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印发《2016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 引 号: WE7202000-2016-008 主题分类: 区政府委办局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2016-03-22
名 称: 关于印发《2016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 号: 嘉卫计基卫〔2016〕2号 公开类型: 主动公开
公开属性: 全部公开 公开期限: 长期公开

各街镇、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贯彻落实市、区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年内基层卫生工作主要目标与任务,全面推进我区社区卫生改革与发展,现将《2016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贯彻落实。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年3月20日

 2016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工作要点

 

2016年是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又是全面深化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的关键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工作将围绕深化医改的总体要求,以社改重点任务为抓手,不断提升基层卫生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全面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

(一)推进“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试点,配合推进区域分级诊疗整体工作。在全面完成首批四家社区中心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签约转诊、延伸处方、慢性病长处方、医保费用管理等各类资源对家庭医生支撑,采用模式化全区推进。

(二)加快推进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家庭医生信息化平台推进上,在试点基础上全覆盖推广并提升家庭医生工作平台能级,全面推进慢性病长处方,完善预约转诊功能、外包功能、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等功能建设。在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推进上,逐步完善市、区、社区联动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自动生成、动态采集、客观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数据。

(三)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等工作。根据上海市整合的相关标准,将综合评价、社改评审、示范社区“回头看”等指标结合,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建立基于基本标准、数据分析与数据应用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评价机制,推动改革稳步深化。

(四)试点家庭医生责任目标年薪制。将家庭医生作为辖区百姓健康管理的责任主体和全面预算管理的责任主体,明确目标责任与收入预期,通过工作量、工作质量和满意度等作为薪酬分配依据,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调动家庭医生的积极性。

(五)完成一批重点特色项目。围绕我区社改要求,区级层面重点推进区域超声诊断中心、医学院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等项目;在街镇层面,以老年人居家医疗护理试点项目、糖尿病防治路径和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研究、以家庭医生为主线的肿瘤一体化管理建设、农村地区家庭医生薪酬试点等为重点,结合各街镇实际推进一批重点特色项目建设。

(六)开展家庭医生制度宣传活动。开展社会各界沟通会、“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和“我身边的社区卫生服务”等主题宣传活动,促进居民理解家庭医生制度和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在自愿签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契约意识,促进形成有序的诊疗秩序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推进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和医养结合建设

(七)做实医养结合平台。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服务项目目录为基础,继续做实与养老机构签约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与内涵。开展与社区托养机构签约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内托养机构签约服务率达到50%。继续对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予以积极指导与审批,完成2016年度新增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的市政府实事项目。

(八)完善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支持评估员队伍建设,安排社区医护人员参加统一需求评估员培训,并支持其参与评估机构评估工作。统筹护理床位,合理安排区域内护理床位参与统一需求评估后的服务分派,为符合相应级别的老年人适时安排入住,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九)完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研究出台并实施区域老年护理规划,对于各街镇的护理床位设置开展定期督导,确保完成年度既定目标。作为老年护理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鼓励和引导社会办护理站发展,进一步明确社会办护理站的机构设置标准、服务协同与服务规范,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三、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

(十)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按照我区社改精神,整合各类资源,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级,加强社区平台建设,满足居民在社区解决基本健康问题的需求。结合我区全科能力提升计划,积极开展家庭医生技能培训和竞赛,着重加强家庭医生的儿科、慢性病、骨质疏松、失能失智、中医药等学科诊治和操作能力培训。

(十一)继续做好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为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提供一次免费健康体检,根据居民健康管理需求,新增体检检验项目,结合实际逐步改变以往运动式体检模式,重点关注高危人群和签约居民,有效利用老年人健康体检数据,提高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水平。将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纳入免费健康体检范围。

(十二)继续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通过信息化平台,做实家庭医生制度,进一步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做到辖区内常住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合格率达标,个人基本信息完整,档案有动态维护及更新。

四、夯实农村卫生工作基础

(十三)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卫生室规划设置。围绕“十三五”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规划,各街镇要逐步推进落实。促进镇村一体化全面管理,在镇村卫生机构“六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各街镇规划并逐步推动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转为社区卫生服务站。

(十四)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围绕全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目标,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细化工作目标任务。加强社区乡村医生的综合技能培训,提高社区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协助做好2016年乡村医生定向生的招生工作,进一步充实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做好定向生寒暑假社区实践活动的组织安排工作。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卫计委关于乡村医生岗位培训有关文件精神,通过《村医导刊》等媒体,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卫生计生政策、地精知识技能的培训。

(十五)规范乡村医生管理。结合国家及上海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相关文件和新一轮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乡村医生管理。在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基础上,形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村卫生室与乡村医生任务分派、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的管理对接机制。探索在村卫生室开展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发挥乡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家庭医生制度中的作用,调动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夯实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网底。

 


政策留言板

政策留言板只接受对本页(该条)政策的咨询和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