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控中心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签约服务质量管理的通知》的通知
索 引 号: WE7313000-2023-004 主题分类: 区政府委办局
发布机构: 区卫生健康委 发文日期: 2023-10-10
名 称: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签约服务质量管理的通知》的通知
文 号: 嘉卫基层〔2023〕3号 公开类型: 主动公开
公开属性: 全部公开 公开期限: 长期公开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控中心:

为进一步做好签约服务工作,确保签约服务质量,现将《关于加强签约服务质量管理的通知》印发至各单位,请参照文件认真执行。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10月10日

 

 

 

 

 

 

 

关于加强签约服务质量管理的通知

签约服务质量管理是签约服务工作的核心,贯穿于签约服务始终。在推进签约服务覆盖的基础上,根据区级签约服务质控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抓早、抓严、抓实”要求,进一步提高签约服务质量,增强签约居民和家庭医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本区实行“区级-社区”两级质控管理体系。现就做好签约服务质量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根据《上海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2020版)》(沪卫基层﹝2020﹞7号)、《关于印发〈关于推进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卫基层﹝2022﹞10号)、《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沪卫基层﹝2023﹞12号)等文件精神和签约服务质控要求,健全签约服务长效常态管理机制,确保签约信息准确和服务精准,实现签约服务“质”“量”双升。

二、工作任务

(一)夯实社区签约服务质控

1.健全签约服务质控管理组织体系。签约服务质量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牵头负责,指定签约服务质量管理专门部门,负责本单位的签约服务质量日常管理工作。

2.完善签约服务质量管理方案。按照本市签约服务规范、考核、质控等要求,健全本单位签约服务质控工作方案,强化重点环节的日常管理,形成长效常态化管理机制。每月开展签约服务质控,形成质控报告经单位主要领导审核盖公章后PDF版于次月10日前报送委业务主管科室。

每月签约服务质控工作原则上按照“基本动作+自选动作”开展。“基本动作”内容如下:

(1)签约居民死亡信息梳理。各单位每月定时梳理各渠道获取的签约居民死亡信息(包括市级按日逢五逢十频率定期注销并下推至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置机的签约患者死亡信息、疾控生命统计条线以及公安、人口办等多部门采集的信息),及时提供给家庭医生处置,并关联“签约库、健康档案、一人一档及服务台账、慢病系统”等平台,规避“死后签约”和“签约居民死亡后长时间在签约库”现象。

(2)签约数据准确性核对。根据《市级质控标准(2023版)》要求,每月5日前进行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信息匹配工作,确保家庭医生和签约居民间保持一一对应的签约关系(注:市家庭医生质控中心每月10日进行签约数据匹配)。定期维护签约居民基本信息,确保“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平台”中报表无异常。完善家庭医生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做好批量改签工作。

(3)签约目标和考核分析。跟踪签约覆盖、家医签约负荷、就诊流向、线上签约规范响应率、签约居民建档等重点指标,定期考核,并开展分析整改。

(4)签约满意度跟踪反馈。妥善处理12320、12345等涉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投诉件,做实签约服务,做好服务协议、服务记录留痕可溯。

(5)签约政策知晓度培训。签约服务质控管理人员要掌握签约服务政策、考核指标体系、熟悉“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平台”运用,每日登录平台,发现异常及时分析解决。开展家庭医生团队培训,强调底线思维,激发主观能动性,帮助家庭医生及时、规范掌握签约服务新政策、新要求。

3.优化签约服务质控工作机制。各单位每月召开签约服务质控工作专题会,研究部署签约服务质量工作,反馈质量简报,指导家庭医生及团队精准开展签约服务质量提升工作。将质控结果与签约服务费、年度考核、推优等工作挂钩,对“死后签约”“死后长时间在签约库”“签约不实”等情况实行一票否决。

(二)强化区级签约服务质控

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控中心要进一步织密质量管理网络,完善质控中心运行机制。

4.签约真实性抽查。在每季度核查一次全区签约数据库基础上,叠加一次签约真实性抽查(AI电话抽打),依托第三方信息平台根据年龄段划分签约居民(以60岁为分界),按照各年龄段5%比例滚动抽查(同一个人不重复抽查,确保年内签约人群全覆盖)。

5.区内死亡信息联动。每月5日,区信息平台将对市、区各条线下推的签约居民死亡信息归集,再次推送给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予以核实清理。

6.开展交叉质控。每月开展一次片区交叉质控,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人工电话核实。每季度开展覆盖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现场质控,将质控工作推进不力、效果不佳和无持续改进等作为主要督促整改内容,针对质控结果实行“书面交办、结果通报”,确保取得实效。

7.区级质控效果监测。结合市级质控标准和监测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全区分析,每季度出具一份区级签约服务质量简报,通报监测结果。

8.召开签约服务专题会。每季度召开至少1次签约服务专题会,研究质控体系建设运行、签约服务质量提升等相关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签约服务质控提升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靠前领导,压实工作责任,落实各项具体任务,推动签约服务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区卫生健康委业务科室和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控中心负责指导各单位落实有关工作要求并加强日常监管,推动签约服务质控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二)健全长效机制

各单位要优化内部运行管理,充分发挥签约服务费激励导向作用,原则上将不低于70%的签约服务费用于参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员的薪酬分配,考核经费在考核后拨付。本区将签约服务质量,特别是签约准确性等质控结果与单位机构绩效考核相结合,如经核实存在签约不准确的情况,单位年度考核予以降档。

(三)加强宣传引导

各单位要不断总结做实签约服务的经验,加强横向交流,利用新媒体、“健康嘉定”等宣传平台进行宣传推广,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提升社区签约服务质控效果监测指标

 

 

 

 

 


附件

 提升社区签约服务质控效果监测指标

 

序号

维度

指标

1

工作落实

单位签约服务质控管理组织体系

2

单位签约服务质控方案制定情况

3

每月签约服务质控开展情况(包括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

4

每月签约服务质控报告质量

5

改进情况

每月签约服务质控工作专题会

6

每月签约服务改进情况

7

结果质量

在市区质控中未发生“死后签约”“签约居民长时间在签约库”“签约不实”等一票否决项

8

签约居民信息准确,综管平台无异常报表

9

签约居民建档率100%

10

就诊流向指标纵向比有提升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签约服务质量管理的通知》的通知.pdf


政策留言板

政策留言板只接受对本页(该条)政策的咨询和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