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印发《2022年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 引 号: WE7311000-2022-004 主题分类: 区政府委办局
发布机构: 区卫生健康委 发文日期: 2022-07-13
名 称: 关于印发《2022年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 号: 嘉卫预防〔2022〕4号 公开类型: 主动公开
公开属性: 全部公开 公开期限: 长期公开

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2022年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7月13日


2022年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22年,我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将紧紧围绕卫生健康改革和发展重点,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面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深入贯彻落实市、区公共卫生建设大会精神及“公卫20条”要求,加快推进疾控体系建设,优化工作机制和服务流程,提升疾病防控服务能级,切实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维护公众生命安全与健康。

一、毫不松懈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

1.严格落实新冠疫情常态长效防控措施。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环境同防”的防控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紧抓“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等关键点关节点,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加强疫情防控全链条闭环管理,做到科学应对、精准施策。加强疫情监测排查,及时发现、有效落实信息报告、现场流调、人员排查和隔离管控等措施,防范出现规模性输入和聚集性疫情发生。

2.强化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始终保持激活状态,发扬“事不过夜”精神,严格落实“三公(工)一大”和“2+4+24”有关要求,全力做好突发疫情的患者救治、流调溯源、采样检测、环境消杀、社区管控等工作,努力做到“四早五最”。加强流调、采样、核酸检测等队伍的梯队建设,加大应急医用物资储备;加强聚集性疫情处置培训,开展全链条全要素培训,提高应急处置综合能力。

3.持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聚焦“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加强统筹协调,稳妥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进一步提升市民疫苗接种水平。加强人员队伍培训,规范疫苗储运、接种和信息报告管理。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验证”原则,认真落实健康询问、接种禁忌核查、接种后30分钟留观等措施,强化医疗救治保障,确保接种安全。规范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调查诊断和鉴定,加强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科普宣教,引导市民积极接种、主动接种。

二、大力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4.全面完成第五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公共卫生“1+5+1”系列政策文件,加快推进项目实施,严格落实项目责任制,从严规范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目标实现。完成第五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终期评估工作,启动编制新一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

5.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公卫20条”,加快实施区公共卫生综合大楼建设和区疾控中心能力达标建设工程。依托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嘉定分院建设契机,加快公共卫生学科建设,有计划培养公共卫生后备带头人、骨干人才、青年人才。继续实施本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定向培养政策。强化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疾控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基于深化嘉昆太疾病防控业务协同发展,推进三地疾病预防控制联合体系建设。强化公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在慢性病管理、视觉健康、健康教育、精神卫生等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6.实施重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公共卫生分级分类服务与管理,根据国家和本市要求,实施各项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开展本市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好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和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项目。完成“为2万名50岁以上社区居民开展大肠癌初筛”区政府实事项目。

7.推进嘉昆太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制建设。借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建设布局契机,进一步深化嘉昆太疾病预防控制协同发展,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建立嘉昆太三地卫生应急联络员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培训演练、信息通报、风险研判、联防联控。探索三地艾滋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完善跨区域流动人口艾滋病治疗和管理工作模式。

三、持续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

8.加强传染病监测和预警。全面推进辖区公立医疗机构疫情直推系统运行。持续开展呼吸道感染综合监测、发热伴出血等症候群监测及腹泻病综合监测,加强对医疗机构发热病人信息采集与分析,有效开展霍乱、流感、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等监测。完善托幼机构和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消毒效果监测及医疗机构耐药菌监测。全力提升对各种新发、输入重点传染病的监测预警能力,强化疫情报告和舆情监测。继续开展血吸虫病、疟疾等消除后监测,巩固并维持消除状态。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及其传播疾病预防与控制,做好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预警、控制指导和评估。

9.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霍乱、人感染禽流感、登革热、流感、麻疹、水痘、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重点及新发、输入和少见传染病防控工作,强化分析预警、应急处置和风险管控。巩固深化“医防融合”“平战结合”,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方案等培训指导和技术支撑,强化相关人员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和消毒隔离等技术提升。巩固与教育、农业农村、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协调落实重大传染病疫情综合防控措施。深化医教结合、体卫结合机制,健全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信息交换机制和会商机制,推进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10.规范预防接种服务管理。贯彻落实《疫苗管理法》,严格落实疫苗全程可追溯工作要求,持续加强预防接种门诊管理,确保预防接种服务规范有序开展。继续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积极推进消除麻疹工作。做好重点人群的查漏补种、补充免疫和应急接种,保持儿童免疫规划疫苗高水平接种率。加强预防接种工作培训,提升预防接种服务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能力,规范开展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保险补偿工作。完善免疫规划信息化系统建设,全面推动在线预约接种功能应用。加强预防接种工作宣传,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和支持参与预防接种工作。

11.进一步规范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实艾滋病防治“六大工程”各项任务,巩固完善健康服务管理模式。继续推进第四轮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规范社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健全疾控与高校疫情沟通机制,加强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和干预。加强耐药结核病防治,扩大耐药结核病患者筛查,规范诊治和健康管理。加强学校等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结核病防治。探索开展社区智能化管理,进一步加强结核病人社区健康管理。做好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结合家庭医生制度,加强病毒性肝炎规范化治疗。

四、优化完善慢性非传染病疾病综合防治服务

12.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管理。全面贯彻落实本市防治慢性病防治规划,巩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成果。落实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规范,构建完善“四位一体”的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模式。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治监测与评估体系,结合紧密型医联体、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和家庭医生制度,不断优化高血压、糖尿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重点慢性病筛查策略,推动落实慢性病早诊早治。继续开展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建设,推广应用血压、血糖标准化测量等健康管理适宜技术。继续开展国家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全面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落实《伤害住院病例登记报告办法》,开展辖区内三级医院伤害住院病例登记工作。

13.持续深化视觉健康、口腔健康、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等工作。完善“三级”视觉健康综合服务管理体系,规范开展“一老一小”“慢性病患者”等重点对象社会视觉健康服务管理工作。加大力度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组织开展国家监测点年度近视调查工作,落实0-18岁儿童全覆盖屈光发育建档。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儿童青少年眼病筛查,试点推进基于成年人眼公共卫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赋能社区视觉健康综合管理项目,探索建立智慧、精准的视觉健康体系。关注“一老一小”人群,扩大口腔公共卫生服务受益范围。持续推进“上海市儿童口腔综合干预项目”。继续开展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因素调查,启动儿童青少年肥胖综合防控。持续开展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监测,巩固碘缺乏危害防控措施,开展孕妇碘营养状况对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监测。强化环境卫生监测与应急处置,继续做好饮用水水质监测。

五、推进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心理健康服务

14.进一步完善精神卫生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基于互联网医院的精神科医联体云平台建设。推进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规范设置,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门诊服务的宣传和推广,扩大服务覆盖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15.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继续推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持续完善本区“区-镇(街道)-村(居)委”三级管理和“卫生健康-政法-公安-社区”四方联动工作模式,确保“底数清、沟通畅、面访实、队伍稳”。规范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病报告和信息登记,加强患者综合风险评估和分级分类服务管理,严格落实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措施。深化与公安等部门的信息沟通,提高多部门联合随访质量,探索对暂居本地的外地来沪重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优化和提升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使用长效治疗药物和免费服药等工作。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应急处置机制,加强突发事件风险防控、监测预警,做好重大活动和节假日期间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

16.加强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加强部门协作,协同推进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建设和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搭建工作。健全和优化卫生健康、教育、妇联、工会等部门的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和协作融合机制,深化全人群心理健康促进服务。整合辖区多部门心理健康人才队伍资源,并搭建平台,提升辖区心理健康人才的专业能力,提高对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妇女和职业人群等重点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宣传和推广上海市心理热线,提升公众对热线的知晓率和利用率,深化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内涵。强化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和演练,进一步提高心理援助服务能力。

关于印发《2022年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的通知


政策留言板

政策留言板只接受对本页(该条)政策的咨询和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