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WC3303000-2022-001 | 主题分类: | 区政府委办局 |
发布机构: | 区文化旅游局 | 发文日期: | 2022-03-23 |
名 称: | 2022年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工作要点 | ||
文 号: | 嘉文旅[2022]1号 | 公开类型: | 主动公开 |
公开属性: | 全部公开 | 公开期限: | 长期公开 |
2022年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工作要点
2022年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将加快推动“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落地,区文化和旅游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扣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文旅融合深度赋能,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助力城市软实力提升,服务嘉定区建设“创新活力充沛、融合发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人民生活充裕”的现代化新型城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提升城市软实力
1.承办重大主题活动和重大群文题材创作。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内涵,组织专题创作,打造优秀群文原创作品、高品质的展览展陈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有序推进百姓说唱团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依托区文化馆和街镇文体中心创作相关节目,组织开展嘉定区创作节目展演及街镇巡演。
2.在嘉定新城三大样板示范区建设和横沥河文化水脉改造中融入更多文化旅游元素。规划设计并推进远香湖水景灯光秀,完成保利文化餐厅建设并对外运营,进一步打响远香湖艺术节的品牌影响力。在远香湖畔,引进可阅读、可休憩、可打卡的精品书店,与区图书馆精准衔接,解决市民看新书、买新书的阅读需求。依托区文化馆、图书馆服务阵地,高质量策划组织上海市民文化节十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好“大巡礼”“大服务”“大竞赛”“大美育”四大活动板块,举办青少年传统知识大赛和中华校园戏曲大赛。主动参与印象西大街等城市更新项目的规划评审,对西大街不可移动文物,制定“一点一策”的修缮方案,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推动区域内文保点位融入西大街景区,建成文化特色鲜明的古镇街区。参与横沥河文化景观工程,挖掘历史精彩片段,完善周边文旅配套建设,形成更多有人气、有趣味、有影响的文旅资源。
3.推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落地。重点推进五个特色项目、打造“六个文化中心”、完善“一核三区一镇一带”旅游空间布局。推进上海汽车文化节、嘉定旅游节等重大活动的举办,统筹全区文化旅游资源,由点及面,放大节庆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加快推进文旅融合深度赋能,把系列文化活动、主题展览植入景区景点,把优质旅游资源引入文化服务,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将文化江南主题文献展、长三角青少年曲艺展示展览、非遗主题展览植入园林景区中。与古猗园合作,推出戏曲演出在园林项目,不断提升嘉定作为江南文化旅游样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有序推进文化馆(新馆)、法华里等文旅项目规划。打通连接嘉定新城和老城的文化服务“主干道”。进一步规划文博艺术综合体,加快推动项目落地。打造智慧化、数字化文化馆,前瞻考虑场馆布局和功能设置,实现群文服务的现代化、多元化转型。持续完善法华里项目,明确功能定位,启动非遗展示、民俗名人等展陈项目的策展工作,彰显“教化嘉定”深厚历史底蕴和本土文化品牌影响力。
二、推动公共服务增效赋能,完成示范区复核
5.迎接示范区复核。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核为契机,对标对表,查漏补缺,从硬件布局规划、软件提质增效等维度提档升级。用好用足现有文化场馆,提升服务效能、扩大服务半径。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数字化、社会化建设,总结示范区获评以来工作经验,丰富服务内容,做强嘉定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6.深化标准化建设。完成标准化数据管理平台配套的新标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运行管理规范》的意见征集、修改及发布。进一步加强与市文化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的沟通对接,归纳总结文化旅游发展中具有代表性、可借鉴复制的工作机制,持续深化在全市文化旅游标准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对照国家标准的新变化,梳理标准明细表,对部分标准进行增补、修订、删减。开展标准化监督检查和培训宣贯工作。
7.深化文图总分馆建设。继续推进文图总分馆制建设,以标准化推动深度均等化,深化“全域服务”模式,发挥制度优势推进区域公共文图服务体系的高效能发展。打造延伸服务“我嘉”品牌,新建一批我嘉书房、我嘉秀空间,形成优质均衡、城乡互动的文化服务空间体系。持续做好“市民艺术夜校”工作,街镇文体中心设立分教学点,并向延伸服务空间拓展,开设6-8个教学点,着重提升课程设置和市民需求的匹配度和精准度。落实“双减”政策,结合嘉定青少年的美育需求,做好调研、设置课程、师资遴选工作,开办寒暑假青少年美育课堂。进一步优化配送工作的系统性和丰富性,开展相关主题配送至文化场馆延伸服务空间,推动公共文化配送服务进企业、进园区、进部队、进商圈、进居村、进校园,促进优质公共文化资源下沉基层,服务触角不断延伸。
8.加强文旅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推动文化嘉定云升级为文旅嘉定云,整合文旅微信公众号,进一步丰富文旅数字资源,做大做强平台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以市“在线旅游场景数据挖掘与智能设计”为基础,深化场景应用和数据赋能,加强与景区景点、宾旅馆的联动合作,实现数字景区、数字酒店服务模块,形成一体式服务平台。做好2022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主题线上活动。加快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中心智能化设施建设,实现功能升级。
三、着眼文博非遗活化利用,讲好嘉定人文故事
9.加强文物修缮保护。聚焦新城建设、西大街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项目,重点推进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工作。在孔庙修缮的同时,更新展陈大纲,筹办祭孔典礼,策划“六佾舞”演出。结合法华塔重新开园,拍摄专题宣传片、开展文化主题展,组织青少年、老年人“节节高”登塔活动,充分利用场馆重启,讲好嘉定故事,传递嘉定精神。落实推进“建筑可阅读”项目,积极参与全民系列活动,做好“建筑可阅读”微信小程序的信息更新,更新40座建筑的基础信息、人文故事和优质图片等相关内容。
10.加强文博艺术教育。策划举办“江南有嘉竹”竹刻特展、甲骨文记忆展、上海中国画院作品展、海派代表性书法家作品大展、长三角地区书画篆刻展等重大展览。推动中国科举文化展赴外省市巡展。开展文博艺术教育课程和文化艺术演出,开展交响乐、音乐剧、民间剧种等演出活动。
11.加强非遗传承保护。挖掘本土资源,组织长三角非遗展示展览交流活动,举办非遗美食大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赛事。对接上海古镇非遗购物节,推进“非遗在社区”“非遗进校园”工作。利用线上资源,发布非遗慕课、讲座等内容,利用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推广非遗技艺、传承人风采。对非遗老记忆进行数字化存储。编印嘉定非遗系列丛书。持续推进国家级、市级、区级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的申报工作。
四、推动文旅产业业态升级,促进文旅消费扩容
12.文旅产业资金扶持项目。做好上海市文化旅游项目扶持资金申报及初审工作。配合区委宣传部,做好区文化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完善及申报、评审等工作。加强区内文化类企业和社会组织管理,指导相关单位依据申报指南开展申报。完成文化类社会组织的注册、变更等审核工作。
13.搭建文旅企业服务平台。结合各类专业主题展会、上海汽车文化节和嘉定旅游节等活动,为企业搭建展示、交流平台。做好紫藤节、菊花节等活动推介引流等相关配套服务工作。联合市文化旅游局、哔哩哔哩,打造南翔国潮大会,围绕青年、旅游、非遗、文创等元素,举办国潮论坛、沉浸式体验乐园、国潮晚会。主动对接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做好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市民对文化旅游项目的消费需求,积极组织区内相关企业、学会参加第四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等。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洽谈优质企业落户嘉定、参与项目,拓宽文化旅游的服务边界,促进文旅产业消费升级。
14.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大力推动民宿建设,充分发挥“汽车文化、历史人文、乡村休闲”的资源禀赋,扶持有地域特色、有人文情怀的高品质民宿,形成主题多元、服务优质的民宿集群。指导汽车博览公园、安亭老街申报5A级、3A级旅游景区,推动州桥老街、南翔老街等古镇的业态升级。贯彻落实行业相关标准,组织开展A级旅游景区、星级宾馆和A级旅行社年度评定和标准化建设工作以及工业旅游景点、民宿评定工作。
五、塑造城市文旅形象标识,打造文旅服务品牌
15.继续做好城市形象宣传推广。策划四季文旅主题形象并在相关阵地投放。做好嘉定文旅导刊设计策划工作。围绕上海汽车文化节、嘉定旅游节做好相关品牌形象宣传投放。结合重要活动或节日,在新媒体和网络直播平台投放文旅主题形象。建立嘉定文旅数字图文中心,创办《爱赏嘉定》文旅杂志,进一步宣传嘉定文旅信息、重点工作和文旅事业发展。
16.推进合作交流工作。依托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工作,推动三地文旅合作和宣传推介,打造更多精品旅游线路。借助区内节庆活动平台,促进与长三角、对口支援地区的合作交流,在媒体上开展宣传推介工作。
六、围绕文旅市场稳中有进,形成放管服并重
17.推进“即办件”、“全程网办”等重点工作。按照行政事项办理时限较法定时限缩短85%、整体项目即办件比率达到60%的硬指标,将营业性演出许可涉及的三个多频事项(新办、变更、注销)纳入即办件项目。
18.推进“一业一证”的试点实施。推动文旅审批管理服务从以政府部门供给为中心向以市场主体需求为中心转变,将歌舞娱乐、游艺娱乐、网吧、艺术品、游乐场等5个审批事项纳入“一业一证”改革事项,再造行业准入条件、再造审批申报方式、再造许可审查程序、再造行业准入证件、再造行业管理架构,确保“一业一证”改革全面落地实施。
19.加强文旅市场执法。围绕重大时间节点,做好文旅执法保障。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完善应急预案,确保意识形态安全,营造健康有序的文旅市场环境。将疫情防控检查与日常执法检查相结合,及时做好督促整改及跟踪复查。进一步完善场所基础信息,推行无证场所“痕迹化”监管模式,将无证照治理融入城市网格化管理之中。建立健全举报资料归档制度,构建举报档案与日常检查档案的有机联系。
七、聚焦党建工作守正创新,推动党建促业务
20.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将党建工作放在首位,统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运行机制,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持续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学习、大调研”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区委巡查整改“回头看”,持续巩固巡视整改成果,夯实内部管理长效机制。
21.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提升党的基础建设工作,形成党组抓党建、支部促党建的良好氛围。夯实党政领导班子、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的能力水平建设,聚焦“十四五”重点项目、年度重点工作和难点热点问题,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攻坚作用、党员干部能动作用,提升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能力。
22.加强新城融合型党建工作。提升“融合型党建”引领新城建设和文化旅游发展的能力水平,突出融合型党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把党的建设贯穿文化旅游发展的全过程、全方面,推动文旅多元赋能、长效发展,加速实现文化旅游应融尽融、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