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WC3303000-2021-017 | 主题分类: | 区政府委办局 |
发布机构: | 区文化旅游局 | 发文日期: | 2021-03-16 |
名 称: |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2021年工作要点 | ||
文 号: | 嘉文旅(2021)18号 | 公开类型: | 主动公开 |
公开属性: | 全部公开 | 公开期限: | 长期公开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嘉定文化和旅游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对标区委区政府对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的要求,牢牢守住政治底线和安全底线,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十四五”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全力构筑人文教化高地,主动融入上海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大局,服务嘉定区建设“创新活力充沛、融合发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的现代化新型城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落实文旅系统行业疫情防控常态化
1、慎终如始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放在文化和旅游系统行业工作首位。坚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服务”。根据国家和本市行业防控工作要求和我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要求,本着“审慎、安全、有序”的原则,严而又严、细而又细、实而又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指导督促各类文化旅游单位强化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和主体责任,严格开放场所的阵地管理和人员管理,严控景区和公共场所接待规模,严格把关集聚性活动举办。
2、加强行业指导检查。完善网格化推进措施,加强对文旅公共服务场所、经营场所的巡查检查和防控督查。指导督促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坚决杜绝防控风险、安全隐患。聚焦重大节庆活动、重要时间节点,制定疫情防控和安全保障工作方案,落实相关责任和措施。加强与相关委办局和各街镇的协作,优化运用密切配合、联防联动的防控机制,保障文化旅游行业的平稳有序。
二、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3、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宣传、贯彻、落实《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加强体系、制度和能力建设。以“资源整合、条块联合、功能复合”为原则,不断拓展、深化、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内涵,提供更精准、贴心、暖心的服务供给,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硬件设施服务效能,持续擦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品牌。做好迎接文化和旅游部督查准备。做好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迎检工作。支持各街镇打造特色品牌。
4、落实标准化宣贯工作。指导街镇分馆、延伸服务点优化标准化建设工作。优化完善嘉定区公共文化标准化数据管理平台,形成标准化“数据采集、流程管理、绩效管理、档案生成”的一体化管理模型。制订标准化数据管理平台配套新标准,修订完善标准体系。以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为重点对象,开展标准化检查和督促整改。
5、推进总分馆制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从资源配置、居村管理等重点难点入手,不断提高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一体化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总分馆社会知晓率和社会效益。强化街镇分馆共享共建机制。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更新提升,做好江桥镇、南翔镇、真新街道等街镇的分中心、图书馆分馆建设指导工作。持续推动“我嘉书房社会主体运营合作联盟”,注重内涵提升、平台建设和资源整合。提升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标准化和实效化。
6、做好线上线下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数字文化服务,充分利用文化嘉定云、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等互联网平台,丰富数字文化产品,开展线上文化服务。构建文化慕课资源保障体系和群文节目资源库群。聚焦“最后一公里”,找准群众文化需求,完善四级配送平台,丰富配送内容,加强供给监管评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建立区级指导员库,开展区级指导员配送项目。立足一区两馆服务模式,推动“最美图书馆”服务效能持续升级。做好馆藏资源建设,提升纸质图书及数字资源采购评审和服务水平。以“追寻红色记忆·百年薪火相传”为主题,做好嘉定读书月、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等全民阅读品牌项目。开设“嘉图讲座”旅游系列讲座。完成“学者与战士——葛一虹先生生平展”“从上海到嘉兴:红色文化双城阅读”等重点项目。做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电影展映展播活动,进一步扩大辐射面、提升影响力。
7、办好庆祝建党百年各类文化活动。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结合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市民文化节等开展红色文化系列赛事、活动、展览、公共艺术教育、演出,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高昂旋律。积极承接上海市青少年曲艺大赛,优质完成市级赛事任务。积极参与上海市民文化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相关活动。
8、持续巩固曲艺名城品牌效应。落实曲艺人才培养、曲艺文化展演、曲艺基地培育、曲艺团队扶持等各项工作。支持南翔镇“中国曲艺之乡”打造《陈君起》曲艺剧。继续开设青少年曲艺班,鼓励优秀曲艺新苗备战上海市民文化节曲艺大赛;充分发挥“长三角曲艺联盟”作用,搭建“文化共享”的桥梁,促进文化资源共享、工作模式共建。
9、精益求精抓好嘉定原创精品。对标全国“群星奖”赛事水准,参加“群星奖”上海地区选拔。围绕“上海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嘉定区创作节目展演”等赛事平台要求,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内涵开展新一轮创作工作,聚焦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重大现实题材,创作更多更精的群文作品。加强获奖作品的展演推广,让百姓更有获得感。支持草根原创。
三、着力扩大文博美术工作影响力
10、做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做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收官,加大指导力度、增大巡查密度、加快维修速度。推进嘉定孔庙、法华塔等重点不可移动文物高标准修缮工作,重点关注王敬铭住宅、高氏住宅、厚德堂,印氏住宅、大东街张氏住宅、春蔼堂等危重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配合推进州桥、西门历史风貌区等老城保护提升工作。
11、推进文博美术场馆品牌建设和管理。由嘉定博物馆策划举办“献礼建党100周年特展”“嘉定西大街主题展”等。计划引进“圣贤之道——阳明的故事”特展。科举巡展计划赴宁夏固原博物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等地巡展。由陆俨少艺术院围绕“陆俨少”,对标全国美术馆的行业标准,活化典藏,多元合作,擦亮嘉定本土的金字招牌。启动“陆俨少和他的时代”的典藏研究项目。举办“两山·红色记忆——上海市山水名家邀请展”等主题展览和公共教育活动。由韩天衡美术馆举办建党百年·百乐雅集艺术展览、长三角艺术交流展等。持续开展《味闲讲堂·亲艺术》活动。完善文物和库房管理制度,加强执行监管。推进美术馆联盟、博物馆联盟工作。
12、深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充分用好用活嘉定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活化、趣化、生动化博物馆展览讲解。打造“汉服小姐姐讲故事”线上品牌项目;系统开发“疁城记忆”乡土文化系列课程,进一步弘扬江南文化;不断深化“学宫狮”原创文化IP的开发。整合陆俨少艺术院“爱上美术馆”资源,讲好建党故事,弘扬建党精神。设计嘉定非遗IP形象,串联非遗特色内容。
13、发挥非遗传承保护的文化赋能作用。做好非遗在社区、非遗进校园、非遗进商圈相关服务活动,开展市级传承人与区级项目申报评审上报。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重大节庆、主题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策划结合非遗特色和节庆气息的群众文化活动,扩大本土文化影响。用好新媒体资源,活化传承保护地方非遗项目,讲好非遗故事。
四、着力做好文旅产业和市场管理
14、支持文旅产业发展。发挥文化项目扶持资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这一杠杆,发挥纾困作用,撬动在线新经济、产业新形态的发展。推动新一轮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的落地。创新在线文娱发展。助推“直播和短视频+文化旅游”发展。针对如何利用好我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展文创工作,做好“冷思考”和实用型课题研究。
15、做好委托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管理。由上海保利大剧院推出《永不消逝的电波》《日出》《国徽》等红色经典文化系列等重大项目。充分利用剧院资源优势,包括水景剧场、屋顶剧场等,开发户外演艺空间,多元化发展。继续举办“保利之夏”童声合唱节。由上海汽车博物馆建设汽车工业馆和我嘉汽车图书点。通过长三角联动、跨界融合、馆际合作,完成2~3场主题临展。策划2个线上展览。做强汽车文化旅游影响力和社会效益,延伸汽车文化的消费场景和传播范围。加强区内文化类企业和社会组织管理和发挥作用。完成文化类社会组织的注册、变更等审核工作。
16、高效推进审改及一网通办工作。整合梳理文旅系统公共服务资源,及时纳入“一网通办”平台,力争纳入事项位于全市同行业前列。细化“提前服务”举措,加大审批材料“容错”“容缺”受理力度,探索“即办件”的可行性,有效降低审批退件率,使文旅政务服务更高效、更便捷、更精准。继续推进“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开展市场主体分类监管、动态监管、内容监管。开展重点行业培训工作。加强与行业协会的沟通协作,提升本区文化市场的服务水平。
17、着力维护辖区文旅市场安全稳定。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和《民法典》。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监管。深化文化综合执法改革,打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队伍,从严从紧执法。以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监管”为统领,健全文化执法监管体系,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建立执法案件质量评估制度。通过行业宣传、市场巡查、联合检查等有效手段,加大对市场的管控力度。加强营业性演出市场监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五、着力提升旅游行业发展水平
18、做好嘉定旅游公共服务和宣传推广。加强对本土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普查、整合、规划、开发和保护,打好“汽车牌、人文牌、田园牌”,宣传推广嘉定城市品牌形象,培育一批“家门口的好去处”“家门口的好服务”。进一步完善旅游咨询网络服务体系建设,督促推进安亭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指导区内文化旅游景区(点)加强和完善软硬件设施配套。依托各类节庆赛事活动,结合嘉定文旅资源,开展旅行分享会、旅游公益讲座、微游嘉定等文化+旅游系列体验活动。指导协调旅游企业开展市场促销,鼓励企业开展公益惠民旅游服务。
19、加强旅游安全防线建设。加强《安全生产法》《旅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深化区级层面联席会议和街镇层面工作联动机制建设,聚焦人员密集场所深入开展旅游安全整治工作;加强旅游行业安全培训,开展A级景区的消防、反恐安全培训、演练;开展黄金周、节假日联合执法检查,不断夯实旅游安全工作基础。
20、推动文明旅游进一步深化。巩固2020年进博会旅游行业服务保障经验,努力做好第四届进博会服务保障相关工作;巩固区、镇联动工作机制,做好对旅游企业的日常巡查;通过开展行业文明旅游教育培训、各类便民服务,引导社区居民文明旅游、安全旅游和追求品质旅游,提升行业文明水平;推进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21、提升旅游行业服务水平。针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指导督促旅游企业开展线上技能培训;持续开展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和A级旅行社年度评定复核工作和标准化建设工作;指导督促体育旅游休闲基地、工业旅游景点完善设施设备,提升服务接待水平。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推进旅游行业垃圾分类工作。
六、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22、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推动文化与旅游工作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为主线,激发文旅发展新动力。完善文旅公共服务机构功能的融合。紧密围绕嘉定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旅游服务点上开辟文化空间,探索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向文旅融合发展的多功能空间场所的转型。依托各类节庆赛事活动,结合嘉定独特的文旅资源,组织开展“观赛事·游嘉定”系列体验活动。探索市民日常生活空间的数字文化旅游应用场景,打造“嘉游书架”等基于商圈、景区的智能阅读体系。推出红色主题系列文旅节庆活动和精品线路。做好“建筑可阅读”工作,扩大开放面,讲好建筑历史,讲好嘉定故事,设计“微旅游线路”,加大传播力度。提升“12345”平台文化旅游类在线咨询与投诉处置效能,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
23、强化重点区域文旅功能提升。积极参与嘉定新城新一轮规划建设。用足用好现有公共文旅服务设施,在新城核心区、老城风貌区落地、改造和提升高品质文旅设施。深入挖掘文化基因,争取市级支持,围绕打造“世界级”汽车文旅目的地、打造“强引力”特色文化品牌、推动“高品质”旅游产业集群、培育“升级版”文旅公共服务四大建设目标,加强文化场馆共建、展览展示共办、公共服务共享、文旅活动共推、人才队伍共育。聚焦汽车文化旅游特色,不断提升上海汽车文化节品牌影响力,参与塑造以“展示与体验”为特色的上海汽车博览公园地标,支持塑造以“激情与速度”为特色的F1+市民体育公园地标。指导推动名镇名村名街文旅业态提升,推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品牌活动和特色项目,提升古镇标识度。
24、推动区域文旅交流深度合作。主动融入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利用重大赛事、各类专业展会平台,结合上海汽车文化节、嘉定旅游节等重要节庆活动举办的契机,宣传推介文旅资源,提升嘉定城市形象。加强与温州、昆山和太仓等长三角地区以及与云南楚雄等对口支援和合作交流地区的互动合作,助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进与温州图书馆的城市书房共建交流项目。利用好“长三角美术馆协作机制”和“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等平台,对接好优质资源,引进优质的展览。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3月16日
嘉文旅[2021]18号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2021年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