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WE7313000-2025-002 | 主题分类: | 区政府委办局 |
发布机构: | 区卫生健康委 | 发文日期: | 2025-03-17 |
名 称: | 关于印发《2025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 | ||
文 号: | 嘉卫基层〔2025〕2号 | 公开类型: | 主动公开 |
公开属性: | 全部公开 | 公开期限: | 长期公开 |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现将《2025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按要求贯彻落实。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3月17日
2025 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2025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 以基层为重点”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持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充分履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责任,让居民在“家门口”获得更加便捷可及、综合连续、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
一、以均衡化发展为目标,强化基本医疗服务功能
1.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布局。结合大居区域发展规划及“我嘉·邻里中心”15分钟社区综合服务圈,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建补点与改建工作,加快推进南翔镇云翔拓展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真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和安亭镇黄渡大居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筹建项目。对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要求,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打造高质量、整合型的服务站(村卫生室),结合南翔镇、菊园新区、工业区卫生规划,启动4个服务站新建和1个村卫生室升级改扩建项目。
2.推进基本医疗服务同质化。继续开展社区基本病种应用监测与评价,推动在全科诊疗基础上,有序开展康复、护理、口腔、外科、皮肤科、五官科、精神(心理)等适宜专业服务,规范社区ICD代码使用,强化社区对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鉴别诊断能力。完善药品配备供应,优化药品目录,推动医联体内上下级医疗机构常见病、慢性病药品吻合度达100%,实现区域医联体内常用药品同范围、同目录、同品种,做到用药衔接有序、药品供应充足,基本药物用药可及,不断引导居民就医下沉。推动年内实现基层医疗门诊量占本区常住居民门诊总量的占比达到65%。
3.优化社区住院服务功能。打破社区住院病房以养老护理病患为主的收治结构,结合服务需求增设综合性治疗床位,设有康复中心的社区,应设置康复病房,康复床位数不低于20张。依托三个紧密型医联体和四个城市医疗集团,推进联合病房建设,提升社区住院服务能力和床位使用效率,形成医疗集团内上下“一张床”模式,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
4.提升社区儿科诊疗服务能力。深度践行儿童友好理念,加大力度推进儿童保健与儿科诊疗服务相融合,加快构建“以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实现社区儿童全程健康管理。拓展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鼓励开设儿童心理咨询门诊。继续推进儿联体建设,派遣5名全科医生至市级儿童专科医院进行儿童健康能力提升脱产进修,在医联体内以进修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完成50人儿科方向轮训。
5.提升社区口腔诊疗水平。继续推广实施口腔医务人员“区管镇用”模式,由区牙防所下派医生在社区开设口腔联合门诊,年内全面推进社区口腔诊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推荐3家社区参与市级验收。进一步做好社区口腔诊疗、牙病防治、健康科普、健康管理等服务,优化社区口腔诊疗服务的上下对接与协同,逐步实现口腔服务和管理全区同质化。
6.建设标准化社区门诊手术室。对照《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操作类适宜技术应用原则(第一批)》,推广清创缝合、表浅脓肿切开引流、拔甲术等一批操作类适宜技术的社区应用。加强质控、评价与指导,促进社区诊疗规范化开展。依托为民办实事项目,结合现有基础设施,全面推进社区门诊手术室标准化建设,推荐1-2家社区参与市级评审。
二、以提升均等化服务水平为核心,强化公共卫生网底功能
7.继续做好社区发热诊疗和传染病防控。继续开展社区发热哨点诊室评价,持续做好发热诊疗监测,发挥社区发热哨点诊室网底“ 哨兵”作用。协同推进社区预防接种服务,引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化服务时间和服务方式,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强预防接种服务可及性和便捷性。深化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控,开展“无结核社区”建设,提升传染病防控水平。
8.统筹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规范实施。坚持“ 以人为核心”,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促进老年人健康数据、体检数据在信息平台有效归集与应用。强化电子健康档案规范管理和应用,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与签约服务关系相对应的工作机制,逐步实现“签管一致”,推动向居民开放以电子健康档案首页信息为基础的健康评估报告。
三、以提升居民感受度为着力点,强化健康管理服务功能
9.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扩面。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2024版)工作要求,充实家庭医生团队力量,规范签约续约服务流程,强化服务内涵,提升签约服务质量。依托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建设,做实每年度为签约居民开展一次健康评估服务,促进签约居民健康管理。落实“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应签尽签。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商务楼宇、校园等功能社区人群和以家庭为单位的签约服务,年内常住人口签约覆盖率达45%。
10.持续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落实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责任,完善区级质控网络架构,将规范签约、有效服务、提升居民感受等内容列入重点考核,定期开展签约服务常态化质控。优化签约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围绕拓展签约服务内涵,开展特色签约服务项目,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调整,充分发挥绩效评价引导与激励作用。
11.继续打好优先预约门诊号源“攻坚战”。规范设置签约居民服务窗口,提供预约咨询、对接上级医疗机构转诊服务。强化社区分诊能力,落实签约居民预约转诊医疗服务规范。按照就近、可及和逐级原则,结合社区基本病种清单应用,将符合转诊指征的签约居民优先转诊至签约组合内医疗机构。提升转诊签约居民就医感受,落实本机构签约居民“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服务。做好转诊居民跟踪管理,因地制宜提供疾病随访、社区住院、康复护理和家庭病床等服务。
12.持续提升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能级。促进标准化服务与各项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相融合,加速精细化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在实践中的应用,持续提升标准化服务的覆盖率,年内新建3家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探索并优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高血压、糖尿病的多病共管共防的工作路径,提升健康管理服务的规范性和高效性。强化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早发现的常态化工作机制,试点开展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监测。推动区内三级医疗机构开展信息化报告,优化重点慢性疾病监测网络建设。
四、以推进标准化服务为抓手,强化重点人群康复、护理服务功能
13.深化社区康复、护理中心建设。持续开展社区康复中心和护理中心建设,年内推动实现社区康复中心、护理中心标准化建设全覆盖。进一步健全三级康复服务网络,畅通上下转诊路径,构建“机构-社区-居家”康复的服务模式。开展康复中心跟踪评价,推动发展心脏康复、盆底康复、儿童康复等特色康复服务。结合社区能力提升,进一步规范开设社区护理门诊,继续实施“1+N+X”一站式护理服务,全面推广伤口护理、PICC导管护理等适宜护理技术。加快培养“一专多能”社区护理人才队伍。依托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3家市级社区护理中心创建。
14.加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完善老年健康三级服务网络,优化老年人健康服务转介,全面落实“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区域医疗中心急症救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恢复—养老院”闭环式全程式服务路径。持续推进落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22条措施,进一步优化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管理。重点加强对行动不便、失能失智老年人和残疾人等提供家庭病床、居家康复护理与巡诊服务,年内实现家庭病床建床率达3.2‰。
15.促进安宁疗护服务。依托“海医大三院-嘉定”安宁疗护联合体,推广“嘉医安宁”模式,扩大安宁疗护服务供给,将安宁疗护服务理念逐步延伸到各级医疗机构。持续完善区级安宁疗护中心建设,优化安宁疗护转介,提升安宁疗护服务内涵质量。年内开展上海市安宁疗护适任护士岗位培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安宁疗护实务培训”、区级安宁疗护学术论坛及人文月谈等系列活动。
五、以上下联动为主线,强化协同参与的支撑保障机制
16.促进人才“上修下沉”。依托医学会下设专委会,结合全科骨干“瑞金”“精英”培训班、全科医生专项培训班等系列培训,年内派送100名全科医生到上级医院进行3—6个月的进修培养或多点执业。继续发挥“瑞金-嘉定”“仁济-嘉定”“市一-嘉定”紧密型医联体引领作用,鼓励医联体二三级医疗机构优秀专家、专科医疗服务资源下沉社区开展门诊、带教、查房等工作,继续开展医联体内全科医师“双聘”工作,促进社区薄弱科室建设。
17.推动上级医院诊疗服务衔接。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各区域医疗中心继续下沉社区开展不少于10个专病、专科门诊,并以百姓需求为导向,深化“3+X”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嘉定模式”,探索嵌入专家组团式诊疗服务,推动实施紧密型医联体“双聘”“双签约”工作机制,形成1个签约居民对应1个家庭医生+1个专科/专家团队签约新模式,开展签约居民下转工作试点,引导上级医院对符合条件的康复患者,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对接的养老服务机构。
18.推进医防协同社区数智化健康服务体系应用。全面推进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建设,面向社区居民,实施并提供建档、筛查、诊疗和健康教育干预等全程、连续健康管理服务。持续强化“以居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居民健康数据对接与共享机制。完善社区数智化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全面上线推广应用“家医4.0”,实现社区平台诊疗业务、公卫管理、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服务整合。开展区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建成1-2家市级社区健康管理中心。
19.打造基层卫生特色服务品牌。协同开展“世界家庭医生日”“世界安宁疗护日”等主题活动,推选优秀家庭医生和社区卫生管理者,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影响力和社区医务人员职业认同感。每年培育1-2名区内家庭医生典型,通过“家庭医生讲签约”“家庭医生的一天”等宣传方式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的知晓度。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交流合作,探索新时期初级卫生保健发展路径,开展以患者为中心提升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项目,分享在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方面的经验,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嘉定实践”。
20.推进基层卫生融入基层治理。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探索特殊场景、特殊人群的标准化服务路径。推动基层卫生与街镇工作融合发展,做优做实基层卫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相关工作举措,助力卫生健康街镇建设。
附件:2025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核心指标及重点项目清单
附件
2025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核心指标及重点项目清单
项目 | 指标 | 目标值 | 建设单位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标准化建设 | 新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分中心) | 2个 | 真新街道、南翔镇、安亭镇黄渡 |
新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站(含村卫生室) | 5个 | 华亭镇、工业区、菊园新区、南翔镇 | |
为民办实事项目 | 市级社区护理中心建设 | 3家 | “四中心两诊室”标准化建设 13家社区全覆盖 |
市级标准化门诊手术室建设 | 2家 | ||
“家门口”健康服务平台 | 社区康复中心标准化建设 | 4家 | |
市级社区标准化口腔诊室建设 | 3家 | ||
市级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建设 | 2家 | ||
市级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 | 3家 | ||
常住人口家庭病床建床率 | 3.2‰ | 13家社区全覆盖 | |
“上修下沉”人才培养 | 医联体下沉社区开设专病专科门诊 | ≥10个 | |
全科医生到上级医院进行3—6个月的进修培养(含多点执业) | 100人 | ||
乡村医生培训 | 400人次 | ||
全科医生儿科能力提升培训(含市级) | 55人 |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 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 | ≥45% | |
签约重点人群组合内就诊率 | ≥80% | ||
签约社区就诊率 | ≥60% | ||
签约家庭医生就诊率 | ≥40% |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 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 | ≥70% | |
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 | ≥80% | ||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 | ≥55% | ||
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 基层(社区)门诊量占本区常住居民门诊总量比例 | 65% | |
社区适宜技术规范和应用 | 9个 | ||
社区基本病种清单应用(西医) | 145种 | ||
社区基本病种清单应用(中医) | 90种 | ||
医联体内上下级医疗机构常见病、慢性病药品吻合度 | 100% | ||
出院患者平均住院床日数 | ≦45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