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印发《2016年嘉定区预防保健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 引 号: WE7202000-2016-011 主题分类: 区政府委办局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2016-03-15
名 称: 关于印发《2016年嘉定区预防保健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 号: 嘉卫计预防〔2016〕6号 公开类型: 主动公开
公开属性: 全部公开 公开期限: 长期公开

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2016年嘉定区预防保健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遵照执行,确保全面完成本年度预防保健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年3月14日

 

 2016年嘉定区预防保健工作要点

 

2016年是启动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我区预防保健工作将紧紧围绕市卫生计生委以及区政府的要求,坚持以“强基础、重内涵、求实效、惠民生”为原则,继续深化“全程化、精细化、高效化、绩效化”工作内涵,优化工作模式和服务流程,加强规范管理和绩效评估,从而不断地提升市民的健康水平,确保城市公共卫生安全。2016年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一、全面落实国家级示范区创建任务

1.全国精神卫生工作综合管理试点。根据《嘉定区开展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团体参与的精神卫生工作综合管理体制,完善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精神卫生预防、治疗、康复和心理健康促进服务体系;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和治疗,提高救治救助保障水平;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强化重点人群心理行为问题,提高全社会对精神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公众心理健康;力争在全市乃至全国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2.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围绕“五好三优化”的目标,聚焦“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出生缺陷发生率、出生人口性别比”等重点指标,加强妇幼工程设施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服务规范等具体标准建设,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确保母婴安全和妇幼健康的各项任务和指标全面落实和达标,打造优质健康服务品牌。 

3.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第三轮全国艾滋病示范区创建时间周期为5年(2014年-2018年),2016年将开展示范区中期评估工作。根据《嘉定区创建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方案》,建立和完善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加强机构和能力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治知识;完善监测体系,落实干预措施;规范治疗管理,提升救治水平。力争使各项创建指标达到全国示范区工作目标。

二、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4.扎实推进第四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根据《嘉定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支持、市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公共卫生6大任务、42个项目建设内容,努力构建“体系健全、功能完善、市郊一流”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市民的健康水平。

5.组织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组织实施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增补叶酸、宫颈癌及乳腺癌免费筛查等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组织实施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60岁以上老年人肺炎疫苗免费接种、社区居民大肠癌免费筛查等上海市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6.继续做好公共卫生绩效考核工作。根据《嘉定区公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及政府资金拨付实施方案》及《关于调整嘉定区2016年公共卫生绩效考核内容的通知》要求,按照科学、公正、公平的原则,加强组织管理,每季度组织开展绩效考核及项目指标质量控制,完善工作责任制和审核制,不断推进绩效管理水平。根据公共卫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2016),各单位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及社会效果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的绩效挂钩。

7.开展基本医疗卫生分级分类服务。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与管理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全区实施三大类85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分级分类工作,并将分级分类服务管理工作与公共卫生绩效考核相结合,制定完善新的考核体系,加强工作评估,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水平。

8.加强公共卫生队伍能力建设。按照本区公共卫生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方案,委托专业卫生培训中心,对在岗公共卫生人员实施全覆盖培训以及对新进或轮岗人员送至相应专业站所进修学习,加强我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

9.配合落实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依托卫生信息平台,配合落实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项目建设;推进上海市孕保信息系统二期建设,积极做好市级试点单位的各项准备工作;不断完善我区自行开发的儿保信息系统,加大接产医院、托幼机构模块开发、利用,实现辖区内儿保信息共享;启动口腔健康信息化项目,加强与市级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与市口腔信息系统对接,在部分社区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区推广,提高学生口腔健康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0.巩固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落实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麻疹、手足口病、寨卡病毒病等重点或输入性传染病防控措施。探索实施聚集性疫情分级管理工作模式,提升疫情分析预警和现场处置能力。完善以症状监测为基础的传染病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巩固学校因病缺勤缺课监测报告,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病例报告质量。落实预防接种门诊分类指导与管理,规范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管理。继续加强与相关委办局联防联控、信息共享联动等工作机制。

11.加强艾滋病、结核病防治管理。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艾滋病快速检测和咨询能力建设。完善艾滋病社区干预和管理工作模式与机制,提高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质量。加强梅毒、淋病等其它性病的综合干预,继续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措施。进一步巩固深化“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落实结核病治疗减免政策,重点做好本区学生、老年人、流动人口和结核病/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者的结核病防控工作。深化艾滋病高危人群社区干预、结核病病人社区督导管理(DOTS)内涵。

12.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继续以“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市民参与”的联防联控工作模式,巩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成果。开展社区居民“肿瘤早发现”试点,提高市民肿瘤防治知识知晓率。大力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对全人群的健康宣传。在全专联合的基础上,建立糖尿病预防和诊治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完善“嘉定区脑卒中预防与救治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畅通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

13.规范和加强精神卫生管理。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进一步完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预防、治疗、康复、心理健康促进等工作体系和服务网络,探索创新我区精神卫生工作机制。及时配合处置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落实规范救治措施。加强对精神卫生的督导和技术指导,提升社区规范开展精神疾病防治服务的能力。做好无业贫困精神病人免费服药工作,探索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园艺康复新疗法。

14.继续做好眼病防治和口腔卫生等工作。强化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协作,提升学生疾病监测、干预和管理水平。加强学生屈光发育档案管理,探索学生近视综合预防与干预措施。健全沙眼监测与评估体系,落实根除致盲性沙眼措施。加强口腔保健服务网络建设,继续实施儿童窝沟封闭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确保完成“万名儿童乳牙涂氟”2016年区政府实事项目。

四、全面提高妇幼保健服务和管理水平

15.持续聚焦妇幼保健工作。积极应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不断增加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加强调研及风险评估,挖掘潜能,提升服务能力。完善“首诊社区负责,孕情及时追踪,全程精细管理”孕产妇管理模式,建立孕情监测、分娩状况报告制度及妊娠风险预警评估机制,强化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报告、评审等制度。做好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重点普及避孕节育有关知识,降低人工流产率;推广适宜技术,倡导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加强《出生医学证明》规范管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等疾病的母婴传播,做好筛查及随访工作。加强婚前医学检查,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加强罕见病宣传和防治工作。

16.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落实市卫生计生委《关于极端重视和强化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以及《嘉定区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落实社区怀孕生育信息发现报告、早孕建册、产院建卡、中期引产、分娩出生等生育相关信息的统计、分析制度,动态监测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落实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加大有奖举报力度,加强区域协作办案,保持打击“两非”高压态势。严格落实医疗保健机构中期引产审核制度和后续核查工作。持续开展关爱女孩宣传活动,确定宣传主题并定期开展集中宣传。

17. 落实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完成计划怀孕夫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加强宣传和随访。组织计生干部参加医学背景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随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覆盖开展0-3岁儿童科学育儿知识进社区活动,通过亲子课堂、育儿周周看、幸福家庭直通车等健康教育方式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


政策留言板

政策留言板只接受对本页(该条)政策的咨询和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