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印发《2025年嘉定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WA6305000-2025-002 主题分类: 区政府委办局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委 发文日期: 2025-05-21
名 称: 关于印发《2025年嘉定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 号: 嘉农委〔2025〕10号 公开类型: 主动公开
公开属性: 全部公开 公开期限: 长期公开

各镇,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区农业农村委相关科室、事业单位:

现将《2025年嘉定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参照执行。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年5月21日

  

2025年嘉定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保稳定安全优质供给对“三农”全局至关重要。为贯彻落实《2025年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沪农委〔2025〕40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结合实际,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四个最严”“产出来”“管出来”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及上海市相关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深化突出问题治理,强化风险管控,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推进优质农产品发展,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助力我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二、目标任务

聚焦突出问题治理,强化分类监管,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推进优质农产品发展,确保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定向好,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三、工作内容

(一)深化突出问题治理

1.深化重点品种农产品药残攻坚治理

针对豇豆、芹菜韭菜和鲫鱼、鳊鱼等重点品种,结合区生产实际,开展“一品一策”精准整治。全面排查种植养殖户,完善一品一策攻坚治理生产者名录,落实差异巡查检查、区镇精准速测上市把关,每月抽检等措施。推广质量安全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技术规范,加强农兽药科学使用、种养密度管控等源头治理。梳理完善产地收购商名录,指导开具、收取、查验承诺达标合格证和检测报告,强化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整治。

2.持续推进农资打假专项治理

落实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加大网络售假打击力度,督促网络平台严格审核销售农药、兽药经营者资质,严禁无证经营和销售禁用药物。在“三夏”、秋冬种等重点农时,加大执法力度。开展农资打假下乡进村宣传活动,提升农民识假辨假意识,定期公布违法典型案例。

(二)加强分类监管优化产地准出

1.推进产地准出分类监管制度

推进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根据品种、生产方式和质量控制能力划分风险等级,实行上墙公示和差异化监管。对药残风险高的上市前批批速测把关,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信息共享,配合加强产地收购商、运输车辆管理。

2.全面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

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管理办法,统一样式,细化管理措施。加强制度宣贯,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市场等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及追溯四挂钩机制,规范农产品展销会带证展示销售规模化生产主体每月电子化开证率不低于95%。加大规范开具使用的监督检查,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行动,查办违规行为,督促经营主体规范收取查验承诺达标合格证。

3.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严格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开展监督抽查、飞行检查、暗访暗查,监督抽查占定量抽检比例不低于25%。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突出检打联动,对使用禁用药物行为严厉查处,对常规药物超标严格执法,会同公安部门查办行刑衔接案件,形成有力震慑。

(三)着力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

1.完善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对标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按照“缺标补标、低标提标、有标贯标”原则,完善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重点围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区块链溯源等领域开展标准研制推广

2.加大标准宣贯力度

组织对基层监管、农技人员开展农兽药残留限量、膨大剂等相关法律法规、限量标准、技术规程轮训。分品种推广规范用药明白纸,指导合理使用膨大剂和产地防腐保鲜用药,筛选减量使用膨大剂的新型生产模式积累典型案例。

(四)多措并举强化风险管控

1.优化风险监测制度

明确监测重点,增加检测品种和参数数量,扩大监测覆盖面,逐步实现“菜篮子”产品全覆盖。坚持随机抽样,重点问题品种连续监测。全区农业农村部门农产品定量检测达到2批次/千人。

2.提高风险评估水平

加快建设适应全品种全环节、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要的专家队伍。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子数据库,分类量化研究深层规律,及时开展风险提示。围绕跨领域用药、新污染物风险等开展风险评估。

3.加强风险会商研判

强化与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形势会商,针对热点问题、风险隐患、抽检结果等定期交流沟通、及时会商研判,用好市场监管部门通报的抽检数据,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4.做好舆情应对和应急处置

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分级分类处置办法,实施舆情属地办理、区镇联动处置机制。结合日常监管工作做好舆情监测处置,点对点核实解释、正面发声回应。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重要时点节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和应急值守工作。

5.加大科普宣传推进社会共治

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日活动,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日、农安科普乡村行活动。加强科普队伍体系建设,举办科普工作培训班,征集优秀科普作品,利用新媒体渠道加强宣传推介。

(五)加快推进优质农产品发展

1.严格优质农产品认证管理

按照“严把入口关、注重过程关、公开出口关”要求,优化审查机制,持续推进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录,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到2025年底,实现全区绿色食品认证率不低于30%、产品续展率不低于85%的目标。加强“三品一标”证后监管,强化监测结果应用,制订重点监管企业名录,每季度发布风险预警提示,严格落实企业年检、产品抽检、标志检查等制度,跨镇交叉监管覆盖率达50%,对不合格企业和产品“零容忍”。

2.扎实建设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

坚持稳量提质,落实《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建设管理规范》,强化主体自查、区级检查、第三方核查等基地长效管理,及时清退不符合要求的生产单元,做好上图信息更新维护。到2025年底,全区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覆盖率达到77%以上

3.大力提升优质农产品影响力

充分发挥绿色优质农产品推广专员、专区专柜作用,结合绿色食品宣传月、农交会等展会及平台,开展“我为优质农产品代言”系列消费促进宣传活动。推广宣传“嘉定嘉品”、“马陆葡萄”等区域公用品牌,挖掘“土特产”内涵,助力打造地产优质农产品品牌。

(六)强化责任落实完善机构建设

1.落实监管工作机制

开展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对检出禁用药物的从严从重评价打分。用好“三书一函”制度,建立常态化约谈机制,定期通报监督监测情况,压实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推动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

2.提升基层监管能力

完善镇网格化监管,落实基层监管机构日常监督管理规范,将巡查检查、上市把关等相关要求纳入农产品监管。开展监管员协管员常态化培训,指导农产品生产企业落实法律相关要求。推进常规药物胶体金新型速测技术应用,持续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推进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计划。

3.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管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实施CMA/CATL双随机监督抽查,提升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能力水平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培训活动


政策留言板

政策留言板只接受对本页(该条)政策的咨询和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