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WE7302000-2021-045 | 主题分类: | 区政府委办局 |
发布机构: | 区卫生健康委 | 发文日期: | 2021-05-13 |
名 称: | 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第21-029号提案的答复 | ||
文 号: | 嘉卫建提〔2021〕36号 | 公开类型: | 主动公开 |
公开属性: | 全部公开 | 公开期限: | 长期公开 |
曙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积极引入社会性资源为“安宁疗护”提供服务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与会办部门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背景
“十三五”期间,嘉定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截至2020年底,全区户籍人口67.38万,老年人口23.3万,占比34.89%,人口期望寿命84.44岁,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与呼吸系统疾病占据人口死亡原因前三位,占比76.93%。高龄老人总量不断增加,生命终末期疾病高发,为减轻临终老人痛苦,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照料和人文关怀的安宁疗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推进情况
(一)制定落实工作规则
为全面推进嘉定区安宁疗护体系建设,嘉定区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区舒缓疗护工作的通知》《嘉定区安宁疗护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一是明确政府主导,社会协同。落实各级政府对安宁疗护服务规划、制度、保障、监管等职责,在履行政府主导职能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协同推进安宁疗护服务发展。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全程服务。以提升临终患者生命质量为目标,基于临终患者及家属实际需求,融合医疗、护理、心理疏导等内容,提供有针对性的安宁疗护服务,促进安宁疗护服务成为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重要组成。三是不断统筹资源,健全体系。构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社区和居家相衔接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安宁疗护服务规范与质控标准,完善财政投入、医保支付、薪酬绩效等支撑体系,推进安宁疗护服务规范、持续发展。四是进一步理念引领,创新发展。广泛传播与推广安宁疗护理念,让科学、理性对待生命的观念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支持与认同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实践,充分利用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不断提升安宁疗护服务水平与效率。
(二)初步形成服务格局
目前,嘉定区有15家医疗机构提供安宁疗护服务,包括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家社会医疗机构,从业人员1053人,含专职及兼职医师共310人,护士396人,护工38人,心理咨询师12人,医务社工5人,药师42人,康复师15人,志愿者235人。2020年,开展安宁疗护门诊7家,门诊量347人次;设置安宁疗护病房8家,核定床位75张,住院总人数187人,床位使用率85.7%;开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12家,共建居家安宁疗护床位111张,服务人数66人。
(三)加强服务监督管理
为进一步规范安宁疗护服务,促进本区安宁疗护服务发展,根据《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国卫办医发〔2017〕5号)、《关于印发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试行)和安宁疗护中心管理规范(试行)》(国卫医发〔2017〕7号)、《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规范》(沪卫基层〔2020〕009号)等文件精神,成立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和质量控制专家小组,一是负责开展本区安宁疗护的调查研究、为安宁疗护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二是制定及编写安宁疗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转介流程、培训课程等。三是负责开展各类人员培训及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四是负责质量监督、检查、指导、分析及总结。
(四)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挖掘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安宁疗护工作,现有各类支援者235人。一方面是根据社会志愿者的不同特长,为临终患者提供内容更丰富、形式多样的温馨照护、聆听陪伴、快乐过寿、康复陪伴等服务。一方面为医护人员提供减压和疏导关怀,缓解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
三、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任务
安宁疗护工作现阶段还存在两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社会知晓率和接纳度不高。一方面是受地方习俗影响,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甚至普通医务人员,对“优逝”和“安宁疗护”理念,认识尚不够全面。另一方面是资金投入尚需进一步提升,社会医疗机构的积极性不高。均导致开放的安宁疗护床位数与潜在的需求不匹配。二是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度不足。目前我区参与安宁疗护的社工和志愿者人数极为有限,安宁疗护需要多学科、多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完整的服务团队,包括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药师、营养师、理疗师、志愿者及宗教人员等,提供全人、 全家、全程、全队、全社区的“五全”照护。鉴于此,下一步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健全服务体系
将安宁疗护纳入“健康嘉定”行动,在全区范围内建设机构、社区与居家相结合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到2022年,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安宁疗护中心设置标准,统筹建设区域安宁疗护中心,建立一家安宁疗护中心,发挥对区内安宁疗护服务支撑作用。安宁疗护病房全覆盖,共114张安宁疗护床位。引导有条件的二三级医疗机构、护理机构、养老机构、社区托养结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安宁疗护服务机构或提供安宁疗护服务,依靠现有瑞北-嘉定医联体、仁济-嘉定医联体、东肝-嘉定医联体、市一-嘉定医联体四大医联体资源,满足多样化安宁疗护服务需求。
(二)完善服务机制
将安宁疗护服务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加强绩效分配制度倾斜,实施绩效单列。结合家庭病床、居家护理等服务,推进落实安宁疗护服务作为社区健康服务基本项目,将安宁疗护服务统筹纳入居民全程健康管理。建立安宁疗护服务联动机制,结合区内四大医联体,发挥上级医疗机构技术优势,畅通双向转诊,建立起基于需求、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安宁疗护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区内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广安宁疗护适宜技术,为终末期患者提供中西医相结合、切实有效的诊疗、护理服务,并对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应的人文关怀。
(三)夯实服务支撑
1.加强队伍建设。成立区级安宁疗护培训中心(迎园医院),组建安宁疗护专家库,建立安宁疗护培训基地,开展针对不同类别服务人员的安宁疗护专项培训。依托行业协会,探索建立安宁疗护服务人员资质认证制度。将社工、志愿者、社会第三方服务人员纳入本市安宁疗护整体服务队伍中,不断充实服务力量,提高服务水平。
2.加强技术引领。依托区临床科研中心,不断汲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开展安宁疗护学术、技术研究,提升安宁疗护学术水平。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发挥信息化与互联网技术在安宁疗护服务、运行、管理与评价等环节的支撑作用,将安宁疗护服务融入居民健康账户与智慧健康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畅通服务对接。
3.加强宣传教育。对医务人员和社会大众开展安宁疗护相关理念、知识、技能普及和教育,将安宁疗护理念传播纳入本区健康宣教体系,依托各类宣教渠道开展多形式宣传。与媒体合作,广泛开展生死教育,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安宁疗护的良好氛围。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5月13日
联系人姓名:牛明 联系电话:158******5680
联系地址:嘉定区塔城路264号 邮政编码:201899
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第21-029号提案的答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