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WC3303000-2022-033 | 主题分类: | 区政府委办局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2022-11-03 | |
名 称: | 对区人大七届一次会议第22-030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 ||
文 号: | 嘉文旅主办〔2022〕2号 | 公开类型: | 主动公开 |
公开属性: | 全部公开 | 公开期限: | 长期公开 |
一、嘉定镇街道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情况
嘉定镇街道辖区内共有52处不可移动文物,面广量大,文物保护工作极为重要。
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与嘉定镇街道正在共同推进辖区内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项目。在《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中,嘉定镇共有5处不可移动文物被列入:嘉定孔庙、法华塔、秋霞圃、嘉定朱氏住宅、陈氏住宅。截至2022年1月,秋霞圃已经完成修缮;嘉定朱氏住宅、陈氏住宅预计于2022年内完成修缮;嘉定孔庙修缮设计方案已得到国家文物局和市文物局同意和批复,法华塔修缮设计方案已通过市文物局同意和批复,二者预计于2022年开始修缮。2022年内,嘉定镇街道还将完成嘉定区文物保护单位王敬铭住宅和高氏住宅的整体修缮。
对西门历史文化风貌区相关的修缮推进,规资局已经制定了《上海市嘉定区西门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了西门历史文化街区内所有文物建筑的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方案。另外,我局正在编制《2022-2024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利用三年行动计划》,已将西大街一带的文物建筑纳入其中。
嘉定镇街道拟通过明确工作格局、强化资金保障、加大宣传引导等方式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一是紧紧抓住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传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和特点,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完善工作制度,遵循文物事业发展规律,依法开展科学保护,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推进“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工作格局。二是建立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长效保障机制,为其保护利用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建立健全文物保护经费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估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力量投入文化遗产保护,建立文物保护多元化投入机制。
二、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计划
在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上,嘉定区已经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如江桥镇的文物保护点沈家祠堂,修缮后被改造成了“上海灵岩山房江南文人家具展示馆”。该馆于2016年开放,由收藏家周纪文个人收藏的一批江南明式文人家具免费向市民长期展出,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合作的模式,最大程度为文物的保护和使用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创新之路。
未来,嘉定镇的部分不可移动文物在修缮完成后,既可借鉴沈家祠堂的经验进行利用,也可探索采用EPC(总承包)等模式,由企业实施修缮和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四条,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不得作为企业资产经营。王敬铭住宅、高氏住宅等产权为国有的不可移动文物,在修缮完成后可以用于公益事业。嘉定镇计划将不可移动文物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把相关不可移动文物建设为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馆和体验馆,让非遗与不可移动文物共同“活”起来,更好地展现嘉定的文化软实力。
同时,嘉定镇街道还将加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宣传力度,传承和保护特色文化资源,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阵地,提高公众对文物工作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注重挖掘本土文化底蕴,更好地发挥名人故居的人文教化功能,加强对西大街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的研究阐释、开发运用,引导群众主动融入当地文化建设。
最后,衷心感谢韩因之代表对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继续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相信在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者和文物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嘉定的文化实力定能得到提升。
附件:嘉定镇街道对区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7-1-030号代表建议的会办意见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5月25日
嘉文旅主办〔2022〕2号 对区人大七届一次会议第22-030号代表建议的答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