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应急管理局
对区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24-104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 00001434-9/2024-00000150 主题分类: 区政府委办局
发布机构: 区应急管理局 发文日期: 2024-05-29
名 称: 对区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24-104号提案的答复
文 号: 嘉应急主办[2024]1号 公开类型: 主动公开
公开属性: 全部公开 公开期限: 长期公开


梁凯轶委员

您提出的《加强本区应急社会力量队伍培育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根据国家在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和《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基础规范》的定义,结合《上海市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内容,社会应急力量是指从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社会组织和应急志愿者,以及相关群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指导管理的、从事防灾减灾救灾等活动的组织。有序发展壮大应急社会力量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引导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构建多元治理格局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区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能力互补、保障有力的专业和社会救援力量体系,社会应急力量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目前仅区应急管理局成功将上海子鹊、幻飞智控科技、上海辉界、上海勇盛、上海市政拆房、中建八局、京东9家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纳入应急救援体系,队员共计200余人覆盖水上救援、无人机服务、工程机械、物资储备等领域同时,适应不同救援任务需要,还有一批各行业各企事业单位管理指导的、从事防灾减灾救灾等活动的社会化应急组织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涉及综合救援、安全生产、防汛防台、水域救援、应急医疗救护、通讯保障、人员疏散转运等类别,主管部门分布呈现广覆盖、优势足、多样化的特点。这些队伍使命相同各有所长凭借其组织灵活、反应迅速、贴近基层、覆盖面广的优势,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提供应急救援、协助群众自救,已成为应急救援领域的有力辅助和补充。

当前,社会应急力量队伍正在我区应急救援实践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实战经验缺乏、协调联动不足、装备器材不齐、经费保障薄弱等共性不足,面临演练培训较少、人身安全保障不够、缺乏正向激励等典型困难。因此,结合提案反映的问题,梳理分析社会应急力量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下阶段,我们将从问题和需求入手,更加突出谋划统筹和精准定位,进一步促进我区社会应急力量持续健康发展。

、强化协作协同开展联训联演

1.搭建联训平台。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协调优势,牵头搭建联训平台,集聚安全生产、消防、交通等相关主管单位及部分企业的优势资源,建立跨部门联合训练长效机制,共同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如依托消防救援队、上搜救中心、红十字会训练基地,遴选部分专业救援队伍及社会应急力量中的骨干队员,试点开展联合训练,并在联训后适时组织比武竞赛,做到以赛促训,以赛促建

2.深化联合演练。定期排摸本区及周边经过合法注册认证的各级各类社会志愿者服务组织,动态建立相关社会应急力量清单。以此为基础,结合5.12防灾减灾日活动、区镇各级各类演练等活动,高频开展跨单位、跨领域应急演练,深化相关部门应急演练合作机制,促进联演机制向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延伸,引导社会应急力量更好发挥在应急处置技能科普宣教上的优势,切实提高抢险联战协作能力。

3.优化协调机制。针对社会应急队伍缺少参与综合性救援行动机会、专业队的应急处置也较多局限自身行业领域等问题,探索制定深度融合社会应急力量的现场救援协调系列工作方案。重点以事故类型和具体场景为区分,将预案、队伍、物资、专家等信息按类型进行编组,同时,通过桌面推演或实地拉动等形式开展现场指挥推演,厘清指挥关系、指挥流程和指挥动作,持续提升社会应急队伍深度参与的现场救援协调规范化水平。

二、加强数字赋能,提升综合保障

1.夯实队伍信息化发展基础。依托区级应急管理指挥综合平台,汇聚各部门、各街镇以及各支队伍的基础数据,优化信息平台中应急资源要素搜索结果智能匹配功能,可视化展示应急救援队伍、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等资源信息,通过完善的信息共享和联通机制,实现区、街镇两级应急管理部门与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有效对接,为实现统一调度、资源整合、协同行动提供智能化、精细化手段。

2.找准先进适用技术装备配备路径。围绕救援装备与队伍所承担的救援任务相匹配,探索使用财政资金以及社会各界捐赠捐助相结合方式,购买救援装备并根据任务实际需求预置到相应救援队伍的办法。积极与行业主管部门、队伍所属部门以及红十字会等公益单位沟通,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添置无人机、机器狗、水上生命救助、废墟深埋生命探测等新型技术装备。

3.推动应急队伍装备实现标准化。借鉴全国各地关于提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能力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区主要救援任务要求、重点领域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需求,制定社会应急队伍救援装备配备需求的指引导则,助力各类应急队伍实现装备配备的规范管理,实现高科技救援装备在日常训练、应急演练、应急救援中的逐步推广应用。

4.加大专属保险保障力度。及时跟进上海地区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志愿者意外保险产品开发进度,鼓励商业保险机构为社会应急力量提供优质专属保险产品,解决社会应急救援人员的后顾之忧。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应急救援队员的伤残鉴定、工伤抚恤等保障工作。建立动态津贴补贴机制,提高应急救援人员抚恤标准,形成突出职业特点、具有比较优势的福利待遇体系。

三、注重正向激励,激发参与活力

1.推动荣誉奖项评选。协调文明办、民政局、人社局等部门,贯彻落实国家部委就推动社会应急力量健康发展的相关文件精神,给予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一定名额,通过讲好应急故事,弘扬应急精神,加强社会应急队伍宣传展示和品牌塑造,探索为优秀社会应急力量开展表彰奖励活动,激发全社会参与积极性。

2.放大宣传热点效应。依托上海应急守护、嘉定应急微信公众号和相关媒介,运用图文报道、微电影、活动宣传等方式,加强对应急救援力量个人或集体先进事迹、评选奖励的宣传报道,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提高社会应急力量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同时,促进全社会理解、关注、支持社会救援力量,增进对应急救援队伍的认同感。

3.营造共治良好氛围。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等应急管理重大活动为载体,积极邀请相关社会组织普及防、抗、救的相关知识加强社会应急救援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应急救援救护知识的普及率和知晓度,增强社会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和参与应急救援的兴趣和动力,营造有利于社会应急力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完善政策保障,优化发展生态

1.试点开展考核评估奖惩管理。鼓励全区各类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为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提供支持和便利,对长期参与应急救援,且社会影响力大、技能水平高、公信力强、救援经验丰富的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给予必要的资助扶持。对不服从现场调度指挥、虚报瞒报相关信息、违规发布灾情和救援信息、盲目冒险开展应急救援作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的社会应急队伍,要组织开展通报批评并记入应急行动表现记录。情节和后果严重的,将其移出本区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2.健全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密切关注国家、市级层面法规文件的制定修订动态,主动开展针对性、跟随性研究,支持引导社会应急力量有序发展。如,探索出台本区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紧急征用、奖励补偿办法,完善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应急调用、培训选拔、激励评价等工作机制,规范引导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依法有序参与应急救援行动。同时,从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本区推进救援协调工作的最新情况,及时发现、提炼过程中的亮点,把好的经验做法从制度层面予以固化,形成长效机制。

 

 

上海市嘉定区应急管理

20245月29



 

联系人姓名:周青敏                       联系电话:59530197

联系地址:德富路1288号1010           邮政编码:201801

对区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24-104号提案的答复.pdf


政策留言板

政策留言板只接受对本页(该条)政策的咨询和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