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WE7306000-2023-001 | 主题分类: | 区政府委办局 |
发布机构: | 区卫生健康委 | 发文日期: | 2023-05-08 |
名 称: | 关于下发《2023年嘉定区卫生应急和对口支援工作要点》的通知 | ||
文 号: | 嘉卫应急(2023)1号 | 公开类型: | 主动公开 |
公开属性: | 全部公开 | 公开期限: | 长期公开 |
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2023年嘉定区卫生应急和对口支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5月8日
2023年嘉定区卫生应急和对口支援工作要点
2023年,嘉定区卫生应急管理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和市民健康为目标,持续强化卫生应急人员培养,夯实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基础,全力做好防疫物资保障,进一步提升各类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大赛事等医疗卫生保障能力,圆满完成医疗援滇、援青等政府指令性对口支援任务。
一、有序做好防疫物资保障工作
1.继续加强防疫物资出入库管理。各单位要继续做好物资出入库登记和管理工作,并按照不同岗位确定个人防护等级,科学、合理地发放和使用防疫物资,避免过度防护。
2.强化防疫物资应急储备。继续加强防疫物资实物储备,各医疗机构要满足30天的防疫物资实物储备(应急仓库14天量+常用库房16天量),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确保满足疫情防控需求。
3.积极拓宽采购渠道。重点是保障现有物资供给,进一步完善储备目录,持续优化调整防疫物资采购模式,降低防疫物资的采购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
4.加强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一支区级紧急医学救援队,切实提升我区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下的卫生应急救援能力,满足各类突发事件的现场卫生应急快速处置需求。
5.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强化3家培训演练中心建设,开展不同场景下的专项培训和综合演练,提升应急领域专业人员业务水平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各单位应结合工作实际,年内组织开展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应急处置等相关培训、演练,每项不少于2次。
6.强化卫生应急人才队伍培养。聚焦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短板和实际需求,成立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备役”队伍,完善三级流调队伍梯队建设,满足新时代公共卫生的发展需求。推进规范化培养培训,继续实施医疗保障人员岗前培训制度,依托区医疗急救中心AHA培训基地,分批组织培训。
三、全力推进卫生应急健康宣教
7.组织实施急救技能培训。依托“卫生应急直通车”、社区健康教育等方式,注重实效,大力开展卫生应急“五进”活动,各单位开展各类应急知识讲座不少于5次,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应对各类突发疾患的意识和能力。
8.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日活动。结合“5.12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等宣传日,通过电子显示屏、宣传栏、或设摊宣传等形式,大力开展卫生应急相关法律、法规、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公共卫生健康意识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本年度各单位开展应急宣传活动不少于4次,其中专项应急宣传不少于1次。
四、全面加强突发事件处置和医疗卫生保障
9.及时高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建立与国家卫生健康委指挥中心视频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应急状态下的快速联通。做好新冠肺炎、人感染H7N9禽流感、埃博拉、猴痘等重点传染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准备和处置。做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工作,相关信息报告及时、准确。建立健全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床位腾空机制,细化各项工作流程。
10.全力做好重要活动医疗保障。做好清明冬至祭扫、中高考、第六届进博会等重要节点和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完善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组建专业团队,指定定点医院,开通急救“绿色通道”,高标准提供医疗卫生保障服务。
11.配合做好反恐、长三角联动等相关工作。继续做好反恐应急工作,开展反恐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公众反恐意识,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反恐怖工作。强化长三角卫生应急沟通协作机制,配合开展长三角区域联合演练、风险评估和专项培训等工作。
五、继续开展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
12.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监测能力,密切关注境内外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态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防范。区疾控中心要加强传染病监测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的日常管理,进一步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报告机制。
13.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机制。结合我区实际工作需求,继续组织开展重大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增加日常风险评估的种类和涉及范围,及早发现、识别和评估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六、持续深化对口支援工作
14.开展“组团式”巡回医疗。围绕受援地区需求,组织辖区医疗卫生专家至青海久治、云南楚雄、德钦等地,继续开展“久治光明行”和“组团式”巡回医疗工作,满足当地老百姓多样化就医需求。根据结对帮扶协议,通过选派医务人员短期支援、远程影像诊断等举措,以教学查房、业务讲座、手术带教、专家会诊等形式,切实提高当地医疗技术水平。
15.落实进修及培训工作。妥善安排受援地区医务人员至我区进行为期3个月的进修学习。协调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根据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需求,安排副主任及以上医师进行一对一带教,强化其理论、学科、科研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举办第七期滇沪合作医院管理干部培训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楚雄卫生管理干部的能力和水平。
16.做好驻点支医帮扶工作。继续选派医务人员至受援地区医疗机构进行驻点支医帮扶。各单位要积极组织动员,号召政治素质高、临床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尤其是高年资医生报名参加,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促进当地卫生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
17.深化与三明市宁化、清流、明溪县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嘉定、三明两地医疗卫生优势,建立常态化交流共享机制,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学科建设、中医药等领域落实对口合作,促进两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促发展,形成多层次、宽范围、广领域的合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