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WA3315000-2017-002 | 主题分类: | 区政府委办局 |
发布机构: | 区经委 | 发文日期: | 2017-02-24 |
名 称: | 关于印发《2017年度嘉定区经委(商务委、金融办)工作要点》的通知 | ||
文 号: | 嘉经〔2017〕5号 | 公开类型: | 主动公开 |
公开属性: | 全部公开 | 公开期限: | 长期公开 |
各科室、事业单位,各街镇,嘉定新城(马陆镇)、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管委会工贸办、外经办、三产办:
现将《2017年度嘉定区经委(商务委、金融办)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相关科室结合实际,共同推动我区二、三产业发展。
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
2017年2月24日
2017年度嘉定区经委(商务委、金融办)
工作要点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区二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加快产业精准转型拉长板的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变、变中领先”总基调,加快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确保全区二三产业经济健康平稳有序发展。
一、2017年主要目标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左右,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10%,四大产业集群增15%左右;实现商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完成民营经济税收总额同比增长8.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淘汰劣势企业100家;外资到位资金4亿美元;外贸进出口额各580亿元;新增新三板和股交挂牌企业62家。
二、重点工作
(一)聚焦重点,助力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
1、加强区域统筹引领产业发展。建立完善 “三库一平台”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建立全区统一的项目准入程序和标准,设立区产业促进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区产业促进服务中心,深入整合招商资源,健全招商服务体系,强化产业项目的专业化、平台化、市场化招商。着力引进一批符合产业导向、科技含量高、质量效益好的产业项目,最大限度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速度和效益,实现“准入一把尺、规划一张图、资源一个库和开发一盘棋”的统筹发展新格局,为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和“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2、推进四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全面细化落实促进四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发展30条政策,启动首年政策申报,鼓励优质企业落户嘉定、跨越发展。筹建并开放创新创业大厦新兴产业展示馆,对外动态展示区内具有科技含量和代表性的新兴产业企业或产品,激发产业集聚发展新动力。筹建智能制造产业联盟,联动“招”、“研”,开展企业需求调研、座谈、展示等活动,待条件成熟,在其他三个新兴产业中推广。
3、推动科创中心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梳理2017年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重大产业项目,签订三方责任书和编制进度计划表,在其项目引进、落地、建设与投产的各环节集中力量予以重点推进。完善跟踪管理机制,建立项目推进预警机制,及时进行项目督查反馈和问题协调,确保一批重大建设项目落地和及时有序推进。
(二)聚焦特色,提升产业转型加速度
1、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提升。精准抓住传统汽车的创新点,大力推动汽车创新港、同济科技园等平台发展,实现由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向研发设计、软件开发、金融服务、博览贸易等汽车全产业链延伸。抢先抓住未来汽车的制高点,依托智能网联示范区、电动汽车示范区和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为打造国内领先、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国际汽车产业中心打好基础。依托“千百十亿”产业能级提升工程,以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为方向,积极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增强先进制造业发展后劲。
2、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推动企业技术中心体系建设,扩大国家级规模,优化市级队伍,提高区级储备,在原有先进制造业规模的基础上,将“四新”经济企业纳入区级企业技术中心梯队。重点聚焦新兴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关注微技术工研院8英寸研发中试线、新时达机器人、联影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一批产业发展新亮点,实现“嘉定制造”向“嘉定智造”转变,促进产业整体向中高端迈进。
3、加速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鼓励园区特色发展,稳步推进中广国际二、三期,嘉定电子商务产业园,南翔智地创客空间改造,嘉定新城上市企业总部集聚商务区,汽车城科技创新港,现厂,5i北虹桥中心,联东U谷,上海国际健康产业园等一批新型园区多层次、差异化建设。加强品牌建设,推进创意产业与制造业产业化的结合,吸引更多重大文创项目和优质资源集聚。加强商业项目监管,推动探索商业体系及平台经济建设,积极开展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4、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设立和募集嘉定区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放大“嘉定创投”和“新兴产业基金”杠杆效应,撬动各类社会资本,重点投资四大产业相关领域及区内重大产业项目。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信用良好、实力雄厚的企业发起设立小额贷款、融资性担保、商业保理等新兴金融企业,推动企业开展各项业务创新,确保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工作,做好打击非法集资预防处置工作。
(三)聚焦转型,着力优化产业结构
1、加快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优化完善园区二次开发推进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专业指导”的产业园区“二次开发”机制,发挥专项基金的导向作用,以项目化推进为主要方式,通过梯度开发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全方位打造产业园区“升级版”。积极推动上汽大众安亭总部园区、嘉北郊野公园、马陆富世华产业园、西郊服务业生产性集聚区等重点区域的产业转型和能级提升。鼓励专业的产业地产发展商和运营商参与二次开发建设,在项目落地、提升容积率、土地性质转性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2、加速淘汰劣势产能。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劣势企业,抓好对我区“三高一低”企业的调整,对有需求的企业进行走访,主动加强政策引导和工作指导。完善劣势企业的倒逼机制,充分运用差别电价等措施,加大对企业违法、违规现象的查处力度,压缩劣势企业生存空间。加强对重点能耗企业跟踪监测,积极开展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培训,通过节能技改、改善生产工艺等方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倡导绿色发展理念。
3、加强市场监管和管理。推动《嘉定区菜市场建设管理扶持办法》出台,加大菜市场建设支持力度。推广上蔬永辉式大型生鲜卖场模式建设,推进线上线下交易相结合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大力扶持社区生鲜店、O2O网订店取、农社对接等新的业态发展。加强打击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强化日常监管和肉菜追溯系统运行维护。继续加强对专业市场以及酒类、粮食领域的综合执法和专项整治,杜绝各类安全隐患,规范市场秩序。
(四)聚焦发展,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
1、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区域统筹管理平台(一期)建设,接入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奖励资金申报、经济小区统计管理系统等,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政策聚焦。继续做好中小企业孵化培育,鼓励企业往提升技术能力方向发展,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推动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经济小区与社会化服务机构的专业合作。加强中小微企业运行监测,反映企业实际困难与诉求,实现政府支持与企业诉求“同频共振”。
2、打造高端招商品牌和平台。初步建立与嘉定新兴四大产业相匹配的顶级产业平台,通过定向增加曝光率,特制嘉定活动等,提升区级合作平台的推介效果,树立“投资嘉定”品牌。开展全区招商条线综合培训,建立产业项目专家咨询决策支持系统。加强督查考核,实行“两月一上报、一季一督查”的项目定期上报和项目定期督查制度,实现招商项目全过程追踪,推动招商量质并举。
3、深入对接自贸区建设。加强与海关、国检、外汇管理部门的联系沟通,简化通关、报检流程,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联合海关、国检等部门,通过走访、培训、政企座谈会的形式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形成与重点企业的互动机制及跟踪服务机制,推进企业贸易便利化工作开展。继续推进嘉定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拓展和提升园区服务功能,积极推动跨境电商、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和贸易便利化一站式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
(五)聚焦管理,提升产业发展内在动力
1、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动梳理并及时调整行政权力清单,深化行政职能转变。落实行政权力办理情况和监督检查实施情况统计通报制度,有效提升工作效能。严格落实《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优化窗口服务,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完善备案事中事后监管。做好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业务审批权下放的对接、承办和对外宣传工作,制订并优化审批流程。推进审批事项接入网上政务大厅工作,拓展网上办理深度。积极推动嘉定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有序的产业生态环境。
2、加强产业研究和经济运行分析。十大产业研究小组主动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的研究和思考,对各重点行业的发展和招商对象提出建议和政策制定参考。进一步完善经济运行监测机制,在重点产业建立统计分析机制,定期形成产业发展报告。加强对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的宏观判断,把握产业发展最新趋势,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专题性的调查研究,为区领导决策提供高质量的调研参考和分析报告。
3、加强产业宣传力度。在宣传方式上,通过经委官方网站、微信平台等新媒体来加大嘉定产业工作的宣传力度,及时反映产业发展动态。在宣传内容上,加强区镇联动和部门协调,总结和分享全区产业条线上的优秀做法和成功经验。重点针对“30条政策”及其他产业政策做好汇编和对外宣传、解释工作,吸引更多企业了解嘉定,投资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