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WE7318000-2021-005 | 主题分类: | 区政府委办局 |
发布机构: | 区卫生健康委 | 发文日期: | 2021-05-21 |
名 称: | 关于印发《2021年嘉定区中医药工作要点》的通知 | ||
文 号: | 嘉中医联办〔2021〕1号 | 公开类型: | 主动公开 |
公开属性: | 全部公开 | 公开期限: | 长期公开 |
嘉定区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2021年嘉定区中医药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2021年5月21日
2021年嘉定区中医药工作要点
2021年嘉定区中医药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为中心,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开放包容为主线,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级,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一、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政策
1.贯彻落实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政策。实施《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国家和上海市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启动新一轮中医药三年行动计划和十四五规划,促进中医药健康发展,统筹推进中医医疗、科研、教育、文化等的全面发展。
2.贯彻落实中医药法及相关配套政策。开展中医药法及《上海市中医药条例》宣贯工作,结合建党100周年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促进中医药事业法制化、规范化发展,在全区营造良好的中医药发展环境和氛围。进一步做好中医诊所备案管理工作及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相关工作。
二、全面深化中医药服务内涵建设
3.促进中医药服务网络提质扩容。推进上海市中医医院嘉定新院建设及区中医医院迁建。做实“上海市中医医院-嘉定区中医联合体”建设,探索建立协作机制,聚焦重点任务、关键环节,完善医联体内双聘机制,支持上级医疗机构双聘基层优秀中医师,增加基层中医药人才厚度,实现基层优质中医药服务和人才的“双倍增”。完善嘉定新城中医药服务网络,探索推进互联网中医医院的创新服务模式。
4.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嘉定新城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强化中医药特色专科,提升新城地区中医药服务能力。以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推进中医药融入社区健康服务一体化发展。做实“董氏儿科‘针药结合’防治小儿脾胃病”和“喜氏清更安神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社区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品牌。推进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和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为明年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期满复审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5.强化中医适宜技术临床应用。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完成“嘉定区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示范岗”建设。深入推进中医特色疗法的临床应用,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推广“痰湿咳嗽贴”、“睡眠药枕”、“碧雪散”等三大类十种中医特色非药物疗法。
6.发挥中医药优势防控疫情。按照国家和上海市关于新冠肺炎防控救治工作部署和要求,加强中西医协同常态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中西医并重,完善中西医协作机制,加强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及健康文化宣传,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传染病防控,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传染病尤其是新发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和特色优势。
7.加强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启动防治康一体化中医药治未病服务三级网络提升工程,试点建设安亭中医药健康文化特色小镇,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干预、养生康复等方面的优势,以中医药传统文化引领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加大在维护健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普教育等领域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区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网络。
8.拓宽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积极推进中医药技术方法在养老服务中的推广应用,推动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支持中医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加强中医儿科服务能力建设,在儿童保健和儿童常见病、疑难疾病诊疗中积极采用中医药技术方法。积极推动中医药参与社区老年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工作。进一步促进中医药融入家庭医生制服务,着力实现中医药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的全覆盖。
9.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管理。依托嘉定区中医药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做实重点人群中医药健康管理,开展体质辨识、中医健康管理、中医健康教育、中医药干预等,不断完善对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和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脑卒中等重点慢性病的信息化、规范化管理,目标人群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超过65%。
三、持续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
10.推进海派中医流派传承。持续推进国家级及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作,在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陆氏针灸”传承研究中心,在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朱氏一指禅”共享推拿文化传承基地及黄素英工作室安亭妇科工作站,进一步加强郑氏妇科、陈氏儿科、喜氏妇科、董氏儿科及彭氏眼针等中医流派传承发展,促进名老中医专家思想、临证经验、特色技术的全面继承和临床转化应用,全方位打造本区特色中医服务品牌。
11.弘扬中医药健康文化。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实施本年度区政府实事项目暨“杏林文化疁城行”活动,年内开展100场中医药文化和养生保健知识宣讲。推进中医药文化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楼宇、进军营等“七进”活动。打造“朱氏一指禅”共享推拿疁城行、“杏林文化、一镇一品”等品牌活动。完成中医药健康知识角建设全覆盖。举办新一轮医学科普能力大赛,进一步提升青年医务工作者医学健康科普能力。
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12.强化中医药学科建设和管理。组织开展新一轮中医药科研课题申报研究,对历年项目开展中期评估和结题验收。启动第三批中医药重点学科(专科)项目建设,探索中医药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点,强化中医基础类、经典类学科建设。加强项目管理,提升中医药学科与科研能力和水平。
13.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加强第二轮中医药专家社区师带徒项目建设。持续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开展名老中医工作室(流派工作室)建设。鼓励名老中医药专家通过师承模式,培养一批多层次的中医药传承型人才,提升中医师、中药师服务能力,做实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研究和经验传承。启动第二届嘉定区名中医和第一届嘉定区好中医遴选工作。
五、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
14.开展中医药健康服务试点建设。试点打造以中医药为主题的健康产业园、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中医药科普教育基地或中医药文化展示馆等,推进中医药与旅游深度融合。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养生保健机构。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发挥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规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六、强化中医药质量和安全监管
15.完善中医药服务质量评价。进一步完善区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工作综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科学、公正、公平的原则,加强组织管理,提高绩效管理水平。完善中医质控组织网络及标准体系,深化中医医疗、中医护理、中药药事等专业质控内涵。做好区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工作。
16.加强中医药服务质量监管。不断完善中医药质控管理队伍和质控标准。贯彻落实《上海市中药饮片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中药药事管理。加强医疗机构(含社会办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质量控制与安全监管工作。完善备案中医诊所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加强中医诊所备案管理追踪和评价。加强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日常监管工作。
七、规范临床药品使用管理
17.强化医疗机构临床药事管理。依托“嘉定区药事服务云平台”,开展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考核工作,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和细菌耐药防控工作。依法规范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的临床使用和管理。推进门急诊处方前置审核,加强处方点评工作。持续加强临床药学学科带头人、骨干青年药师及其他各类药学人才的培养工作。围绕“加强慢病用药管理”为主题开展“合理用药宣传月”活动。
18.加强药品供应使用保障。落实国家新版基药目录和医保药品目录。促进基药优先配备使用,重点加强社区用药保障,确保基本药物使用在社区的主导地位,区级医院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逐步提高基药使用比例。继续加强慢病长处方、延伸处方等便捷用药支持。试点开展药品集中议价采购工作。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开展社区临床药师参与家庭医生团队工作。完善药学结对帮扶机制。鼓励开设药学咨询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