉定区用水总量、用水强度控制指标体系,全面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强化节水约束性指标管理。科学制定区域年度用水计划,有效落实双控措施。贯彻落实国家及上海市节水标准体系,严格执行上海市用水定额标准。

2.严格用水全过程管理

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贯彻落实国家重大规划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落实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严格实行取水许可监督管理,继续深入推进重点用水户、特殊用水行业用水户的监督管理,有序开展水平衡测试相关工作。

3.强化节水监督考核

建立和落实嘉定区节水目标责任制,将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继续推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建立健全水资源督察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部门协作,将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绩效考核。

(二)农业节水减排

4.推进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全区灌溉设施节水改造,分区域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喷灌、微灌、滴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到2020年,全区节水灌溉面积覆盖率达到78%。

5.加强灌溉管理精细化建设

深入推进农业用水计量建设,推动农业灌溉精细化、精准化管理。加强农田灌溉设施运行、养护和管理考核。持续推进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测算、农业用水核算等工作。

6.推广畜禽渔业节水技术

实施规模养殖场节水改造和建设,推行先进适用的节水型畜禽养殖方式,推广节水型饲喂设备等技术和工艺。发展节水渔业和绿色生态渔业,推广循环水养殖技术。

(三)工业节水增效

7.推进工业节水技术改造

完善供用水计量体系和在线监测系统,强化生产用水智慧管理,重点监控用水企业建立用水量在线监控系统。大力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和技术,推动企业优化整体设计、过程控制和深化管理,优先开展非常规水利用。落实与完善各项节水管理制度,对重点企业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及水效对标,并督促企业开展内部节水改造,提高企业用水效率。

8.推动高耗水行业节水增效

严格执行国家及上海市用水定额标准,以节水降耗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采用差别水价及树立节水标杆等措施,促进高耗水企业加强废水深度处理和达标再利用。严控高耗水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确保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对采用列入淘汰目录工艺、技术和装备的项目,不予批准取水许可。到2022年,在全区高耗水行业中建成一批节水型企业。

9.积极推进水循环利用

加强企业、园区用水管理,加快节水及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开展水资源梯级利用,促进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新建项目和园区在规划布局时,统筹供排水、水处理及循环利用设施建设,推动企业间用水系统集成优化。到2022年,全区新增3家以上节水型企业。

(四)城乡节水降损

10.深化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

巩固本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果,将全区节水落实到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落实节水各项基础管理制度,推进城乡节水改造。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和优水优用等要求,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水平。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完善海绵城市建设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促进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园区、住宅小区等优先建设和使用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到2022年,全区新增15家以上节水型小区。

11.持续降低供水管网漏损

在本区供水管网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的基础上,加快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完善供水管网检漏制度。加强公共供水系统运行监督管理,建立精细化管理监测平台和管网漏损管控体系,提升漏损率控制成效。深入推进二次供水设施专业化管理,逐步实现对供水管网的信息化管理和监控,加强公共供水系统运行监督管理,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

12.深入开展公共领域节水

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履行节水义务,带动社会公众节水。新建绿地应选用本地节水型植被,促进城市绿化、生态景观、道路清扫等优先使用非常规水。公共机构率先开展供水管网、绿化浇灌系统等节水诊断,推广使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提高节水器具使用率,新建设施必须安装节水器具。深入推进学校节约用水工作,积极探索创建合同节水管理。到2022年,全区区直机关及50%以上的区属事业单位建成节水型单位,建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节水型学校。

13.严控高耗水服务业用水

从严控制洗浴、洗车、高尔夫球场、洗涤、宾馆等行业用水定额。推进洗车、赛车场、高尔夫球场等特种行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推广循环用水技术、设备与工艺,优先利用再生水、集蓄雨水等非常规水源。

(五)科技创新服务

14.促进节水技术转化推广

加强节水技术标准与节水新产品、新技术的有机衔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节水技术创新体系。鼓励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广节水产品和技术,拓展节水科技成果及先进节水技术工艺推广渠道,逐步推动节水技术成果市场化。

15.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

鼓励企业加大节水设备及产品研发、设计和生产投入,降低节水技术工艺与装备产品成本,提高节水装备与产品质量。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第三方节水服务企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节水服务,培育节水产业。

(六)科普教育宣传

16.健全科普宣传体系

落实上海市节约用水科普教育计划,围绕“节水减排,点滴开始”主题,积极普及节水减排、绿色发展科学理念,推动建设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夯实基层科普基础,显著提升市民节水科学素养。到2022年,基本形成全区节水减排科普宣传体系。

17.加强宣传教育辐射

充分利用互联网、融媒体等方式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行全面宣传教育。结合世界水日、节水宣传周等开展有影响力的节水宣传专题活动,大力推进节水宣传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楼宇、进厂企,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节水的新风尚。

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一)政策制度推动

1.全面落实水价改革

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农业水价改革要求,强化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城乡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动态调整机制、居民阶梯水价制度以及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2.加强用水计量统计

推进取用水计量统计,配备工业及服务业取用水计量器具,提高用水计量率。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节水情况统计调查和用水统计管理。加强对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环境补水四类用水户涉水信息管理。

3.强化节水监督管理

对重点地区、领域、行业、产品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对年用水总量超过10万立方米的企业实行用水报告制度。结合国家及上海市的要求和部署,落实倒逼机制,将用水户违规记录上传至嘉定区社会信用平台。到2020年,建立和完善国家、市、区三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到2022年,将年用水量50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单位全部纳入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

(二)市场机制创新

4.推动合同节水管理

引导和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业综合体等开展合同节水管理。到2022年,完成两个合同节水管理试点。

5.落实水效标识管理

贯彻水效标识管理相关制度,对节水潜力大、适用面广的用水产品按照国家规定落实水效标识管理,强化市场监督管理,逐步淘汰水效等级较低产品。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本区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节约用水工作。区水务局、区发改委牵头,会同区经委、区建管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教育局等部门建立节水管理联络制度,形成节约用水工作协调机制。

(二)严格节水执法

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水资源管理若干规定》《上海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节约用水法规体系,规范执法行为,推进联合执法,加大违法取用水行为的惩治力度,对水资源浪费行为责令限期改正或予以经济处罚。

(三)完善财税政策

财政资金积极支持节水宣传教育、农业节水灌溉、水资源节约保护、节水和水资源监督管理、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等。按照国家及上海市统一安排,推进水资源税改革,发挥税收促进节约水资源的调节作用。

嘉水务〔2020〕263号嘉定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pdf


政策留言板

政策留言板只接受对本页(该条)政策的咨询和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