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WA6301000-2017-009 | 主题分类: | 区政府委办局 |
发布机构: | 区农业农村委 | 发文日期: | 2017-05-22 |
名 称: | 区农委关于印发《嘉定区2017年夏季农业工作意见》的通知 | ||
文 号: | 嘉农委〔2017〕41 号 | 公开类型: | 主动公开 |
公开属性: | 全部公开 | 公开期限: | 长期公开 |
各镇、嘉定新城(马陆镇)、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农业服务中心(农办):
为扎实推进今年夏季农业工作,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确保全年农业任务的完成,区农委拟定了《嘉定区2017年夏季农业工作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有关要求,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委员会
2017年5月22日
嘉定区2017年夏季农业工作意见
2017年夏季农业工作即将开始,做好一年一度的夏季农业工作,对于保障夏熟作物安全入库、夯实秋熟作物丰产基础、实现全年农业生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区历来重视以“收、种、管”为核心的夏季农业工作,尤其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充分发挥夏季农业工作承前启后的优势,不断提升我区农业发展水平,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我区夏季农业工作形势总体有利,主要工作总体向好,政策实施平稳有序,针对当前形势,现就做好夏季农业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面临的形势
(一)政策方向明确,氛围持续向好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是自2004年以来的第14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一如既往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国家和市级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业改革发展力度不断加大,我区在支农惠农方面也不断发力。今年以来,相继出台了《嘉定区农业综合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嘉定区农业生态和农产品安全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以及配套的细则和方案,营造了积极的政策扶持氛围。在各项惠农政策支持下,绿肥和深耕晒垡面积得到有效增加,农业生产“三三制”结构布局逐步推开;商品有机肥、配方肥推广顺利,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其中水稻育秧基质已成为育秧苗床床土的重要来源;在各项补贴政策的扶持下,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提升,家庭农场经营面积逐年增加,农机更新换代明显加速,农业生态保护深入人心。为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茬口矛盾缓解,夏种形势有利
在“三三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我区上年度秋播麦子面积进一步得到压缩,绿肥和冬耕晒垡面积大幅增加。通过种植结构调整,今年全区夏收麦子面积2.3万亩,绿肥和冬耕晒垡面积6.1万亩。据初步统计,夏种水稻面积近8万亩,绿肥和深耕晒垡茬口占比达75%以上,机械化播种面积计划达到95%以上,“三夏”收种季节矛盾进一步缓和,为水稻的适时播栽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准备工作充分,保障措施到位
一是农资准备充分,已落实统供水稻良种25.5万公斤,其中常规稻17.2万公斤,杂交稻8.3万公斤,目前已完成种子的下发和余缺调剂工作;水稻浸种和苗期防治农药均已准备充足,将根据农事按时下发;化肥、除草剂等农资市场货源充足,价格平稳。二是“三夏”农机均已准备就绪,其中大中型拖拉363台、联合收割机240台、水稻直播机96台,插秧机81台,机械化育秧流水线 44台(套),谷物烘干能力达到2504吨/批次。三是区级农机维修服务点已准备就绪,确保农忙期间全区农机及时维修,农机配件及时供应。四是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正有序开展,“三夏”联络队伍已组建完成。五是仓库、烘干机房均已准备就位。
(四)气象变化大,不确定因素多
“三夏”期间也面临诸多不利条件:一是“三夏”期间气候多变,发生连续阴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概率较大,会对夏收、夏种和田间管理造成严重影响。二是我区今年水稻机械化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达到近7.6万亩,机插秧和机直播各占一半,机插秧在播种、育秧、移栽等环节对管理要求高,机直播在秸秆还田、杂草防除等环节对技术要求高,管理或技术不到位,会影响种植基础。三是6月上旬夏收、夏种高峰期叠加,农机、劳动力局部紧张的问题仍然存在。
二、重点工作
(一)立足抗灾,抓好夏粮安全入库
“三夏”期间天气多变,各级农业部门要牢固树立抗灾意识,制定“晴雨”两套工作预案。一要“抢”字当头,根据天气、机械、仓库、晒场及烘干能力,合理安排好收割计划,力争在6月10日前完成全区2.3万亩麦子抢收任务,确保丰收成果到手;二要与粮管所和粮食收储企业提早协调沟通,特别是在遭遇灾害天气时,要能有效实施应急预案,确保及时收购入库,不发生“卖粮难”现象;三要做好秋播小麦选、留种工作,确保秋播种子需求。
(二)提高质量,打好秋熟丰产基础
紧抓农时,力争在6月16日前完成全区水稻的播种任务。一是把握夏种有利形势,大力推广机插秧和机直播技术;二是严格执行绿肥、冬耕晒垡地块在6月8日前完成水稻机械化种植的要求(在建工程除外),充分发挥6.1万亩绿肥、冬耕晒垡茬口水稻的增产潜力;三是严把播种质量关,做好机插秧的育插秧计划,做好机直播的催芽和大田备播工作,确保适时高质量播种,打好水稻高产基础;四是抓好水稻“一种就管”工作,做好病、虫、草害防治和田间肥、水管理。
(三)多管齐下,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
一是继续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种植户环保意识,引导种植户自觉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二是完善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强化农机、农艺结合,努力提高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质量;三是严格落实秸秆禁烧责任制考核和秸秆禁烧政策,力争无秸秆焚烧情况出现;四是制定落实好相关补贴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秸秆综合利用。
(四)加强管理,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普及农机安全作业常识,规范农机操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机手安全意识;加强对农机作业的安全巡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整改,确保农忙期间不发生农机安全事故。
(五)依靠科技,开展绿色丰产高效创建
坚持科技引领、效益为重、生态为先的发展理念,进一步规范我区新一轮粮食绿色丰产高效创建工作。集成应用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三三制”茬口模式,稻麦机械化种植、机械化施肥、机械化统防统治,水稻早中晚品种合理配置,氮磷钾养分平衡施用,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培训指导、强化督查考核、落实档案记载,以点带面,为促进我区粮食生产转型升级提供样板和支撑。
(六)完善服务,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
将区域品牌建设和农产品质量提升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一是加强蔬菜和西甜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生产管理,强化产销衔接,提高种植效益。二是指导农民科学安排茬口和品种搭配,做好夏淡蔬菜(特别是绿叶菜)的均衡供应。三是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提高地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四是提高蔬菜及经济作物生产的组织化、设施化、机械化水平,推进农业冷链建设,提高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
(七)强化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要加大农产品检测力度,增加检测频次。做好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推广,强化安全用药技术指导,切实做好以蔬菜为重点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二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依法查处和打击非法经营农药、种子和肥料的行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三要切实做好重大疫病的防控工作,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治免疫管理,强化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监管,严厉打击宰杀和出售病死畜禽的行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把“三夏”作为阶段性中心工作来抓,确保组织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区农委“三夏”联络员队伍要严格执行联络制度,充分发挥上传下达的纽带作用;各镇(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要制订好抗灾应急预案,做到早预防、早落实,统筹安排收、种,推进“三夏”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部门协调
“三夏”农业工作是一年当中关键的农事活动,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农业、粮食、气象、环保、水务、统计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农业部门要发挥工作主动性,及时沟通情况,争取各方支持,共同做好工作。
(三)加强技术指导
区农业技术部门要根据各镇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围绕“收、种、管”三大任务,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对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实行分类指导,确保各项关键配套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四)加强为农服务
围绕“三夏”工作重点,加大农业政策、产品供需、科技服务的信息导向作用;加快各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机配备;健全基层农业综合植保、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良种繁育基地、高产创建示范方、标准化生产基地、科技示范户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