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医疗卫生机构
关于印发《2023年嘉定区医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 引 号: WE7309000-2023-004 主题分类: 区政府委办局
发布机构: 区卫生健康委 发文日期: 2023-05-18
名 称: 关于印发《2023年嘉定区医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 号: 嘉卫医政(2023)4号 公开类型: 主动公开
公开属性: 全部公开 公开期限: 长期公开

各医疗卫生机构:

现将《2023年嘉定区医政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5月18日   


2023年嘉定区医政工作要点

2023年医政工作将紧紧围绕“健康嘉定”建设,以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抓手,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一、把握关键环节,提升疫情防控医疗救治能力

1.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强化医院发热门诊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能力建设,做好预检分诊,充分发挥好“监测哨”作用。掌握全区医疗负荷,及时提出风险预警,指导医疗机构及时科学有效应对各类疫情,不断完善各类应急事件救治和处置体系,统筹做好疫情应急救治与日常诊疗工作。

2.完善分级分类救治。根据“分级分类、属地负责”收治原则,制定常态化分级分层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工作方案,依托各紧密型医联体和专科专病医联体,完善网格化分级分类诊疗体系,全面实行感染者基层首诊负责制,区域性医疗中心要做好重型、危重型病例收治准备。

3.加强发热门诊及哨点建设。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要保持“应设尽设、应开尽开”,根据要求设置发热诊室,并储备一定量可转化发热诊室,做好医务人员培训,合理编制发热门诊人员梯队。对标对表,做好发热门诊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4.加强急诊急救服务。二级以上医院要进一步优化急诊服务流程,增强服务能力,做好院内人员应急动员与培训工作,加强培训演练,增强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编组人员后备队伍,动态储备各类治疗药物。各医疗机构要制定多层级应急响应预案,对照应急响应阈值,做好人员补充、能力扩容准备。加强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衔接,做好信息对接准备,提升协同救治能力。

5.强化重症救治能力。按照“平战结合、平急转换”原则,二级以上医院要做好重症救治应对方案,按要求储备重症床位,配足配齐各类重症救治设备,合理配备重症医护力量。区域性医疗中心的重症床位和可转换重症床位要达到总床位数的20%,确保综合ICU监护单元可随时使用,建设可转换重症监护单元,确保必要时24小时内重症监护资源增加一倍。依托区域医联体平台等,对区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开展救治培训,扩编重症救治队伍。

二、聚焦能力建设,构建高品质医疗服务体系

6.加快落实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支持医疗机构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通过引进专家、培育骨干等模式,不断提升医疗团队力量。支持区级医院新增诊疗科目,做好限制类技术备案,建设特色专病专科,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基层,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水平。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进一步强化临床护理质量,改善优化护理服务,做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促进护理高质量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加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系统连续的医疗服务。

7.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依托紧密型医联体、专科联盟等,加强区级医疗机构与市级医疗机构的对接,依托市级医院的疑难重症诊治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影响力,充分发挥其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通过加强重点学科、专科能力建设,带动区级医院临床诊疗、疑难重症诊断与治疗、教学培训、科技研发、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等水平提升。

8.提升区域医疗中心服务能级。提升现有区域性医疗中心服务能级,聚焦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开展适宜技术,加速推进五大中心建设,打造特色专科,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安亭医院、江桥医院对标区域性医疗中心标准进行创建,争取年内申报新一批区域性医疗中心。

9.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提升。依托紧密型医联体及各专科联盟,加速上级医院专科下沉、培训带教,各区级综合性医院要向医联体内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沉不少于5个专病或专科,提升社区专科诊疗能力。组织开展全科医生专科能力培训,加大继续教育和带教实训的力度,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医教研综合水平。

10.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统筹兼顾现有医疗资源布局、人口分布等因素,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强化嘉定新城医疗资源配置。加快推进区中心医院改扩建、区中医医院迁建、南翔医院二期等项目。支持区域性医疗中心加强配置康复、护理等薄弱、稀缺资源,持续改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

三、加强数智赋能,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11.发挥紧密型医联体效能。持续推进“瑞金嘉定”“市一嘉定”“仁济嘉定”三大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成立各紧密型医联体执行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实效。在医联体内探索实施“医保基金总额打包预付、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的政策,激发医联体控费的内生动力。

12.提升专科医联体服务能力。完成与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科医联体的新一轮签约,以上海市中医医院开业为契机,深化中医医联体服务内涵。推动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的合作共建,成立区皮肤病医疗联合体。在妇幼保健、精神卫生方面加强与三级医院合作,探索成立专科联盟。

13.优化集约化医疗服务中心管理。 进一步规范各集约化医疗服务中心管理,结合紧密型医联体及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完善各中心布局,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各中心同质化管理。持续做好检验检查结果互联互通互认。

14.加快医疗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电子病历数据等基础数据质量控制,提升基础数据质量。基于大数据开展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价。推进信息化专科质控、单病种管理、临床路径管理和限制性医疗技术应用管理。推进医院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和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信息化监管工作,推进社会办医疗机构信息化监管。

15.创新便民就医服务场景建设。持续推进数字健康城区建设,推出“便民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3.0版。各医疗机构规范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持续优化医疗服务。推进120救护车医保车上移动支付,实现院前急救医保结算全覆盖。

四、提升监管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16.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安全管理。以国家委《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为指引,结合《2023年各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深入推进目标管理,科学精准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改进工作,加强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强化对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和医疗损害事件医疗机构的医疗安全督导检查。

17.做好本区“平安医院”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优化医警联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式和机制。持续加强卫生、司法、高院、保监等部门的沟通配合,推动以人民调解为主的多条纠纷处理途径有效衔接,努力化解医疗纠纷。建立医疗机构纠纷处置上报制度,形成医疗纠纷、事故风险报告和预评估机制,加强投诉举报处理的规范化管理,将医疗纠纷发生及处置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指标。

18.提升医疗行业综合治理能力。强化医疗机构事中事后综合监管体系。落实《上海市医疗卫生机构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上海市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的主体责任、信用体系的约束作用、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和医疗质控专业化组织监督作用,积极引入社会监督,促进提升社会共治水平。

19.持续推进行风建设。持续贯彻落实本市整治医药产品回扣“1+7”系列文件,加强九项准则宣贯,做好纠正本区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领域不正之风工作,加强行风建设社会监督,组织开展行风建设监督员日常查房,继续强化行风案件查办工作,协同开展案件调查,加大联合惩戒力度,提升行风工作水平。

20.推动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推进专科深度合作。推进“嘉昆太”质控进一步合作,形成创新工作案例。在“嘉昆太”三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原有的合作基础上,积极完善卫生应急一体化联动机制,共同探索卫生一体化建设发展。

21.完善血液保障体系建设。加大无偿献血宣传,优化献血点位,健全激励机制,提升献血服务信息化水平,推进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直免等工作。加强临床用血监测评价,推进科学合理用血。

22.做好各项指令性工作。做好救助及助残工作,继续开展流浪乞讨患者医疗救助工作和无力支付患者应急救助,做好评残工作。继续做好征兵保障工作,按计划完成征兵体检,保障体检质量,对民兵训练人员开展心肺复苏训练及医疗保障,组织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拥军工作。抓好精神类药物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嘉定区平安建设、禁毒工作及禁毒示范创建工作,对全区使用含麻黄碱类、精一、精二药物的所有公立和社会办医疗机构做到严格管理。

嘉卫医政(2023)4号.pdf


政策留言板

政策留言板只接受对本页(该条)政策的咨询和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