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WE7313000-2024-002 | 主题分类: | 区政府委办局 |
发布机构: | 区卫生健康委 | 发文日期: | 2024-05-09 |
名 称: | 关于印发《2024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 | ||
文 号: | 嘉卫基层〔2024〕2号 | 公开类型: | 主动公开 |
公开属性: | 全部公开 | 公开期限: | 长期公开 |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现将《2024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按要求贯彻落实。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5月9日
2024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2024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为宗旨,持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基层卫生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切实打造居民“家门口”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平台。
一、以医疗服务同质化为目标,推动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1.优化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布局。按照市级新建、改建标准,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建补点与改建工作,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南翔云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以及黄渡大居分中心、嘉定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筹建工作,结合“我嘉·邻里中心”建设,新改扩建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村卫生室)。年内推动5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达到中医阁建设标准,实现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有中医药特色示范服务站或巡诊服务站点。
2.扩大基本病种清单应用。以社区基本病种清单为抓手,以全科诊疗为基础,逐步扩大社区基本病种应用,有序开展康复、口腔、外科、心理健康、护理等适宜专业服务,年内实现社区西医基本病种应用136种,规范ICD代码使用,开展基本病种监测与评价,将社区基本病种应用纳入签约服务质控内容。不断提升社区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完善医联体内药品目录的统一性,持续优化药品配备供应流程,年内实现医联体内上下级医疗机构常见病、慢性病药品吻合度达75%以上。
3.强化基础医疗服务功能。以病种为单位,开展内分泌、呼吸系统、中医、外科等9个适宜技术研究和应用,促进社区诊疗规范化开展。持续提升社区基本医疗服务能力,鼓励更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门诊小手术诊疗服务,引导居民就医下沉。年内,基层医疗门诊量占本区常住居民门诊总量的占比达到55%。
4.鼓励优秀医疗资源下沉。继续发挥“瑞金-嘉定”“仁济-嘉定”“市一-嘉定”紧密型医联体引领作用,鼓励医联体优秀专家、专科医疗服务资源下沉,继续开展医联体内全科医师“双聘”工作。各区域医疗中心以社区需求为导向,2024年下沉社区开展不少于10个专病、专科门诊,支撑社区逐步提高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鉴别诊断和分诊、转诊能力。持续推进“一社区一流派一特色”社区名老中医工作室(流派工作室)建设,将社区打造成为中医药服务主阵地。
5.打好优先预约门诊号源“攻坚战”。加快推进签约居民优先预约上级医院门诊号源工作,规范建立双向转诊、诊后随访、康复护理等管理服务闭环。将家庭医生签约居民优先预约上级医院门诊号源落实情况、重点人群“1+1+1”组合内就诊比例、社区就诊比例、规范转诊预约等纳入签约服务考核。
6.提高全科医生服务能力水平。依托医学会下设专委会,结合各社区服务特色制定全科医生进修计划,年内派送100名全科医生到上级医院进行3—6个月的进修培养或多点执业。建立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之间有效的可持续连接机制,2024年在已开展的全科骨干“瑞金”培训班、全科医生全覆盖岗位轮训等基础培训项目以外,依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专业基地开展全科骨干“精英”班等系列培训,加快培养“小病善治、大病善识、重病善转、慢病善管”的防治结合全科医学人才队伍。
7.深度开展院-校-地共建合作。依托上海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网络基地建设平台,谋划新增1-2家与院校合作共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大学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新梳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社区教学基地与共建培训基地合作关系,整合区内全科培训资源,提升教学活动内涵和全科骨干师资教学能力,持续提高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及分中心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全科医生执业能力提升。
8.推进高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建设。结合上海市高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工作要求,对首批市级高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单位开展评估。启动新一轮自评工作。全面夯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专结合、医防融合、医养结合”平台功能,打造标杆型、特色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级,年内计划申报1-2家社区参加市级遴选。
9.提升社区儿科诊疗能力。继续推进儿联体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儿童保健与儿科诊疗服务内容,实现社区儿童全程健康管理。逐步增加社区儿科开设时间,年内实现社区儿科诊疗服务时间工作日全覆盖,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将服务延伸至周末、夜门诊。合理安排儿科诊疗设施设备,必要时增加开放相关治疗区域,做好医疗资源调配。将儿科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重点内容,年内派遣50名社区医务人员至医联体上级医院完成儿科进修、转岗等培训学习。
10.提升社区口腔诊疗水平。继续推广实施口腔医务人员“区管镇用”模式,由区牙防所下派医生在社区开设口腔联合门诊,年内完成3家市级标准化口腔诊室建设和验收工作。进一步做好社区口腔诊疗、牙病防治、健康科普、健康管理等服务,优化社区口腔诊疗服务的上下对接与协同,逐步实现口腔服务和管理全区同质化。
二、以提升居民感受度为着力点,做实家庭医生制服务
11.扩大签约覆盖面。以稳步扩大家庭医生签约覆盖为基础,推进以家庭为单位的签约服务,形成稳定的签约服务关系,推进全人群签约覆盖。继续巩固老年人、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覆盖,推进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商务楼宇、校园等功能社区人群的签约服务。结合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建设,开展签约居民健康评估,并向签约居民做好告知、签约、续约等工作。
12.提高签约服务质量。依托市、区两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控中心,加强签约服务质量管理,结合问题线索,定期开展签约服务常态化质控。优化签约服务质量评价机制,以有效签约、有效服务、居民知晓率和满意度等为考核重点,建立健全家庭医生评价指标,落实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责任,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
13.充实签约服务力量。深入推进医防融合,加强全科医生和公卫医师的协作,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拓展家庭医生团队人员配置,试点建立形式多样的家庭医生助理工作模式,分类协同开展签约服务。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心功能,在全区范围推广应用“掌上嘉医”等信息化管理工具,为家庭医生主动联系、健康评估、随访监测等提供技术支撑。
14.加强家庭医生品牌宣传。加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引导力度,加强对分级诊疗理念、社区特色服务项目和适宜技术宣传,增加居民认同感。每年培育1-2名区内家庭医生典型,通过“家庭医生讲签约”“家庭医生的一天”等短视频方式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的认可度,优化居民的签约体验满意度。
三、以强化社区功能为抓手,深化“家门口”健康服务内涵
15.推进社区康复中心建设。进一步健全以三级医院为技术支撑、以区域医疗中心为核心,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三级康复服务网络,逐步构建起机构、社区、居家康复的服务模式,畅通上下转诊路径。依托“为民办实事”项目,9月底前完成2家市级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创建项目建设和验收工作,进一步提升康复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康复服务全区同质化。规范已建成示范性康复中心的服务与运行,定期开展质控评价。继续实施社区康复能力专项培训,开展特色专项康复服务培训,促进康复诊疗项目规范化实施。
16.推进社区护理中心建设。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3家市级示范性护理中心创建项目建设和验收工作。结合社区能力提升,继续实施“1+N+X”一站式护理服务,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拓展服务内涵。加快培养适宜专科护理、“一专多能”社区护理人才队伍。依托医学会护理专科分会开展健康科普、腹透、营养管理等专项护理培训。
17.推进健康管理中心建设。以“3+X”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为基础,围绕再造服务流程、整合服务模式、构建支撑体系等,持续强化“以居民健康为中心”,打造社区数智化健康服务体系,年内完成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建设全覆盖,实现健康评估、疾病筛查、就医指导、基层首诊、双向转诊、随访服务等全链条健康管理。持续拓展社区癌症筛查种类, “为65岁以上老年人和60-64岁‘1+1+1’签约居民提供一次免费体检”,夯实基层健康“网底”功能。
18.提升安宁疗护服务品质。依托“海医大三院-嘉定”安宁疗护联合体,推广“嘉医安宁”模式,扩大安宁疗护服务供给,将安宁疗护服务理念逐步延伸到各级医疗机构。持续完善区级安宁疗护中心建设,优化安宁疗护转介,提升安宁疗护服务内涵质量。年内开展上海市安宁疗护适任护士岗位培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安宁疗护实务培训”、区级安宁疗护学术论坛及人文月谈等系列活动。
19.加强家庭病床服务。扩大家庭病床服务覆盖,推进家庭病床服务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接的养老机构,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开设情况,因地制宜提升家庭病床建床率,年内家庭病床建床率达3‰。重点加强对行动不便、失能失智老年人和残疾人等,提供家庭病床、居家康复护理与巡诊服务。积极推进智能居家健康服务模式,开展居家和医疗、养老机构相衔接的安宁疗护服务。
20.持续推进WHO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交流合作,在WHO西太区“面向未来的初级卫生保健框架”下,围绕初级卫生保健高质量发展,用好新三大法宝(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整合型卫生服务体系),总结前期项目的经验与不足,积极筹划第十二期合作项目内容,为助推全球全民健康覆盖贡献更多“嘉定力量”。
附件:2024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核心指标及重点项目清单
附件
2024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核心指标及重点项目清单
指标/项目 | 目标值/建设单位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新建、改建和扩建 | 4家单位(南翔云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渡大居分中心、嘉定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新建、改建和扩建 | 3家单位 (徐行镇、江桥镇、华亭镇) |
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达到中医阁建设标准 | 50家 |
高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 1-2家单位 |
第四批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建设 | 2家单位(徐行镇、外冈镇) |
第二批社区护理中心建设 | 3家单位(嘉定镇街道、马陆镇、安亭镇) |
第二批社区标准化口腔诊室建设 | 3家单位(马陆镇、真新、江桥镇) |
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建设 | 全覆盖 |
基层诊疗服务占比达到 | ≥55% |
社区适宜技术规范和应用 | 9个 |
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下沉社区开设专病专科门诊 | ≥10个 |
医联体内上下级医疗机构常见病、慢性病药品以上 | 吻合度达75% |
常住人口家庭病床建床率 | 3‰ |
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 | 45% |
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 | 80% |
全科医生到上级医院进行3—6个月的进修培养或多点执业 | 100名 |
乡村医生培训 | 200名 |
关于印发《2024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